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为巩固路基,二为防风固沙,三为限戎马之足,四为利行人遮凉。
凡他所到之处,都要动员军民植树造林。
后来,人们便将左宗棠和部属所植柳树,称为“左公柳”。
刚刚杨叔所念的那首诗,便是后人写来纪念左公的。
说起左公柳,穆涛并不陌生。
相反,极为熟悉。
因为哈密就有,而且并不少。
50年代,驻哈人民解放军在修筑红星渠时,发现有一些古柳生长在渠边。
当时,有人主张挖除。
但当得知这是左公坐镇哈密时所栽,便都一一自觉保护下来。
每到夏季,这些古柳便撑起一片浓荫,供人们歇息纳凉。
上学那会儿,穆涛跟着朋友去红星渠玩过。
那座已然流了三十年,今后还要继续流淌下去,养育了哈密一代又一代人的红星渠旁,柳树成荫。
每次去游玩时,穆涛尤为喜欢捧着一本书,倚靠在那参天柳木下遮暑避阳。
若是再有一两股凉飕飕的风刮过,那滋味叫一个爽啊。
除了红星渠旁,在哈密以西70公里的沙枣泉,也有几棵上百年树龄的古柳,生长在戈壁前沿。
从左宗棠抬棺入疆到今日,已然过去了一个多世纪时间。
有道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多少年来,面对狂风的肆虐,“黄龙”的咆哮,骄阳的照射。
这些当初潇湘子弟们亲手种下的左公柳,却始终面不改色,身不倾斜,坚挺的屹立在戈壁之中。
并以它巨大的躯体,茂密的枝叶为大地染绿,让戈壁生辉。
它虽然古老,但旺盛的生命力使它显得并不憔悴。
如今,雅满苏最多的也正是柳树与沙枣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