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绳纹时代以来,日本就有以自然万物为崇拜对象的原始宗教,属于多神灵信仰。这种信仰原本没有固定的称谓,也没有一定的祭拜场所,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显得较为随意。自佛教传入日本,尤其是圣德太子大力推崇佛教以后,信奉佛教、皈依佛教的人越来越多,而对本国固有的神灵崇拜似乎越来越淡漠。一些对佛教持反对意见的朝廷大臣为了与外来的宗教对抗,突出日本原有宗教的地位,便借用了中国汉字“神道”一词来与佛教加以区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与演进,如今,神道教已成为日本最重要的宗教,信仰者占总人口的80%。
据说日本有“天神地祗八百万”,小到花草树木,大到宇宙天地,包括嫁娶婚丧,消灾免祸,求职晋升,均有相应的神来各司其职,而这也正是日本神道教的一大特点,即神道教是多神崇拜教,尤其是对于早期神道教来说,自然界的各类动植物,以及自然现象都是其祭祀膜拜的对象。
“神道”这一词最早见于中国的儒家经典《周易》,文中有“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的描述。如果说日本早期的神道是图腾或生灵崇拜的延续,那么自圣德太子改革朝政,加强皇权统治以后,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神道教更多地披上了“综合教”的外衣。它融合了中国的道教和自朝鲜传来的佛教的教义和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套相对完备的组织与制度,在日本普通民众生活中开始与佛教一样,扮演起极为重要的角色。
这一时期,佛教和神道教往往相互混合而存在,普通老百姓既信仰佛教也信仰神道教。正是在佛教的影响下,神道教开始建造神像,建立固定的供奉场所,并且盛行在神社附近建立神宫寺,佛教寺院也迎立神道教的神祗进行祭祀。由于佛教与神道教的长期混合,从公元9世纪开始到13世纪,神道教逐步发展出一套完备的“本地垂迹”的理论学说,这种理论认为,西方如来就是日本的天照大神,天照大神则是西方如来在日本国的化身。
13世纪以后,一些研究神道教的学者在“本地垂迹”学说的基础上,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神道理论,因理论不同从而产生出近百种流派,经过长期融合消化,到了江户时代,陆续发展成神社神道、教派神道和民俗神道这三大教派。
神道教的这三大教派的组织及教义虽各有不同,但是在明治维新之前,它们之间的发展都还基本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没有谁高谁低的区分。明治维新以后,明治政府向国民大力鼓吹和强化灌输天皇至上和日本民族优越论,伴随着国家主义思想的上升,明治政府积极扶持以族缘或地缘为基础、以神社为中心的崇敬祖先神、氏神、地域神为信仰的神社神道,将其列为国家祭祀的范畴,并通过行政命令把信奉神道教,参拜神社作为日本国民必须遵守的义务。也就是从明治时期开始,神道教便以超越一切宗教的形式被规定为日本的国教。直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政府宣布政教分离,神道教作为日本国教的地位才得以终结。
作为神道教的祭祀场所,神社一般都建在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的地方。这与早期神社的设立形式有关。早期的神社多是在树木茂盛之地建一小屋,中央种一常绿树,称为“神篱”,这是迄今为止遍及日本各地大大小小近13万座神社的雏形。
在这些大小不一的神社的入口处,耸立有类似中国牌楼的建筑物,被称为“鸟居”,人神两界由此分开,“鸟居”之外是俗人的世界,“鸟居”之内是神的世界。鸟居通常为木制,也有用铜或铁的。小神社通常只有一个“鸟居”,而大规模的神社则有两三个或更多的“鸟居”,比如位于京都的伏见稻荷大社,在这座神社门前,有一条因众多“鸟居”的排列而形成的长长的甬道,被称为“千本鸟居”。
为什么将这种牌楼似的建筑物称作“鸟居”呢?原来,日本人认为,鸟是人类灵魂的化身,人有善恶,灵魂也有善恶。为了不让鸟接近神社,便在神社前建立“开”字型牌楼的“鸟居”,鸟在这里居住,也就不会进入神社,以此保护神社的神圣性不被侵扰。
每逢神道教的重要祭典,如每年2月4日举行的新年祭、每年12月31日举行的神尝祭和新尝祭、每年6月和12月举行的月次祭,参拜者便会从“鸟居”进入,沿甬道而行,来到净盆处,在这里洗净双手,然后两掌相击,双手合十进行参拜,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大地安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已经不限于在这些重要节日到来的时候才去参拜神社,而是“不问苍天,只问前程”。买新房子,房屋装修,小孩上学,与人相亲,仕途晋级,考试升学,只要涉及社会生活,人们都会去神社参拜,不管其灵验与否,只为求得心中的安宁。
除此之外,对于日本3岁和5岁的男孩以及3岁、7岁的女孩来说,去神社参拜似乎又有着另一番意味。每年的11月15日,这些男孩和女孩便会穿上盛装,由大人带领去神社举行参拜仪式,以祈求身体健康,能平平安安地长大成人。回家的时候,大多还会去照相馆拍一套全家福纪念照。这一天,孩子的长辈都会送来糖果礼物,一起祝愿孩子们健康成长。这就是日本所谓的“七五三节”。
据说这个节日起源于平安时代,到了江户时代,盛行于全国。江户时代,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人口激增,导致环境恶化,继而产生一系列的流行性疾病,使得当时出生的婴儿多数夭折。德川幕府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41岁时,侧室为其生下了次子,由于长子孱弱多病,德川家光便将家族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这个初生的婴儿身上,在这个孩子5岁的时候,德川家光选了个吉日为次子设宴庆贺,希望他能顺利长大成人,而这个吉日正是11月15日。受到幕府的影响,各地诸侯也纷纷效仿,没多久便传到了民间。
在神社里除了举行形式多样的祭祀与祈福活动外,日本人的成年礼、毕业典礼和婚礼也大多选择在神社举行,尤其会选择名气和规模都响当当的神宫。神宫的级别要比神社高,因其供奉的不是皇室的祖先就是前代天皇或是重要的历史人物,比如明治神宫、平安神宫、橿原神宫、伊势神宫。
在明治神宫,每年都要举办上千场日本传统婚礼,尤其是在每年元旦的“初诣”,会吸引五六百万人前来游玩祈福,为新的一年讨个好彩头,这时候也是明治神宫最热闹也最拥挤的时刻,往往需要全副武装的警察前来维持秩序,确保游人安全。而抽签、小吃和纪念品的购买,同样是新年夜参拜不可或缺的欢乐内容。
在如今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神社已经失去了其宗教祭祀的最初意义,而变得越来越接近于一种“民俗”。不过反过来想想,或许这才是神道教的本来面目,神道教也许更适合作为对世间万物的美丽想象和人自身的美好憧憬的一条通道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