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事儿就是个插曲,不过这句也快了,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到今天为止,他们终于拆卸完了。
说真的,他们拆卸的进展非常慢。
拆很简单,尤其是全秉信在,没有任何机床的组装可以难住他。记录也很简单,有专门的两个人画图,所有的零部件样式尺寸用途放在哪里,白天记录后,晚上全部进行手绘,全秉信一一把关,如今他们已经有了这台机床的全部资料。
问题在于,他们得吃透为什么要这么做。
许如意穿来之前,也跟着导师参与过九轴的相关课题,设计图纸之类的她都看过,所以她认为自己可以。但是,那是我们自己研发的,夏国的机床水平一直不行,我们其实经常会耗费了很多的人力物力,研发一些必须使用的高精度机床,譬如九轴机床之前,我们就研发出国七轴五联动数控机床。
效果只能说还不错,但与国外同样的高精端机床是没有办法媲美的。
九轴也一样。
这其中差距的,是设计理念,是工艺流程,是材料处理,是装配经验。
这些都是需要慢慢积累的,没有就是没有。
可惜的是,即便后来在商用领域五轴机床放开,他们引进了不少,但是,对方有锁机设置,不能生产规定以外的工件,不能有任何移动,一旦有异常,就会锁机。
所以根本无法去了解。
而这次是个大好机会,这个机会不仅仅在于他们真的亲手接触了国外先进的九轴机床是什么样子,还有一点是,日本人还教出来一批半成品徒弟,他们依葫芦画瓢进行组装,虽然很多核心技术都被隐瞒了,但多少露出一点,就会让燎原厂这边有所思考。
因此,这一个月都是这么过的。
他们问伊万:“为什么要这么装?”伊万他们想一想,“日本人就是这么装的?”
他们在问:“有没有解释原因?”伊万他们又想一想,“好像说了点什么,不过并没有很明确,是这样说的。”
他们全部记录。
而且,这一个月,产学研中心那边已经腾开了手,郭海英带着相关负责人和助手都过来了,每天晚上,他们手绘的零部件,各零部件之间的链接方式,组装工艺,甚至是任何的一字一句都会汇总在他们这里。
要知道,他们是国内数控机床的主力研究人员,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对五轴机床乃至七轴和九轴有了全方位的了解,甚至是已经制作出了七轴数控机床,这些零碎的知识,只言片语,在别人看起来,不过是散乱的信息,在他们看起来,却不一样。
那是怎样的感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