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科幻灵异>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789章 暂时的胜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89章 暂时的胜利(1 / 2)

推荐阅读:

开玩笑,他可是媒体第四权的象征。

哪怕过去也有一些报道后来被证明是假的,但在热度早就过去的情况下,也没几个人会知道。

只有他挑衅别人,从来没有谁敢挑衅过他。

因此,他早就等着找个机会,想要报复对面一波。

而这次显然是个不错的机会。

所以,他认为需要挖掘一些潜藏在繁荣表象之下的真实新闻,来让人们冷静下来。

二来,这个火炬集团,跟孟勇还有点私下里的过节——

大概一年半之前,刚刚加入南城报的他亲自写了一篇名为《行政压力下“放卫星”不可取》的社论,对当时刚刚成立的装备工业司来了一波冷嘲热讽。

结果,就是火炬集团,没过几天就跟一家意大利企业搞了个什么技术合作,甚至把华夏生产的机床卖到了欧洲,狠狠打了他一耳光。

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罢了,孟勇对于类似的事情早就已经习惯,根本不在乎被打脸。

只要在最后加上一些外国科研机构是如何严格管理、厉行节约,外国科学家是如何严于律己淡泊名利的小故事,就成了一篇“披露社会黑暗、反思现实问题”的优秀报道。

实际上,哪怕是南城报,在多数情况下,发稿之前也至少会检查一下内容。

至少不能被太快看出破绽。

但这次的情况有些不同。

一来,孟勇很急需一篇这样主题的报道。

下面的一名实习编辑表示自己找到了一个十分劲爆的新闻,可以揭露国内目前广泛存在的学术界腐败。

他简单查看了一下对方写的稿子,发现针对的对象是一个刚刚成立不到半年的校企联合实验室,很可能存在经费管理不善的问题。

当然,具体存不存在,他们坐在空调房里干想肯定是不知道的。

但这也不重要。

只要能找個由头就行了。

以至于他还奖励了那名实习编辑500块的奖金。

然而好景不长。

才过了一个星期多点,甚至这篇报道所引发的话题还没有完全冷却下去,火炬实验室就突然拿出来了一个成果。

虽然孟勇对数学一无所知,但是从央媒报道的规格来看,好像是挺厉害的……

这就十分尴尬了。

第789章暂时的胜利

相比于97年创办的南城报,逸林是98年上半年,常浩南为了宣传日本企业那一轮质量危机才建议杜义山创立的,到现在也就是一年多的功夫,还是要相对年轻一些。

不过,毕竟定位是文摘类期刊,换句话说就是内容从国家大事天文地理到邻里八卦鸡毛蒜皮无所不包,所以受众范围要比只报社会新闻的的南都报广泛的多,因此读者群体相差并不悬殊。

更何况,常浩南这一波还有华夏青年报和央媒站台。

晚七点档新闻在这个娱乐手段以电视为主的年代,影响力几乎无人能及。

实际上,从马后炮的角度来讲,孟勇就算小心一点,也不会有什么用。

常浩南的那篇论文在见刊发表之前,连唐林天都不知道有这么一档子事。

外人除非能直接联系到普林斯顿出版社、理查德·汉密尔顿,或者最次也是田纲,否则根本不可能预料到会有这么巧的事情。

总之,孟勇只是稍加润色,就几乎迫不及待地批准了这篇报道发表。

刚开始,果然引起了不错的反响。

然而,没过几天,他竟然收到了一个匿名的邮件。

是一个相框。

里面装裱着他的那篇社论,以及关于火炬-C.B.法拉利集团成功生产出顶级机床的报道。

这就是赤裸裸的挑衅了。

孟勇当场就把那个相框给砸碎,然后丢了出去。

上个月初建国50周年庆典,办的效果很好,尤其是阅兵环节,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老百姓的自信心。

民间甚至又有了认为我们早晚可以赶上像英美那样发达国家的声音。

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是孟勇很不愿意听到的。

但直接攻击国庆纪念活动……

又不敢。

这个实验室,它好就好在被列入了产学研合作的试点,因此研究项目的自由度相比正常的研究机构更大。

而且,校企联合中的“企”恰好是一家国企。

很适合作为他们的攻击对象。

国企和大学内外勾结,侵吞研究经费,导致干耗大量国帑却无法产出有用的科研成果……

多么完美的话题。

因此,实际上从常浩南决定发起反击的那一刻开始,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羊城,南城报业传媒集团的办公室里。

高级编辑兼记者孟勇眼皮暴跳地看着面前的一份杂志。

《逸林》。

一切还要从将近半个月前说起。

推荐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