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锈的弹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说起袁绍,不得不说其致命的“六失”,即政治上的失利,道义上的失理,战略上的失策,指挥上的失误,用人上的失当,组织上的失和。而这“六失”,则统统都要归结于一点——袁绍的性格。
袁绍当初在洛阳成为西园八校尉之一时,一出场便是一个极为激进的人,他敢领五千精兵,斩关入内,册立新君,杀尽宦官,并帮助何进扶立太子刘辩即位汉少帝,可谓功勋卓著。
之后,面对董卓专权,他再次扬眉剑出鞘,敢与权倾朝野的“屠夫”董卓拔剑相向,“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
再之后,袁绍被董卓拜为渤海太守后,也丝毫不领情,雄心壮志继续燃烧,致信王允说“绍今集兵练卒,谷扫清王室,未敢轻动”,可见袁绍仍然不忘与专权做斗争。
不管此时的袁绍如此作为,是出于真心报国还是借名图利,至少这种敢于挺身而出的勇气,却是着实令人钦佩。
不久,袁绍接到了矫诏,即引兵三万离渤海与各方诸侯会盟,十八路诸侯共同对董卓展开了讨伐。鉴于袁绍祖上四世三公、袁家的门生故吏遍及朝野的高贵背景,袁绍被推选为十八路诸侯的盟主,各方皆唯命是听。且不管战果如何,至少作为豪门袁家的子弟,袁绍能够在当时做到如此勇敢,不可不说他是位雄才。
后来,联盟在利益纷争中解散了。袁绍耍了个阴谋,轻易地获得了冀州牧韩馥的地盘,随后又如愿地灭掉了公孙瓒。自此,袁绍已虎踞冀、幽、并诸州郡,拥有雄兵十数万,文官武将极多,袁绍已然成为响当当的一方霸主。这一路走来,他完全是靠他的能力和勇敢搏杀出来。
然而大好的形势,未必会导向好的结果。一如当年项羽在大好形势下被刘邦打得一塌糊涂一样,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袁绍一不小心就陷入了历史的覆辙。究其原因是因为他的性格“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