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居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双城记》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透过贵族与平民之间的仇旧冲突,作者狄更斯传达“鲜血无法洗去仇恨,更不能替代爱”的主旨,贵族的暴虐对平民造成的伤痛不会因为鲜血而愈合,平民对贵族的仇恨也无法替代对已逝亲人的爱。[4]
小说深刻地揭露了法国大革命前深深激化了的社会矛盾,强烈地抨击贵族阶级的荒淫残暴,并深切地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尖锐地指出,人民群众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在贵族阶级的残暴统治下,人民群众迫于生计,必然奋起反抗。这种反抗是正义的。小说还描绘了起义人民攻击巴士底狱等壮观场景,表现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作者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既反对残酷压迫人民的暴政,也反对革命人民过于极端的暴力。但《双城记》备受争议,因为在狄更斯笔下,失控阶段的革命演变成了巨大灾难,狄更斯批判革命人民盲目屠杀,在憎恨贵族社会对他们残酷压迫的同时,自己也变成了一种畸形的社会阶层,除了仇恨和报复,一无所有。
狄更斯反对滥杀无辜。他反对任何种类的暴力,贫穷的起诉,或复仇的穷人盲人。他认识到革命的思想的到来是不可避免的;但当革命来临,带来许多可怕的情况和血腥场面,他转而反对革命。狄更斯的态度从原先的识别革命到后来的否定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但有一个一致的标准:就是反对暴力和滥杀无辜,并促进了人文主义和爱。狄更斯主张非暴力社会改革家,他拒绝在暴力中革命。他认为革命暴力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理性与宽容,善良和爱是要建立一个和平与和谐社会。[5]
艺术特色
《双城记》有其不同于一般历史小说的地方,它的人物和主要情节都是虚构的。在法国大革命广阔的真实背景下,作者以虚构人物马内特医生的经历为主线索,把冤狱、爱情与复仇三个互相独立而又互相关联的故事交织在一起,情节错综,头绪纷繁。作者采取倒叙、插叙、伏笔、铺垫等手法,使小说结构完整严密,情节曲折紧张而富有戏剧性,表现了卓越的艺术技巧。《双城记》风格肃穆、沉郁,充满忧愤,但缺少早期作品的幽默。
译本一览
编辑
1955年,《双城记》,罗稷南译,新文艺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1981年,《双城记》,毕均轲译,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9年,《双城记》,张玲、张扬译,上海译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