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三百九十八章嘎然而止
中国军队势如破竹一般的在一个星期之内便沿西伯利亚大铁路一线攻克了伊尔库茨克、图伦、下乌金斯克,甚至将坎斯克团团围住之后连攻击的兴趣都没有,生怕俄国人破坏铁路直奔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在中国军队眼中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加重要了,西伯利亚还有条铁路,而从新疆出发的军队还在朝卡拉干达狂奔,尽管他们的出发地是巴尔喀什但是没有铁路快捷让西线陆军倍感烦躁。
跟在中国军队屁股后面的是大队的建筑人马,按照陆军部的要求中国铁道工程兵和军事工程兵要集中力量沿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城市构筑大量的永久国防工事,城镇中的学校、医院、政府机关办公场所等公共建筑都必须要按照战备标准来建造——中国不可能在这里留守太多的军队,而守备军队要倚靠这些坚固的国防工事和建筑物来抵挡未来苏联的反击,至少要争取到国内调动军队支援他们的时间。
根据陆军部的要求,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是必须要攻占的重要城市,同时也是中国在以后谈判桌上讨价还价的最终底线——谭延闿没有信心爆棚到将俄国人赶到乌拉尔山西侧,能够将边境维持在叶尼塞河在他看来是最切合实际的想法,如果可能他不会放弃中西伯利亚高原,但是他也不指望能够短时间内扩充可以和本身领土面积相当的国土,至少北纬六十度以南勒拿河以东的庞大土地他是不会留给苏联的。
事实上能够打到托木斯克或是鄂木斯克是最理想不过的,可惜俄国人已经开始破坏西伯利亚大铁路了,正是因为如此陆军部放弃了攻打坎斯克按部就班的收拾沿线城市的打算,而是派兵围住坎斯克直接跳过去攻击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中国军事一向都被海军的光芒所笼罩,就连海参崴战役也是如此,这一次对俄战争俄国的那几条破船对中国海军来说无疑是用大炮去打蚊子,而主战场的位置决定海军不可能飞过来,要是在这个时候不好好表现,以后的军费不说,就是面子上也过不去。
正因为陆军高层这次发了狠,火车的主要运力都集中在炮弹运输上,就连工程队也是要靠边站。再加上负责指挥西北战线的总司令是刘禹,只要俄军不投降就一通猛烈的炮击,不管军事目标还是民用目标进行无差别打击——反正都是要重建,这些建筑的完整程度不在刘禹的考虑范围之内,只要能够在规定时间内拿下目标就可以。
俄国将犯人流放西伯利亚也是老传统,算起来开发西伯利亚至少也有两百年以上的时间,不过西伯利亚恶劣的生存环境就决定了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无法取得良好的成果,所以被列为攻击目标的城镇规模并不大。可想而知在以四门十六寸攻城炮为首的炮群打击下,西伯利亚的俄国人也正经受着和马加丹守军一样的待遇。这些城市可不是德军在比利时列日要塞所面临完整防御体系,即便是列日要塞在德国重炮的打击下也迅速崩溃,更不要说闻仲重炮部队出马下,西伯利亚根本没有可以抵挡这些重炮的防御工事。
七月三日刘禹就已经站在还散发着硝烟味道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土地上,他的脸上还残留着一抹黑色的灰迹,旁边就是三辆最新型的z-52坦克,不过他的脸上没有丝毫的喜悦,只是看着手中薄薄的一页电报发呆。此时整个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城可以称得上完整的建筑物基本上都不复存在,这里的俄军抵抗意识坚强,碰上了更加强硬的刘禹,连续炮击两个小时后,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被破坏的极为严重,基本成为一片废墟。尽管拿下了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但是刘禹的脸色沉得可以结出冰来——此时中国陆军的前锋已经到了阿钦斯克,那里的守军在得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被攻陷的消息后立刻选择了投降,但是前线指挥部在三个小时前依旧接到了谭延闿亲自发来的训斥电报,在电报中谭延闿以非常严厉的口吻责问为什么前线以优势兵力还没有拿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这让总统对西北战线陆军的能力表示了深刻的质疑。
刘禹的前进速度已经非常快了,只是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城才碰到了如此激烈的抵抗,在重炮群的攻击下守城俄军誓死不降,眼下拿下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城四肢齐全的人满打满算也找不出一百个,就算这样还有零星的枪声在废墟中响起。刘禹也是打过海参崴战役的老人,但事隔十年后俄国人的顽强还是让他感到极为惊讶,他也知道谭延闿发怒并非是没有来由的,俄国苏维埃政府已经向中国发出了和谈的邀请,就在几个小时之前乌拉扬诺夫在彼得格勒的一座火车站广场的集会上发表公开演讲:“苏维埃政府虽然面临的境况非常险恶,但是布尔什维克政府依然存在,全国人民应该团结起来,为布尔什维克理想而奋勇前进……西伯利亚的局势依旧很严峻,但是苏维埃政府已经向中国政府表示了和谈的意愿,并且会派出特使前往北京就西伯利亚问题进行磋商……”
俄国苏维埃政府在中国猛烈的军事进攻下已经开始屈服,这主要还是因为马加丹和彼得罗巴甫夫斯克的陷落与中国在贝加尔地区发起的猛烈攻势有着决定的关系,俄国已经失去了对西伯利亚东经九十度以东所有土地的控制——当然中国同样不能控制北纬六十度以北的地区,但是中西伯利亚的精华城市都落到了中国的手中,东经九十度以东庞大的土地实际上已经易主,只要中国愿意冒险完全可以派出舰队走北冰洋攻击俄国在欧洲的城市。
事实上中国对走北冰洋航线攻击俄国一点念头都没有,但这做为一种可能却非常有想象力,也对俄国政府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不过摆在眼前的麻烦是谭延闿是绝对不会放弃贝加尔地区的,而中国军队的前锋距离最佳“保险点”托木斯克还有几百公里的路程,眼下为了维护政府的形象中国陆军只能停留在阿钦斯克待命,这就意味着也许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会做为谈判桌上的筹码被牺牲掉,从而无法完成以叶尼塞河为界与苏维埃政府平分西伯利亚的目的。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由李俊翰指挥的西路军破除交通方面的重重阻碍及时的拿下了卡拉干达,并且在苏维埃政府表示和谈的最后时刻迫降阿斯塔纳的守军,这为中国在谈判桌上的和谈重重的添了一笔可观的筹码——如果谭延闿没有记错,中亚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而拿下阿斯塔纳就意味着中国掌握了一个五十年后的大油田。
谭延闿和刘禹虽然很无奈,但是面对“近在咫尺”的托木斯克也不得不望洋兴叹——这一次恐怕要在谈判桌上和俄国苏维埃政府陷入苦战了,这就要看谭延闿愿不愿承担这么大的风险来强行占有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毕竟在这里距离中国腹地实在是太远了,就算有火车补给也是大为不易,而俄国一旦强大起来虽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但到时候真的要因此而爆发战争就看谁的神经更粗壮承受损失的心理能力更强一些了。
这一次谈判非常不好对付,苏维埃政府的行动非常快,乌拉扬诺夫在火车站演讲的十二小时后,苏维埃政府便向中国政府提交了一份以列昂.托洛茨基为首的谈判人员名单——这份名单的意味深长,因为中国政府并没有承认俄国苏维埃政府,世界上只有德国承认它的合法性,而托洛茨基是苏维埃政府中绝对的核心领导人之一,苏维埃政府肯派他前来谈判,这也许会意味着俄国同中国建交的可能性。
谭延闿从秘书手中接过这份名单后也不禁陷入了沉思——托洛茨基是被他这一代人所遗忘的前苏联领导人,毕竟前生苏联在其童年时代便结束了辉煌,苏联的政治斗争又极为复杂,托洛茨基也只是在历史教科书上这么一闪而过,谭延闿没有想到会在这个时候可以看到苏联的早期领导核心之一。
准确的说谭延闿对苏维埃并不抱有不共戴天的心理,甚至截然相反他对其还是颇有好感的,若不是他站在一个大国领导人的地位上必须要为中国未来的国际生存环境创造更好的条件,他不介意和俄国苏维埃政府发生友好外交关系——毕竟前生的童年乃至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中,意识形态教育依然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这是九十年代出生的人所感受不到的,“八零后”不管承不承认,他们的初等教育中还渗透着强烈的意识形态教育的成分,这种教育让他对“共产主义”、“布尔什维克”还是有一定感情的,如果不是苏联有太过强大的潜质,他是不会这么处心积虑的来削弱俄国苏维埃政府的。
当然“苏联”这一词汇在谭延闿的心中是毁誉参半的,它在和中国的关系中事实上绝大多数时间都是扮演着不太光彩的角色,不过只有谭延闿站在国家领导人的地位上来考虑问题的时候才意识到这根本算不了什么,也许换位思考让他成为斯大林或是赫鲁晓夫,做出来的决定说不定会更绝——中国和俄国的地理位置就决定了两个国家互相下绊子的时间远比通力合作的时间要长久,只不过风水轮流转,现在是他谭延闿在坐庄而已。
从六月十日到七月三日,中国在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的国际舞台上毫无疑问是最闪亮的,中国以强悍的军事实力表明任何挑衅中国的行为都是不理智的,其代价也是极为惨重的——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中国以并不强烈的军事手段获取了可以堪比四分之三个欧洲的庞大领土——尽管中国无法做到有效的控制这么庞大的领土,但是俄国人在过去的三百年中对这片领土的控制力也是有限的很。
中国的收获是如此的令人眼红,又是如此的令人的敬畏——在七月末中国电影院中上映的《祖国》纪录片中,影片的开头便是东云级战列舰慢慢旋转的两座前主炮塔,六门令人敬畏的十六寸主炮喷射出十几米远的火焰,而镜头迅速切换到中西伯利亚战场上那瞬间腾起高达三十米的火球,再有便是伊尔库茨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在炮击后那令人惨不忍睹的场景。
在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什么能够比大炮更有力的语言了,而这部上映的《祖国》纪录片极大的煽动了中国的民族自豪感——中国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中央政权为在海外伤亡普通华人一泄怒火的时候,即便这种泄愤的行为背后有着深刻的国家利益所在。在推翻满清政权后中国两次对外军事行动中,都是为身处海外的华人报仇,至少在表面上政府用自己的语言向所有的中国人表明自己的态度——中国人走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他们的背后都站着强大的祖国,他们的人身安全都会由祖国来保护,任何一个国家都要为对华人的不当行为而负责,而这种代价是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才能够承受得起的!
七月四日起中国军队停止了一切对俄国苏维埃政府的军事行动,中国军队的前锋停止在阿钦斯克,因为阿钦斯克和俄国苏维埃政府失去了联系,况且对于西伯利亚来说莫斯科是真正的天高皇帝远,这里的守军成分复杂,对于现在的苏维埃政府的认同还远未达到死心塌地的程度。所以在三日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被攻克后,面对虎视眈眈的中国军队阿钦斯克最终选择了投降,这对谭延闿和刘禹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意外之喜。
为了维护国家形象,谭延闿选择了和平手段来解决中俄之间的问题,不过他心中很清楚中国正面对俄国苏维埃政府采取武力行动今年算是画上了一个句号。托洛茨基不可能通过并不安全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来中国,沿途的俄国城市有很多对俄国中央政府并不买账,在各地叛乱此起彼伏的情况下,苏维埃政府特使代表团最现实的路线便是由中国来安排走海路,因为除了德国之外世界上还没有任何国家承认苏维埃政府是俄国的合法政权,可想而知这条路并不好走——谭延闿已经下令由外交部来运作此事,代表团将会在德国登上“北京特快专列”,也唯有以这样的方式才可以将代表团安全的送到北京。
算算俄国苏维埃政府的代表团在排除战争因素的干扰,满打满算至少要在路上走两个月,再加上谈判的时间,今年中国是不可能再对俄国有什么新的军事动作了。这次军事行动比谭延闿预料的要短得多,不过相应的可以让中国军队有更多的时间趁着严冬并未到来的时候肃清占领区的俄国残余顽抗部队。最重要的是刘大炮自西伯利亚横扫而过留下的是满目疮痍,伊尔库茨克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几乎被夷为平地,中国军队必须要尽快的做好相关准备在新的占领区过冬。
事实上在俄国苏维埃政府代表团启程之时,谭延闿经过深思熟虑下定决心在谈判桌上是寸步不让的,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在七月末召开的中央军委特别会议上,通过了一份意味深长的决议——刘禹的西北军团将会更名为“西伯利亚集团军”,而李俊翰的西线军团更名为“西域集团军”,这两个名称的变动已经表明了谭延闿强硬的立场。与此同时大批的建筑材料和海军淘汰下来的大口径舰炮被装上火车火速运往占领区,而中国铁道兵将会加紧时间修复占领区内的铁路交通,并且开始修筑从巴尔喀什经卡拉干达至阿斯塔纳的铁路——面对恶劣的环境,中国要想保住占领区不被夺回去那就必须要保证交通,趁战事平息阶段加紧输送物资。
刘禹和李俊翰都已经得到了谭延闿的授权,允许“西伯利亚集团军和西域集团军可以征调占领区内的一切资源优先保障国防工程的进度”,这份授权背后的潜台词便是战争中被俘虏的十三万俄国士兵,甚至包括当地的居民。这份授权对于占领区尤其是西伯利亚占领区的居民和俘虏来说是灾难性的,西伯利亚集团军二十五万士兵中的六个师立刻以西伯利亚铁路沿线城镇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将视线内的每一个人都抓了回来,图伦、下乌金斯克、阿钦斯克、坎斯克、斯柳江卡这些轻度受损或是没有经过炮火洗礼的城镇立刻变成了一座座巨大的集中营——这些人在怒火冲天的刘禹面前都是“西伯利亚国防工程的劳工”。
当内务部将西伯利亚的情况秘密呈送给谭延闿的时候,谭延闿只是一声叹息但并没有对西伯利亚集团军有任何指令发出,只是交代陆军总后勤部准备比原计划更多的过冬食品、衣物、燃料以最快的速度运往占领区。谭延闿终究不是心狠手黑的屠夫,事情既然捅到他面前面对生命他不可能无动于衷,他除了到时候要向刘禹要结果之外,只能尽可能的对这些“劳工”提供一些物资,算是尽尽人事而已。
“历史上苏联为了消除远东滨海区中国人的影响,用尽了残酷的手段迫害华人,任由当地民族主义者冲击华人,甚至由军队出手将华人流放到西伯利亚原始丛林中……现在风水轮流转我不做的那么过分,至于这些劳工的命运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当一头雾水的温基岩走出总统办公室后,谭延闿将这份文件放在烟灰缸中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