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汪德臣,字舜辅,赐名田哥。父亲病死后,袭爵巩昌等二十四路便宜都总帅,随阔端入蜀。继续攻占四川。在攻占四川的过程中,他善用兵,作战猛,智勇并用,屡建功勋,深得元宪宗的赏识与信任。益昌是通向蜀中的咽喉要地,宪宗非常重视,视为攻蜀大计,为了顺利建成,宪宗令四川北部蒙古占领区的各处屯戍都听汪德臣节制。蒙古在此建城,引起南宋官兵的恐惧,经常出兵阻扰;刚开始建城时,一方面要建城,一方面又要防守,后援又少,十分困难。为了完成任务,汪德臣奏准以兄忠臣代摄总帅府,自己全心投入建城事宜。1254年春,四川大旱,嘉陵江水位低,漕运困难,粮食运不到,军心不稳,有人建议弃城,汪德臣说:“国家把蜀中事全托于我,我就是死了,也不能弃城啊!”把所乘骑马斩杀以飨士卒,又派兵袭击宋军守地抢粮,不久水运陆运的粮食到了,士兵才安心了。为了尽快把城建好,除了加快建城之外,他还以攻为守,设法招降宋将,以宋将游说宋将;同时时有出击。就这样,经过五年的努力,不仅建成了益昌城,还使这个地方的经济有了发展。宪宗攻蜀到益昌视察,赞他“汝身甚小而胆甚大”,赐金带并刻石为他记功。
汪良臣,十六七岁就随兄德臣征蜀。中统元年(1260),元世祖即位,他的弟弟阿里不哥在漠北和林称汗,阿蓝台儿、浑都海都拥护阿里不哥,他们企图攻占关陇地区,以威胁元世祖的统治地位。叛军与汪良臣军在耀碑谷对阵。战前,汪良臣对手下诸将慷慨发誓说:“今天的战事,决定着国家的安危,胜利可保住富贵,失败身死家亡,如果大家听我命令,即使死在战场上,也不失忠孝之名!”众将受到很大鼓舞,士气激昂。在战场上诸将唯恐落后,争先杀敌,一战而全歼叛军,活捉阿蓝台儿、浑都海。元世祖听到捷报,赐汪良臣金虎符,授便宜都总帅。
此后在攻占四川及对四川的治理中,汪良臣都立有功勋,多次得元世祖的褒奖。
史天泽为什么能在元朝始终贵宠如一史天泽,字润甫,燕京永清(今属河北)人。史天泽“出将入相五十年”,是元朝唯一的做官做到右丞相地位的汉族显贵。元帝对他始终贵宠如一,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史天泽在为蒙古灭金、灭宋的过程中立了大功。史天泽兄弟在灭金过程中招降了不少金的将领,占领了不少金的土地,消灭了不少金军的有生力量,安抚了所占领地的百姓。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史天泽配合蒙古军逐灭金帝。1232年,史天泽奉命略地汴京以东地区,招降太康(今河南太康)、睢州(今河南睢县)等地,追斩金将完颜庆山奴,迫使金主从汴京突围出逃,史天泽率军穷追不舍。金主逃至归德(今河南商丘),史天泽追到归德,金主逃到蔡州(今河南汝南),史天泽追到蔡州,与元大军合围蔡州。史天泽负责北面战事,在战斗中,他结筏暗渡汝水,与金军血战几天,蔡州城破,金帝上吊而死。在灭金之后的伐宋过程中,史天泽也为蒙古立下了大功,在这些战役中,他配合蒙古军打了许多胜仗。此外,在平定元阿里不哥和李璮的叛乱中,史天泽也出力甚多,如平李埴叛乱时采取的围而不打、待敌食尽自乱的策略就出自史天泽。
其次,史天泽对古今兴亡有较深入的研究,除了精通军事之外,他还懂治国安民之道。他知人善任,长于兴利古代集市图除弊。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即帝位,首召史天泽,问以治国安民之道,史天泽给忽必烈上的奏折建议:朝廷应当建立监督机构,安抚百姓,举任贤能等安定天下的措施。深得忽必烈嘉许。中统二年五月,史天泽被拜为中书右丞相后,凡是他先前所提出的治国安民的措施,全部先后实行。可见,他给忽必烈的奏折不是泛泛之论,而是针对当时的现实提出来的;而他的中书省的十条省规,也使朝廷政务运作井然。
此外,史天泽的人品也是一个因素。史天泽文能安都,武能定国。但他从不傲慢,但到重大关键时,“毅然以天下之重自任”,当了丞相,门庭悄然,不事张扬。他好贤乐善,金亡后归依的名士颇多,他都能以礼相待,设法举荐任职,一生出将入相五十年,上不疑而下不怨,人以比于郭子仪、曹彬云。(郭子仪和曹彬是唐宋时贤臣,有安邦定国之才却从不自高,也从不擅杀一人,上上下下一片和合,从无说坏话的人。)
为什么说董文炳是元朝的重要大臣董文炳,字彦明,是董俊的长子,汉人。董文炳为忽必烈立下大功,特别是在忽必烈进兵西南和灭宋的战争中拼死效力,受到忽必烈的嘉奖。从而成为元朝的大臣。
1253年秋,忽必烈受命征南诏(我国西南地区),董文炳率四十六骑赶赴大理从征,一路上随从人马死了许多,到了吐蕃时,只剩两人。董文炳在两人搀扶下继续前行,饿了就吃死马肉,每天走不到三十里,但他毫不动摇。就这样到达大理,忽必烈非常感动。忽必烈组建亲军,他被任命为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李璮之乱后,忽必烈认为世侯权力过大,剥夺世侯权力,唯有董文炳的权力没有触动。至元九年(1272),董文炳被任命为枢密院判官,次年,拜为参知政事。
至元十年,元大举伐宋,董文炳在正阳(今安徽霍丘东北)与宋将夏贵有一场恶战。他中箭仍不下战场,宋军攻势很猛,他自己包扎伤口,握剑督战,终于挡住了夏贵的猛攻。至元十二年,在决定南宋命运的镇江战役中,董文炳建大将旗鼓,亲自乘战船指挥元军作战,他的儿子和侄子做他的两翼,与宋军进行了殊死的拼杀,声震天地,尸体、武器使江水为之不流。此役董文炳获全胜,宋军主力被消灭。灭宋后,伯颜奏称,平定南宋之后,安抚百姓招徕流亡之功,董文炳居多。至元十四年,忽必烈在上都召见董文炳,让他到大都视事:“中书省、枢密院大大小小的事情,由你定夺。”有一次,忽必烈当着宗室大臣,称赞他:“董文炳是功臣啊,理应坐在上坐。”这可以看作忽必烈对董文炳的评价。
张弘范在灭宋战争中有什么作为张弘范,字仲畴,元初汉人世侯张柔的第九个儿子,少承家训,精通兵法,有杰出的军事才能。在灭宋战争中,他既能分析与南宋作战的经验与教训,又能根据战争实际情况正确取舍定夺,加上他善于带兵,作战猛而狠,在灭南宋的战争中立了不小功劳。在襄樊(今湖北襄阳和樊城)大战中,提出彻底断绝襄阳与外界联系的建议;在攻打樊城时,他又提出断绝襄阳从水上增兵樊城的通道,实行“水陆夹攻”。这些正确的主张都被主帅采纳,对战争的胜利起了很大作用。至元十二年(1275)四月,南宋被灭在即,元世祖告诫前方将领不要贪功轻敌,张弘范向主帅进言,认为元世祖不了解实际情况,现在敌人士气低落,正是元军乘破竹之势,消灭南宋的大好时机。建议得到了伯颜的欣赏,促使元世祖批准元军继续进兵。在决定南宋命运的镇江焦山大战中,正当战斗激烈之时,张弘范看中时机,率一军从旁横冲宋军船队,促成了宋军的溃败。此役他被蒙古授拔都(勇士)称号。
张弘范在灭宋中最突出的作为是力战崖山(今广东新会县南),迫使陆秀夫背着宋帝赵昺(bǐng)蹈海而死。
崖山是宋末帝赵昺的藏身之处,宋军依仗天险,防守很严。正式交战之前,张弘范派奇兵烧了宋帝建在岛上的宫室,并切断宋军淡水的供应,使宋军只能吃干粮,饮海水,困苦不堪。发起总攻后,张弘范分兵四路攻击宋军,而他自将一军居西南,负责最难攻击的一面。元军在每只战船上都有战楼,用布覆盖,让战士藏在里面,约定鸣金而动。张弘范命令各船都以他船上的乐声和锣声为号。他船上的乐声响起来之后,就在宋军以为元军正在举行宴会而渐渐放松了警惕时,张弘范的船径直向宋军冲去,其他战船紧随其后赶上,在与宋军战船很近时,张弘范突然鸣金进军,元伏军撤下布障,“弓弩火石交作”。“顷刻破七舟,宋师大溃”。陆秀夫知大势已去,负赵爵蹈海而死。
第二十一章
黄金家族的兴起蒙古黄金家族①自其传说中的始祖起,至公元12世纪末成吉思汗(1162—1227)统一蒙古部、崛起于漠北,经过了大约四五百年的时间。
这个家族出自蒙古部,是唐代室韦的一支。《旧唐书·北狄传》称做蒙兀室韦,居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下游东岸的山林地带,后西迁至斡难(今鄂嫩河)、怯绿连(今克鲁伦河)、土兀剌(今土拉河)三河河源的不儿罕山(今肯特山)一带。蒙古部最初只是一个包括乞颜和捏古思两个氏族的小部落,经过蒙古部族若干年的繁衍生息,逐渐强盛,原氏族发展出了很多分支。但是,直至11世纪中叶以前,它依然是一个包括大小十几个氏族的比较弱小、分散的部落。《元朝秘史》②、《圣武亲征录》③和(波斯)拉施特《史集》④等记载了黄金家族祖先的传说及其兴盛发展的历史。
黄金家族传说中的始祖孛儿帖赤那和妻豁埃马阑勒⑤从额尔古捏一昆(今额尔古纳河东山林地带)同渡腾汲思水,西迁至不儿罕山(今蒙古大肯特山)一带居住,生子名巴塔赤罕。下传11世,至成吉思汗的11世祖朵奔蔑儿干(又做脱奔咩哩犍)。朵奔蔑儿干有兄名都哇锁豁儿,为蒙古部朵儿边氏始祖。传说他额中生一只独眼,能望见三程远处的势物。一日,兄弟二人同登不儿罕山眺望,都哇锁豁儿见一群百姓顺统格黎小河徙来,一辆黑车子前坐着一个美妙的女子。便对其弟说:“那女子若尚未嫁人,索与弟为妻。”遂遣弟前去探察。朵奔蔑儿干见女子果然生得俊俏,且未嫁人。于是就娶她做了妻子。此女名阿兰豁阿(又作阿阑果火⑥),是豁里秃马惕首领豁里剌儿台蔑儿干(又作郭哩岱)之女。
阿阑豁阿先生二子,一名不古纳台,一名别勒古纳台。从此二子繁衍出两个蒙古部落。既而夫亡,阿阑豁阿寡居,又生三子。长名不忽合答吉,次名不合秃撒勒只,幼名孛端察儿。孛端察儿即是蒙古孛儿只斤氏⑦的始祖。
孛端察儿稍长,“状貌奇异,沉默寡言,家人谓之痴。其母阿阑豁阿语人曰:“此儿非痴,后世子孙必有大贵者。”母死后,五兄弟分家产,诸兄以其愚弱,不分与他。孛端察儿见兄长们不以兄弟相待.便说:“贫贱富贵,命也。资财何足道。”⑧遂独乘一匹生断梁疮的秃尾青白马,愤然离去,顺斡难河至巴勒谆阿刺(又作八里屯阿懒)之地,结草庵而居。饮食无所得,遇有苍鹰猎兽,遂用马尾作套,捕鹰而养之。鹰即驯,则以鹰捕猎飞禽、野兔为食。居数月,有兀良哈部众数十家自统格黎小河之野逐水草迁至此地。
孛端察儿每日到这群百姓处讨马奶喝,夜则归宿草庵。后其兄不忽合勒吉来寻,邀与俱归。途中兄弟相谋以兵征服这些兀良哈人。既而,以孛端察儿为先锋,率壮士往征,果胜。孛端察儿掳一孕妇为妻,生一子,取名札只刺歹。他就是蒙古札答阑氏的始祖。后来曾与铁木真结为安答⑨的札木合即出自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