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都市言情>重回1980年去享福> 第363章 显赫的家庭功德碑,惊呆了各地宗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3章 显赫的家庭功德碑,惊呆了各地宗亲(2 / 3)

推荐阅读:

到了下午四点,随着最后一批宗亲赶到,所有分支的宗亲都到齐了。

根据统计,分支宗亲到来的人数,达到了一千八百多人,创下了分支宗亲齐聚祖地的历史记录。

那么多宗亲兄弟赶来,让那耶邓氏的族人觉得倍有面子。

特别是这些宗亲兄弟在看过这气势磅礴极为精致漂亮的祠堂,以及那耶邓氏族头那令人瞠目结舌的家庭功德碑之后,对于那耶祖地的族人都是羡慕不已,恨不得也能成为祖地族人中的一员。

这种毫不掩饰的羡慕,让那耶邓氏族人心中都是暗爽不已,也为身为那耶邓氏一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我们村以后会建造得越来越漂亮,很有可能会吸引其他地方的游客过来游玩,到时人多车多,这路要是不搞大一点,就会经常出现堵车现象,那就影响大家的生活了。”

邓昌盛听得瞠目结舌,半响才心服口服的说道:“九公,你真是太厉害了,现在就已经在考虑十几二十年以后的事了,那耶邓氏有你这样的族头,想不兴旺发达都难啊!”

“那是,九叔的眼光,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邓允贵现身说法道:“当初我跟九叔一起合伙承包缸瓦窑出来做,当时承包费是100块钱一年,我主张承包个20年,但九叔却说承包10年足够了,因为时代发展太快,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出现可以替代缸瓦的东西,然后缸瓦的生意就会越来越难做,承包时间长了不划算。

说实在话,我当时听了这话,心里其实是不太相信的。

来自合浦公馆的邓允国道:“九叔,你这三儿子现在在清华读几年级了?”

邓世荣道:“现在已经三年级了。”

邓允国道:“那后年就毕业了,到时又是一个了不起的官啊!”

来自北流利草的邓昌行点头道:“清华北大都是同一个档次的大学,允衡叔北大毕业能够这么年轻就担任副县长,那允嵩叔清华毕业肯定也差不到哪里去。”

来自合浦山口的邓昌强惊叹道:“九公现在已经拥有一个副县长儿子一个副县长女婿了,要是再来一个,那真的不得了,纵观咱们那耶邓氏几百年的历史,恐怕都没人能够跟九公你相提并论啊!”

邓昌发等各分支有头有脸的宗亲,都过来跟邓世荣坐一桌。

在互相打过招呼后,邓昌发便问道:“九公,这次祠堂升座,允衡叔会回来参加吗?”

邓世荣摇头道:“他不回来,虽然作为领导,请几天假是没问题,但为了不影响他的工作,祠堂升座的事我一直没跟他说。”

邓昌发点头道:“也是,还是工作重要,就是我们没有见到允衡叔有点遗憾。”

邓世荣道:“以后总会有机会见到的,再说了他现在就一个常务副,又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官。”

升座仪式结束后,接下来就是大家喜闻乐见的环节——吃喝。

在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来自分合浦公馆的邓允国问道:“九叔,你们成立的食品公司,以后会不会做猪肉加工啊?”

邓世荣回答道:“应该会做的。”

邓允国笑道:“九叔,如果到时你们食品公司要做猪肉加工,需要购进生猪的,就照顾一下阿侄的生意,我的养猪场里现在养着上千头猪呢!”

邓世荣点头笑道:“这个当然没问题,到时我交待下去,等我们食品公司做猪肉加工了,就让人联系你。”

上午九点,所有人在祠堂门口集中,邓世荣这个族头发表了一番简短的讲话,然后族人们便和外嫁姑姐还有各地宗亲浩浩荡荡的从祠堂出发,前往村里的后山迎龙。

到达指定的迎龙地点后,由主祭法师主持迎龙仪式。

等迎龙仪式结束后,族人与宗亲们就将“神龙”迎回宗祠。

迎龙回来后,在祠堂门口举行舞狮和舞龙表演。

到了上午十一点吉时,全部人集中祠堂,开始进香火仪式。

然后,祠堂理事会的各位理事,便安排这些宗亲兄弟分散住到各家各户。

一夜无话。

次日一早,天还没亮,那耶邓氏的族人就起床忙碌起来。

今天各家各户都不开火,统一到祠堂那里吃早餐。

当然了,早餐只是简单的白粥配咸菜,目的是给大家垫垫肚子,中午才是大吃大喝的时候。

接着,众人继续看其他家庭功德碑,这下子终于正常了,上面记载的事迹虽然比一般的族人强,但强得有限,属于正常范围。

有新田邓氏族人在看这边的家庭功德碑,也有新田邓氏族人跑到对面看个人捐款功德碑,个人捐赠就没有那么多介绍了,只是标记好来自哪里,姓名,以及捐赠金额,非常的简单明了。

在新田邓氏族人在看功德碑的时候,陪同参观的邓世荣等人便走出了祠堂,这祠堂他们天天看,不说看腻了,但也没有一开始的新鲜感了,看功德碑需要不少时间,自然不用一直陪着。

而在新田邓氏到来之后,其他地方的分支宗亲也陆陆续续的到来。

这些宗亲到来之后的第一时间,也是茶水都来不及喝一口,就直接进祠堂里面参观。

下午四点半,在新祠堂门口,那耶邓氏一共摆了250桌。

今天倒没有杀鸡鸭,主要是以猪为主,再辅以各种配菜,总的来说菜肴还是非常丰盛的。

除了吃饭,不少族人还陪那些喝酒的阿姑大姐和各地宗亲小酌了几杯,族里人和阿姑大姐怎么喝无所谓,但那些宗亲们都喝得比较克制,主要是他们今晚要住在这里,这酒肯定不能喝多了,那样就是给人家添麻烦了。

明天的话,想怎么喝就怎么喝,就算喝醉了也有族里的兄弟把他们带回家,不用麻烦祖地的族人。

因为酒喝得比较克制,所以这一顿饭并没有吃太久,四点半开饭五点就结束战斗了。

结果,还真就被九叔说中了,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好多可以替代缸瓦的东西,我们承包的缸瓦厂确实是越来越难做了,估计再干个一两年,就真的要亏本了。”

其他分支宗亲听了,都是佩服不已。

此时此刻,邓世荣这个族头,在他们的眼里已经是智慧的化身了。

能够带领全族人发家致富,还有他那些儿女也是一个比一个厉害,这么牛逼的族头,谁能不佩服啊?

……

邓世荣哈哈笑道:“话不能这么说,咱们那耶邓氏人才辈出,以后各宗亲兄弟也会封侯拜相的。”

众人闻言也都跟着笑了起来。

聊了一会,邓昌盛问道:“九公,我们刚才过来的时候,看到村里的这条路的路基比我们上次来的时候扩大了十倍有余,搞这么大的路基是干嘛用的啊?”

邓世荣笑着说出了他对未来的展望:“我们村的这条路,准备打造成一个景点,之所以弄这么大,不光是为了通车,也有充当临时停车场的作用。

现在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快,有钱的人越来越多,我估计再过十几二十年,小轿车就不再是什么稀罕物了。

邓昌利笑道:“九公,你这就太谦虚了,那可是副县长啊,对于我们来说那就是天大的官了,更何况允衡叔还这么年轻,以后到底能当多大的官,我们都不敢想象。”

邓世荣道:“要是他出身高干家庭,或许真有机会当大官,但出生在农村家庭,没有什么家世背景,全靠自己奋斗,想要当大官还是非常困难的,就看有没有那个命了。

反正我对他的要求很简单,只要本本分分做事,平平安安就好。”

来自沙河的邓昌盛接话道:“允衡叔这么优秀,就算是自己奋斗,我相信他也是能出头的。”

众人聊了一会邓允衡,然后话题又移到邓允嵩身上。

进香火炉仪式庄严而神圣,体现了那耶邓氏族人和外嫁姑姐以及各地分支宗亲对祖先的敬畏,以及饮水思源、慎终追远、弘扬祖训的精神。

香火仪式结束,开始祭拜先祖,念祭文。

族人们的名字想要上这个祭文,是要单独捐20元才能上的,这个钱基本没人会省。

整个升座仪式一直举行到将近下午一点才算结束,期间时不时的燃放烟花炮竹,五千多人一起参与这场祠堂升座仪式,场面那真的是热闹非凡。

这一切,都被祠堂理事会请来的摄影人员用镜头记录了下来。

祠堂升座,少不了敲锣打鼓,舞龙舞狮。

负责舞龙舞狮的团队,也早就已经请好了,是隔壁龙潭镇那边比较有名的一个团队。

因为离得并不远,所以没有昨天赶来,而是今天一早才赶了过来。

博白客家人的升座仪式包括三个流程:迎龙、进香火、祭拜。

首先是迎龙仪式。

毫无疑问,都被这气势磅礴如诗如画的祠堂给震撼到了,等他们看到家庭功德碑的时候,又被邓世荣这个族头家的情况给震撼得目瞪口呆,这些分支宗亲对于那耶邓氏族头的了解,就是比较有钱。

因为前年祠堂在搞捐款的时候,各地分支宗亲都派人过来参加了,当时邓世荣这个族头直接捐款三十七万多的豪气,让参与其中的宗亲回去之后都是大吹特吹,所以邓世荣这个那耶邓氏族头,在各地分支宗亲中还是很有名的。

但是,这些宗亲真的是万万没有想到,那耶邓氏族头会牛逼到如此地步。

总之,看完了这个家庭功德碑的介绍,这些宗亲在走出祠堂后,看向邓世荣这个德高望重的族头时,眼神都变得不一样了,一个个表现得比之前要恭敬得多。

很快,这些参观完祠堂的分支宗亲,就在那耶邓氏族人的招呼下,坐下来喝茶聊天,如果有肚子饿的,另外的桌子上摆着一大盆一大盆的猪红粥,碗筷什么的也都准备好,随时可以过去吃。

推荐小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