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荡散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丁宁本以为打给汪润泽的电话,应该几分钟就了事了,但没想到,这个电话,他们这两个第一次接触的一老一少,竟然谈了近四十分钟。
这四十分钟里,汪润泽向他痛陈了如今歌曲市场的浮躁现状,分析了当下的儿歌市场形势,还慷慨激昂地和他讲述了儿歌的重要性等等,那叫一个推心置腹,以至于丁宁颇为感动。
他完全能够感受出,汪润泽是真心热爱他的事业,也是真心在为国内儿童的娱乐生活,或者说在为国内儿童文化的发展考虑。
尽管他的思想中有那么些固步自封的东西,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个一辈子都在从事儿童文化事业的人,汪润泽在儿童文化上的见解是深入且深刻的。
每个人都必定经历童年,而儿歌是童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这些年来,国内的儿歌近乎处于空白断层期,毫无发展,文化上的苍白,让人不寒而栗。
对于汪润泽的这个观点,丁宁有那么点感同身受。
不只是这个世界,其实他之前所在的世界,也差不多,国内儿歌进入新世纪后,除了几首动画主题曲,优秀作品越来越少,能够广为传唱的更少。
倒是隔壁韩国,不仅向国内输出了一部又一部韩剧,一个又一个男团女团,还输出了不少优秀儿歌。
比如前些年很流行的《三只小熊》、《牛奶颂》和《没有去学校(whats_dancing)》等,风格紧跟时尚潮流,他曾不止一次看到幼儿园里的儿童们。日复一日地顶着这些他们根本听不懂的歌做操跳舞。
诚然,这个世界是开放的。小孩子们能够接受到异国文化,代表着这个国家在和世界接轨。也有利于孩子们拓展视野。
但这样的状况背后,其实潜藏着十分严峻的问题:自己家的儿歌,不如别人家的儿歌讨喜了,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趋向于更认同异国文化,本国文化在异国文化面前逐渐失去了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