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都市言情>重回1980年去享福> 第367章 顾父:我手上的资源,要用在自家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7章 顾父:我手上的资源,要用在自家女(2 / 2)

推荐阅读:

“还有我,我也要去。”

“……”

邓昌发话音刚落,众族人便踊跃报名。

去年去参加过祠堂升座的族人是不用多说了,他们去年被祖地那边的兄弟当成贵客来招待,如今时隔二十几年祖地再次开启祭祖仪式,他们自然不会缺席。

而去年没去参加祠堂升座的族人,被去参加的兄弟回来好一顿炫耀,他们都后悔没去参加呢,现在祖地祭祖,他们自然不想再错过了。

接下来,大家聊了聊祭祖的一些细节问题。

待正事聊完,又闲聊了一下家常,眼看时间不早了,才各自离去。

……

新田邓氏。

前不久,祖地那边已经派兄弟过来把祭祖的具体时间告诉了他们,眼看明天就要回祖地,族头邓昌发便把族人们召集起来,商量明天回祖地参加祭祖的事。

现在虽然不像后世一样有双休,但邓世荣还是把祭祖的时间定为春分后的第一个星期六星期天,原本两天之后,应该停下来到下个星期六星期天再进行。

不过邓世荣不想这样折腾来折腾去的浪费时间,便定下连续五天的祭祖时间。

眼看距离祭祖没两天了,邓世荣便召集负责祭祖事宜的族人开会,这些族人基本上都是祠堂理事会的成员。

人到齐后,邓世荣便说道:“各位族人,后天就要开始祭祖了,明天各地的宗亲还有阿姑大姐们就要到来,不知道大家都准备得怎么样了?”

邓允贵说道:“九叔,我们都已经准备好了。”

吃完社粥,便开始分社肉。

前面已经说过,在乡下农村最公平的事情莫过于分社,尤其是分社肉,一头猪各个部位,都会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然后根据做社的份数来平均分配。

基本上,每一份社里面,都会有猪肉、猪肝、粉肠、大肠、猪肺、猪心、猪耳朵、排骨、猪脚、猪尾巴等等。

正因为分社分得极为公平,所以在博白乡下如果提到什么公平事的时候,都会拿分社来作比较。

黄院长等人也全程见证了这个分社过程,那真的是细致到让他们称赞的地步。

【作者外公去世得早,但作者连他埋在哪里都不知道,一次都没去祭拜过,不是不想去,而是双旺这边的规矩,外孙是不能去外公外婆那边祭拜的】

随着各地的宗亲以及阿姑大姐的到来,现场就开始热闹起来,那耶邓氏这边早就安排好专门的人员负责招待这些宗亲。

这些宗亲,有一部分是第一次来,都是第一时间去参观那耶邓氏的新祠堂。

结果自然是不用多说,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被震撼到了,哪怕同族兄弟早就跟他们说过这祠堂有多牛逼多漂亮了,但别人说跟自己亲眼看到,感觉还是完全不一样的。

至于邓世荣的家庭功德碑,也给予了这些宗亲一点小小的震撼,主要是大概内容他们已经听同族兄弟讲过了,有了充足的思想准备之后,再看这家庭功德碑,自然就没有那么震撼了。

这一幕,看得其他姓氏的人都是羡慕不已。

该说不说,自己姓氏只是简简单单的铲山,而别的姓氏却热热闹闹的祭祖,这对比其实还是很强烈的。

就好比逢年过节的时候,你家就几个人冷冷清清的过,而邻居家则热热闹闹的摆上几桌,那氛围是真的不一样。

有了邓姓祭祖的刺激,相信明年会有更多姓氏加入祭祖的行列。

……

“祭祖搞这么大的动静?”

“你还是太年轻了,所以对祭祖不了解,这些年大家都只是铲山,很少有哪个姓祭祖了,但是在以前祭祖还是经常看到的,这邓姓估计是恢复祭祖了,也不知道我们张姓什么时候恢复祭祖。”

“这祭祖跟铲山有什么区别?”

“区别大了,铲山只是修铲一下坟山,拿一些猪肉祭品去祭拜一下就行,而祭祖,需要人‘喝礼’,族人们听从指挥跪拜,还要念祭文等等,总之仪式比铲山要复杂得多。”

“听起来挺有意思的,那为什么我们张姓现在不祭祖了呢?”

经历过祠堂升座之后,那些没有去过那耶祖地的宗亲,都对祖地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同时也都想去看看被族里的其他兄弟吹嘘到天上去的那耶邓氏新祠堂。

于是,各地宗亲报名人数都开始暴增,基本都翻倍了。

还是那句话,祭祖最不怕的就是人多,参加祭祖的人越多越好,因此各地的宗亲也没有限制人数的意思。

……

次日。

邓世荣回答道:“今天我们村做社,这做社黄院长你应该知道吧?”

黄院长闻言恍然,他作为古建筑设计方面的专家,对于我国民俗文化的了解不是一般人能比的,自然清楚什么是做社,他笑着说道:“那还真是凑巧了,这做社现场,我能去看看不?”

“当然可以啊,这个没有什么忌讳的地方,正好今天也让黄院长你们尝尝我们这里的社粥。”

“那太好了,我一直对这些民俗的东西比较感兴趣。”

……

于是,报名的人数直接比去年增加了一倍都不止。

邓昌发见状不由得露出了笑容,祭祖这种跟全族人有关的大事,当然是越热闹越好,参加的人数越多,代表着子孙越兴旺,这对于每一个族群来说都是好事。

因此,邓昌发高兴的说道:“行,那现在统计一下人数,明天上午十点钟到大队集合,然后一起出发。”

……

类似的一幕,同样在各地分支宗亲中发生。

等人到齐了,邓昌发便说道:“各位族人,后天那耶祖地准备祭祖,我们明天就要提前过去,谁想去参加的就报名。”

“我想去。”

“族头,算我一个。”

“我要去,去年祖地的祠堂升座我错过了,今年祭祖我绝对不能再错过了!”

“也算我一个,我也想去看看祖地的新祠堂,建得是不是真有其他兄弟所说的那么漂亮。”

“去年祠堂升座,各地宗亲来参加的人数就不少。”

邓世荣拿起烟筒,一边往烟筒嘴上塞烟丝,一边说道:“今年是时隔二十几年后第一次祭祖,经过去年祠堂升座的影响,我相信各地宗亲来参加的人数,肯定比去年还要多得多。

所以,大家要提前做好准备,得把这些宗亲们招待好了。”

邓允强笑道:“放心吧九叔,我们都已经想到这个问题了,就算今年来参加祭祖的宗亲比去年来参加祠堂升座的宗亲多上一倍,我们都能够把他们招待好。”

邓世荣拿打火机把烟丝点燃,抽了几口烟后,才说道:“既然都安排好了,那我就放心了!”

把社肉领回来,邓世荣做了一大桌菜,招待黄院长等人。

吃饱喝足,又在邓世荣家住了一晚,次日黄院长等人才坐车离去。

……

清明祭祖,不单只是指清明的那一天,而是前后加起来一个月的时间。

在后世,那耶邓氏无论是祭祖还是铲山,一般都安排在春分之后,然后选择星期六星期天进行,这样就方便参加工作的人安排好时间回来铲山和祭祖。

参观完这祠堂,这些宗亲在震撼之余,心中不免也升起了一抹自豪。

毕竟,那耶邓氏是他们的祖地,祠堂里面供奉的祖宗也是他们的祖宗。

那耶邓氏牛逼,他们引以为荣也是正常的。

那耶邓氏新祠堂门口。

此时,如同之前祠堂升座一样,门口已经摆了整整500张桌子,桌上同样准备了糖果、饼干、瓜子、花生、瓜条、麻花糖等各种点心和茶叶。

旁边临时砌好的灶台上,二三十口锅正在煮猪肉,肉香味不断的飘散开来,让人闻着就食指大动。

待时间来到中午,便开始陆陆续续的有宗亲以及阿姑大姐过来。

说起这个,就不得不说双旺这边铲山和祭祖的规矩,外嫁的邓氏姑姐,在族里铲山或祭祖的时候,她们都可以回来参加,但她们的丈夫和儿女,就不能参加了。

“不止是我们张姓不祭祖,是所有姓氏这些年来都没有祭祖,原因就不多说了,反正那几年谁要是敢搞这些,估计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一直到现在大家都还没恢复过来呢,被吓怕了。”

“那现在人家姓邓的开始祭祖了,应该没事了吧?”

“嗯,现在应该没事了,回头跟族里说一声,今年肯定是来不及了,明年咱们张姓也可以恢复祭祖。”

“……”

因为那耶邓氏各地宗亲,在前往那耶祖地的时候,基本都要走博龙公路,所以隔段时间就有几辆插着邓姓大旗的货车从博龙公路途经的乡镇路过。

各地宗亲便挤上族里安排的货车,浩浩荡荡的朝那耶邓氏祖地赶去。

这些货车上,都插着邓姓的姓氏大旗,甚至有些宗亲还把锣鼓都搬到车上,一路敲锣打鼓,好不热闹。

途经一些乡镇的时候,那些乡镇居民都是议论纷纷。

“咦,这敲锣打鼓的,还插着邓姓大旗,这是要干嘛啊?打族架吗?”

“打什么族架啊,这一看就是去祭祖。”

回到村里,闲着没事的邓世荣,便带着黄院长到做社现场,让他感受一下广西博白县乡下的民俗文化。

他们回来的时候,大块的猪肉已经放到大铁锅里煮了。

把猪肉煮熟煮透,那些水就变成了肉汤,然后放米下去煮粥,等煮得差不多了,再下猪血,然后调味。

这样煮出来的社粥,那味道真的非常不错,尤其是在现场吃的话,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邓世荣便带着黄院长等人体验了一把现场吃社粥的乐趣。

推荐小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