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似高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些功能其实早就完成了开发,包括春节过后提供给有关部门的社群管控功能都是从里面摘出一部分来做减法。但是AI只承担群主的功能和责任,不负责推优惠券,也就是说在社交和社群运营中间划下边界,但是也留下打通的渠道。
微信中为什么有许多人向群组里倾泻垃圾信息?因为微信只限制垃圾信息的传播,封链接封接口,但是不封分享人,用户可以无限次的倒垃圾,随时随地的倒,只要不涉敏感信息。
小康反其道而行之,对用户推送的各类信息是区别管理的,同样都是转发消息,转新闻可以无限转,但是转优惠券不行,用户一天内只有几次机会。这对系统识别区分商业信息和非商业信息是个很大的考验,因为势必不能让用户转发的时候自己手动选择转的是什么,必须系统进行识别。
这样做成规范之后,也就给社交和社群运营之间留下很好的通道了。某些接入AI团长之后开发自己团购分层优惠功能的商家,完全可以鼓励用户把礼包分享到康康里,带着整个小区或者写字楼一起买,不但提升了GMV,还能利用小康的流量获客。
另外,“黑板报”功能马上也要上线。
这是一个从功能上类似于公众号文章,但形式上向现实生活中小区里的信息公告栏、大学校园内的黑板告示一类靠拢。它的用户交互界面像BBS,但不是,BBS里每一楼都可以发出长文章,可以进行“连载”,而黑板报内只能像公众号留言一样进行有限回复。
这个功能承载的任务实际上是小范围内的信息发布,要求是简洁,尽量不要出现冗余的信息,可以有讨论有褒贬,但是不可喧宾夺主,发布者要处于更醒目的地位。
因此有的项目组成员感觉它的单条信息界面内更像微博,然而实际上有本质的区别,它不能广域发布,也不是以单用户为发布单元的,发布场景是一个群组的内部。换言之,微博里用户发布的是自己的事,而康康黑板报里发布的是大家的事。
微博是给所有人看的,人人网是给朋友看的,康康黑板报是给康康小圈里的所有人看的,这些人可能成为朋友。
对于社交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社交的氛围和场景。没有明确场景与氛围的社交软件只有最早期的、占住杆位的才有可能成,譬如微博。它靠体量就断绝了后来者建立同类社交氛围的机会,然后靠用户自我建立场景和氛围。
小康为了建立场景和氛围,甚至在生态上干脆不提供PC端的支持,用户只能用手机撰写并发布。这是各家公众号都没干过的事情,友商们希望为自媒体流量主提供的是更丰富的功能,用来展示他们的自我、个性,因此很多操作是手机难以承担的。小康的公众号社交不是为了展示自我,而是为了带动一个圈子,不希望用户在特性上做过份的追求。
本质上小康是做生意的,应该希望用户去分享自己的团购,拉更多的人买东西。但是这会破坏氛围,微信已经那么强壮了,所以不害怕破坏,祸祸的再厉害用户也不会离开。小康要想撕破微信的社交铁幕,不可能为了一点眼前利益,而且是惠及商家们的眼前利益而因小失大。
等到功能陆续都上线,社交这块就会剩下一个任重道远的工作,那就是打通其它社交媒体。
打通社交媒体这事说容易也容易,但说难也挺费劲的,比如说,微信就是一个消息黑洞,其它社交应用向微信分享消息是可行的,但是想要分享回去就对不住了,除了QQ之外不提供。
但是其中到底有多少是商业上的问题,有多少是技术上的问题,也不好说,因为很多做社交的根本就没考虑过和别人怎么打通的问题。而且不得不承认,群组的模式正是最适合分享社交信息的模式,其它无论头条APP、抖音、微博还是小红书等等,都没有合适的形态。
楚垣夕做社交的时候已经考虑了这个问题,对康康内部的信息来说,分享出去是不成问题的,但是需要商务一家一家推过去,需要动员其它社交APP开放更多的功能接口,否则难以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