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蓁如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早的一批知青,是带着一腔热血来建设农村的,那股子热情早就在田垄间磨灭了。
这么多年,眼看着回城无望,支撑不下去的,也有在当地找个人嫁了,又或者是男知青娶了大队里的姑娘,这样的知青,也是变相得到社员的认可。
据周乐所知,现在知青点里就只有六个知青了,两个男知青,四个女知青。
其中有两个女知青是今年刚来的,待了一天就受不了了,也不知道怎么想的,跑到公社那里闹了一通,当然是没什么用的。
公社领导也不想收这些知青啊,红星公社的经济本来就不怎么样,再来知青,还要分他们粮食,怎么都不划算。
好在县里的大领导也体谅他们,每年分到红星公社的知青是最少的,可即便是这样,也改变不了他们条件差。
至于她大伯,就更不想要了,小河大队是整个公社里最差的,居然还分给他们两个女知青,一看就不是能干活的。
知道县城厂子招人的事情,他们又跑过来闹了一通,质问为什么只通知大队里的社员,不告诉他们这些知青。
大队长连个多余的眼神都没给他们,直接冷处理。
作为大队长,他自然是希望小河大队的后生能考上城里工人的,可他侄女儿不争气,连那几个后生也不行。
至于没让知青去后不后悔?
大队长一点儿都不后悔,他就是有点可惜,那些知青能把那些折腾人的劲放在地里就好了。
也可能是他太纵着那些知青娃娃了,让他们觉得自己好欺负,有事没事就威胁着要去公社告状,真把公社给当他们家了。
周乐也能猜到一些大队长的心里,要是好好表现,谁愿意结下这个疙瘩。
其他人怎么想的,周乐不了解,那个张文远,她是印象深刻。
等等,她是不是眼花了,怎么好像看见张文远了。
张文远也下乡好几年了,在知青点里妥妥的算老知青。
能走的人家第二年就能托到关系走了,能待这么多年的,就是回城无望的。
张文远就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