黄昏前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场牵涉面很大,但引起的震动并不是很大的朝中巨变,在朝中大部分官员的惊惧与惶恐中,在长安城的百姓并未有太多的察觉中结束了。.武则天被当今皇帝“软禁”,在多年以来一直敬服于“天后”威严的朝中的官员当中引起的震动,不亚于一场地震,大多的官员都是战战兢兢,特别是那些因为奉迎武则天而被提拔的官员,更是心惊胆战,生怕皇帝亲政后,对他们这样的朝中官员进行大范围的清洗,都在惶惶中等待命运的抉择。
但坊间的百姓,却极少有人知道朝中发生了这样的巨变,因为没什么消息泄露出来,长安城内也没有过什么追捕和杀戮,没有流血冲突发生,没有引起百姓惊吓的事发生,长安城内百姓们的生活并未受到什么影响。对于百姓们来说,新皇即位,开始亲政,太后让位,官员的任命改变是很正常的事,只是这段时间官员的任命有些过于频繁,这是唯一让百姓们觉得有些异样的地方,酒肆茶坊内,许多的食客对此也有议论,但随后一段时间,朝中没有后续的大事发生,高官们也不再有任免,坊间原本就不多的传言也慢慢消散了。
对于皇帝李贤来说,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在他的一生中,可以说是最让他难以忘记的,这些曰子,是他一生中最特殊的时光,原本处于劣势的他,在张大安和裴行俭、魏玄同、魏元忠等人的建言下,采取的策略正确,终于击败了自己的母亲、几乎掌握大部朝中权力的当朝太后,他所能依仗的,就是右羽林军将士,还有一些引为亲信的大臣,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羽林军将士的支持。玄武门,在任何时候都是皇宫中最重要的地方,掌握了玄武们一带的禁军,在宫内的斗争中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李贤从他的皇祖父李世民那里看到了这一点,这次在决定自己成败的斗争中,也更是明白这一点,因此他在掌控了朝中局势后,还是居于靠近玄武门的玄武殿。
意气奋发的李贤在宣布了一系列的官员任命后,终于开始正式“亲政”,并马上发布一系列新政,第一步就是改变官员任免的方式,严格采用裴行俭和魏玄同在吏部时候制度的一系列制度,来规范朝中官员的任命,改变自武则天干政以来官员任命的随意化的现象。
如今在朝中居于高位的大臣,大多都是原本李贤当太子时候,作为太子左右庶子、左右宾客等一系列东宫属官的人物,还有许多秉姓耿直,对大唐忠心耿耿之人。从新任命的官员组成来看,包括中书令和侍中在内的中书省及门下省官员的权力受到制约,无论是中书侍郎、黄门侍郎,如今都已经没有居于相位的人,尚书省的官员权力得到增加,尚书省左右仆射不再需要冠以同中书门下三品即是当朝宰相,已经遭到一定破坏的三省六部制度又得到了恢复,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相互制约的情况又恢复到了如同贞观时候,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同为朝中的宰相,同中书门下三品及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称基本被废除。
被武则天重用的武家子嗣大多被除职流放,其他那些依附于武则天的官员暂时被免职或降职,但并没有人因此丢姓命,这是李贤最得意的地方,一场规模不小的“政变”,以没有一个人流血而结束,远比他的皇祖父李世民夺权时候来的顺利。李贤也准备效仿他的祖父,对这些暂时被冷落的官员,采取同样的策略,只要有才能,都会被重新起用,他也准备励精图志,发誓一定要将大唐打造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盛。
因为有这样一份雄心壮志,因为他要证明给自己的母后看看,自己掌权时代远比自己的父皇及母后共同掌权时候来的更加强盛,也为了证明给大臣看,他们支持他这位皇帝是没有错的,李贤在正式亲政后,也是兢兢业业,几乎每天都和大臣们讨论治国大事,政治、民生、军事方面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大臣们有任何意见,都可以提,作为皇帝的他,有任何做的不对的地方,都可以指责。
皇帝这样勤政,又表现的谦虚纳谏,朝中的大臣们自是不敢懈怠,每个人都铆足了劲,将自己所想到的治国良策都在朝堂上讲出来,经过多次的朝议及政事堂商议,一系列的新政已经在悄然准备中,只待时机成熟,就可以实施——除了宫人身份,被逐出宫的上官婉儿,在刘逸的帮助下,自己在兴宁坊购了一所小园,身边是刘逸为他安排的几名侍女,还有一些负责安全的亲卫,其中有几人是当初跟随太平公主进宫而留在宫中的刘逸所训练的人,这些在这次宫廷政变中发挥了非常大作用的人,刘逸让他们在出宫后负责上官婉儿的护卫任务。
上官婉儿从宫内出来,带着同样被“逐出”宫的一些人,还是可以用一些理由解释的。
不过这样的小事,没有任何人会来关注,即使上官婉儿这样比较特殊的人物,在被逐出宫后一段时间,差不多就被人忘记了,没有人会去计较一个原本太后身边的宫女到了哪儿去。那些会关心上官婉儿去向的人,当然更是不会去大声嚷嚷上官婉儿过的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