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雾红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没钱。”元衡相当光棍。
“就是没钱才好,要是有钱还不拿出来,人家还不背地里说你抠门。”贾琅吃着烤肉,还真挺香。
“不是没钱,是一分钱都没有。登基之后,后宫的位置全都要变动,所有人的份例全都要往上抬。
这一个两个就算了,这几十个,我是真承受不起。
而且老一套的都不能用了,礼部那俩玩意,说什么以前的和现在不一样,新皇登基要用新的。
我真想拿着奏折抽他们俩几个大嘴巴,这钱他们一分不出还使劲作。”元衡想起那俩老头就烦。
“哈哈哈,”贾琅大笑起来,“那你就等一年,估计明年就好了。”
这大臣借银这事,在晋朝也有,而且还不少。
太上皇年轻的时候遇到大战事,已经是穷疯了了状态,所以各大世家或者衷心耿耿的臣子不管是出于什么理由,基本上家当都让太上皇打劫走了七成。
等后来,战打完了,相邻小国送来‘和平金’,国库一下子就富裕起来了。
大臣们都悄悄的联和起来,给太上皇演了一出苦情戏。这太上皇也有点不好意思,便允许大臣借银,没有期限也没有利息。
话一出口,几十万了三天就没了。
太上皇也心痛,但是话出口了也拉不下脸收回。再加上,好几家是真的穷得揭不开锅。
后来税收、盐政统统交上来之后,太上皇对于借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再后来,说借银子,户部喊没钱,借不了。
实际上是真的没钱,但是户部不知道谁想了一个法,打着‘让户部年年都有钱赚’的幌子。
于是,买官的风潮起来了。
总之他们顶上有人,吏部就开始给一些小官、小缺明码标价,大官自然没有那个胆子。不过小官也值钱,而且位置也多,没有实权得就更多,于是银子哗哗得来。
他们交上去五成,剩下的三成,两成再报上去。
时间一久,太上皇自然也知道这件事,一查就查到忠义亲王(废太子)那里去了。
没办法,不能明着说,只是将忠义亲王撇出来,然后让吏部尚书和户部尚书翘辫子,便结了这案。
但是这买官的风气却一直断不了,总是偷偷摸摸的。太上皇越老越心善,又念着旧情,想着不过是几个小官,便不理会。
如今,户部借出去的银子足够将整个皇宫拆了重建。
皇帝这职业,什么都可以没有,面子一定要有。
于是,太上皇拉不下脸,他甩手不干了。新皇就苦逼了,户部尚书是他提升了的,只要他提银子,户部尚书要么嚎啕大哭,要么就要告老还乡。
元衡只能可怜兮兮瞄着贾琅。
当皇帝的,没有哪个是没钱的。但是,也没有是真的有钱的。
天下都是皇帝的,自然天下的钱都是皇帝的,问题是没有握在自己手里。
在元衡登基之前,贾琅就送了一百万两,登基之后又送了一百万两,再要…没有!
元衡自己也清楚贾琅没靠贾家,就靠他自己。这两百万两,要是其他商家早吓得尿裤子了。
所以贾琅说没有,元衡也相信。毕竟,他国库这会连一百万两都没有,前不久赈灾都播下去了。
听贾琅这么一说,元衡立刻就眼睛亮起了。
“贾家早年也借了银子,差不多九十万两。”这钱还真和贾政、贾赦没多大关系,大部分是贾代善借了。
一是皇帝开口,没有利息没有期限,就跟给差不多。
虽说是借,其实在他们看来,就是变相的把之前皇帝拿走的再借回来。实际上,就是他们自己的钱。所有,贾代善一口气就借了五十万两。
二是贾家原本在金陵,如今直系是搬到京都,但是其他支系还在金陵。金陵族人但凡要接驾,贾家的人就来贾代善这里哭穷,贾代善就去借银子,一次就是十万两。
好在贾家就接驾两次,剩下两次一次是贾母料理贾代善的后事,一次是贾母送贾元春进太子府,这钱给贾元春打点之用。
说真的,贾琅都感叹贾母真真是好大的魄力啊!
九十万两白银,刘姥姥一家人一年才不过二十两。如此巨大的数目,不仅没有让贾家富裕起来,最后还让贾家寅吃卯粮,落下巨大亏空。
元衡并不惊讶这笔数字,这些他很早以前就知道,甚至为什么借、最后花到哪里,他都一清二楚。
“说是贾府还,最后还不是你还。你又心软了?”元衡并不觉得贾琅心软是个什么大事。
这是人之常情,元衡反而会觉得贾琅重情重义。
“怎么可能,我那爹你是知道的。金山银山都不够他去败的,以后绝对不能让他当家作主。
老太太如今对我也好,也没那么偏心,而且她终究老了,我不忍她临老临老没一个好归宿。
二房我管不着,也不想管。我二叔那孩子,天赋不错,就是让老太太养娇了,以后家道中落自然就会成长起来。
等我走了,你就把那孩子送到太子身边,让太子磨磨他。”一想到太子那个小面摊,嘴巴还特别毒舌,就想笑。
元衡想起自己大儿子,也是无可奈何。
“我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以前也是浑水摸鱼,这不现在掰过来了。我不是跟你说,想让他跟着我去吃吃苦,去个一两年自然就会变得成熟起来。
以后老爹归他养,娘归我养,分府而住。
所有,这笔钱我不出面,我让他出面。到时候你不是要抄贾府吗,可以看在这不钱上面,让他功过相抵。而且,还能起到威慑作用。”贾琅脑子转得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