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谋:学生生涯规划教育 (第1/5页)
陈夫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凤凰卫视中文台《一虎一席谈》节目2006年2月18日晚曾播出这样一期节目,是关于由一个才14岁的网络游戏爱好者创业引发的争议。www.Pinwenba.com
这个节目首先介绍了一个名叫成城的16岁男孩在14岁以前就迷上了网络游戏,随着玩游戏水平的不断提高,他对电脑和游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并不断“升级”,他甚至向别人借钱买了一个2万多元的高级网络游戏机,到14岁时,所有的网络游戏都已经不能满足他的要求,换言之,他玩腻了。于是,他想到学习编程,自己开发网络游戏,在取得最初的成功(赚了几万元钱并还清了债务)后,便辍学回家当起了老板,买了8台电脑,聘用了20位大学毕业生,在一年内赚了80万元。
在这个过程当中,他曾经与家里发生过激烈“冲突”,他的父亲曾经因此而一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的觉,但终究没能说服他继续学习。他在做“生意”的过程中,曾经多次被骗(骗子的水平不断提高),但在被骗的过程中,他防骗的水平也不断提高。为了管理这样一个有20人的公司,他不断学习一些管理类书籍以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他父亲最担心的是他的身体,担心他日夜颠倒的生活没有规律,长期下去会受不了,至今也不认为自己的孩子取得了成功,但又无力对自己的孩子提供有效的指导,因而感到无奈。
节目围绕“15岁以下孩子的发展是应该自己做主?还是应该由其父母做主”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并举出了两方面的“成功人士”。以民族大学的一位教授为代表的一方认为,未成年人的发展应该由父母做主,因为父母的阅历、经验、见识等都超过孩子;以一位艺术工作者为代表的另一方认为,孩子的发展应该由孩子自己做主,只要他真正明确了自己的发展目标并愿意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最终,双方都没有能够说服另一方,但在有些方面还是有一些“共识”的:如父母要当好孩子的参谋,为孩子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指导;当孩子坚持自己的选择时,必须能够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之所以详细描述这个节目中的某些片段,是因为这期节目与当前高中学生的生涯规划有着某种程度的联系。就现状而言,我国高中生的人生规划能力不是过高了,而是普遍不足。大多数高中生到了高中毕业时,考上大学填报志愿自己都拿不出什么主意,只能由父母为其做主,但这种“包办代替”往往更多地考虑功利目标,不一定适合孩子本人,因此孩子到了大学就失去了方向和动力。这种情况值得我们关注。更令人惊讶的是,最近一位学者告诉笔者,即使在象牙塔顶端的北京大学,也有至少50%的博士研究生表示博士毕业后不会从事正在攻读的博士专业,由此我们不难看到对中学生进行人生规划教育和指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调查显示,无目标,未来难成功。美国曾经做过一项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在一个群体中,有27%的人无任何目标;60%的人有着模糊的目标;10%的人有着坚定的目标;3%的人有着崇高的目标。最终,有着崇高目标的3%的人成为各界的领军人物;有着坚定目标的10%的人成为“金领”、“白领”;有着模糊目标的60%的人成为普通人;无任何目标的27%的人成为处于贫困线上的居民。这项调查结果表明:一个人有无明确的目标,对人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实践表明,早立志才能早成功。南京师范大学附中的王校长2005年5月收到一封电子邮件,正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读预科的附中2004届学生李浩斌,请校长为他将要申请的“大学学者项目”写一封推荐信。当时新加坡国立大学来附中招生时,李浩斌在班里就被“刷”了下来,但他并不气馁,竟然说服了一位被选上的同学,将名额让给了他。后来,他顺利通过了学校和新加坡学校的考试,在新加坡读书期间成为学生中的“领袖”,在学业和综合活动中都成为佼佼者。而他的老师们都知道,李浩斌的人生目标就是当一个领导者。本部分引用了海口市第一中学和南京师范大学附中的有关材料,特在此致谢。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确定的培养目标之一是培养高中生“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为了实现高中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新课程应“适应社会需求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为此,高中新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
在课程实施与评价方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要求“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引导学生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为此,“学校要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内选课指导制度,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学校应在选课前及时提供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给学生。班主任及其他教师有指导学生选课的责任,并与学生建立相对固定而长久的联系,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指导和帮助。学校要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和帮助学生选课。学校要鼓励学生在感兴趣、有潜能的方面,选修更多的模块,使学生实现有个性的发展”。
学校和教师“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指导和帮助”,实际上就是指导学生进行人生规划。所谓人生规划,就是一个人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志向,对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做出一种预先的策划与设计。就高中生来说,其人生规划就是从高中阶段起,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个人发展的志向,对自己未来的求学和就业做出一种初步超前的策划与设计。这种初步超前的策划与设计,也可以称之为“理想愿景”。人生规划的任务是探索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对学生的未来进行规划并提供准备进入某一职业的课程。它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怎样到达那里?”它的焦点是识别学生的个人爱好,帮助他们选择一个职业,但这种选择是开放性的,并不表示他们不能从事其他职业,并且要不断拓展他们的就业机会。对于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来说,通过人生规划项目提供找到完满职业过程的训练,为他们认识自己和外部世界提供了机会。
但是,目前关于高中生人生规划的研究不多(笔者向中国教育学会中育公司提出相关建议后,他们已经组织研编和出版了相关教材,最近在山东省考察时,发现山东一些地区在初中阶段就开始进行人生规划教育,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更没有指导学生进行人生规划的课程,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国外,有些国家的高中学校有“生涯规划”指导,在国内,有些大学和职业学校有就业或创业指导,已经和尚未进入高中新课程的学校,需要借鉴国外高中学校和国内有关大学、职业学校的经验,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一、学校指导学生进行人生规划的主要工作
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在指导学生进行人生规划方面需要做大量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制订人生规划目标和标准
建议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制订《人生规划指南》,对高中阶段学生人生规划的目标领域、基本规范和职业标准等方面进行具体描述。各高中学校则应根据《人生规划指南》,从各地区、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相应的实施细则。
2、建立一个人生规划发展项目
一个全面的人生规划发展项目需要以下的关键成分:愿景目标、保障条件、全面参与、多方合作、管理评价。
3、把人生规划教育融入教学活动
人的发展并非是独立的、分离的,因此从一个阶段转换到另一个阶段的过程中,需建立有效的人生发展目标,将人生发展的概念融入教学活动中,将学术的世界延伸到工作的世界,以帮助学生学习技术、职业与基本的技巧。
4、指导学生选课
普通高中选修课的开设与指导学生选课,其实是与学生的人生规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在选课中让学生初步思考和规划自己的人生。
5、发展自知的能力
学生个人需要形成清晰的自我观念,并对职业与人生发展方面的资料有广泛的了解,这样才能做出适当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