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雄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陈华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木船,长10丈,阔3丈有余,板厚7寸的乌尾船在他心中再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而化作了真实可查的实物!哪怕后者还没下水。
“大兄,这边看。这艘大夹板船,龙骨已在铺就……”
总领造船事的郑芝莞介绍着说。
这制造大夹板船的木料都是船厂里储备的上等铁梨木、柚木。
陈华看的一头雾水,虽然能对照郑芝龙的记忆,可他对造船实在没感觉。不过他也能看得出,这造船厂内更多的却是一种叫老闸船,又被称为‘鸭屁股’的商船。有着传统中式硬帆装和流线型的西式船身的老闸船,速度比传统中式船快,比西式船需要更少的人手,建造维修也较简易。郑芝龙手下有着不少这种“中西混血儿”。
作为海寇出身的郑氏集团,对于东西方各类船体的认知优缺非常明了。
中国独特的硬帆使得其操作非常方便,故而所需水手数量就要比装配软帆的西洋船少很多,而且在复杂海况下的操纵更加灵活,并且使用了隔舱设计,抗沉性也远比西洋船优秀。更因为肋材较少,所以其建造速度极快,制造成本也非常低廉。可相应的却也付出了速度,炮位和防御上的减弱做为代价,可以肯定的说是不适合用来作为火炮时代的战舰的。
西洋船的代表——大夹板船,固然有着很多缺陷,比如造价高、所需水手多,抗沉性差等,几乎与中式帆船是一体两面。可无可置疑的是,西式舰船的船体结构强,可在船上装备更多数量的火炮,而不必担心被密集开火的火炮的后坐力震散架了。
只是郑芝龙虽手中有钱,也有足够的船材和船匠水手去制造和操纵一艘艘西式大船,但他早先却必须要考虑荷兰人的感想。
加之在中国地界,海面上郑氏集团已经成为绝对的霸主,再没第二家可以挑战他们,没有了外来力量的刺激,那‘警惕性’自然也就懈怠了。
在水师上虽不是放马南山,刀枪入库,但大夹板船的制造速度无疑是给拉慢了。
现在,陈华就要把石井造船厂重新恢复到“正常状态”。所以,眼前的这艘本不存在在计划上的大夹板船开工了。
可惜啊,时代的局限性,也因为人才的匮乏,陈华实在拿不出一种可以兼顾东西方造船工艺之优势的超级战船来。现在只能可着劲的制造盖伦船,日后还要继续向西式风帆战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