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昔者周时,礼乐治世七百零六载,分封天下于姬姓诸侯。但天下王权更迭,风云不测,多有外姓覆权代国。至戾王初年,周氏兴兵三十万征讨秦氏,后惨败骨寒关。至此,周氏衰微,群雄并起,拉开了战国的序幕,史称,春秋戡乱。
再一百三十五年,天下诸侯经过了长达百年的混战之后,四个最大的诸侯国站到了历史前台,他们是秦、晋、唐、齐。此时的周王室虽说仍旧保有神京一地,但早已名存实亡,他们王室的命运不过就是成为这四个国家的牵线玩偶罢了,不过四国虽是狼子野心,但人人都想占得大义,以周王室的名义一统天下,所以名义上倒还对周天子礼让有佳。
至于后来,秦、晋、齐三国联军假借周天子名义,合力伐唐。但彼时,大唐骑兵威不可当,先后击破三国联军先锋部队。后晋将张潜竟然乍败,将唐军诱于那泗水之畔。再引洪涛,水淹大唐十五万骑兵精锐。至此,大唐一蹶不振,更是被一路攻陷了大唐国都平京城,也就是现在的楚国国都平京。
大唐从此也就分裂成了楚、北唐、燕、南唐四国。直至如今,除了楚国还算春秋鼎盛,其余三国,都已是风雨飘摇。。。。。。
“恩师,这段儿您前天说过了,您虽说是被父皇逼着过来教我学习的,但您也不能这么敷衍吧,一段历史翻来覆去的说。”
蒋方言被二皇子李洵如此一说顿时面色有些尴尬,这人一上了年纪,有时候脑袋就不算太好用。加之自己本身对于这个差事就有些不情不愿,所以根本就没有好好地计划过该教些什么。基本上李洵当天的学习内容全看天意,是经史古籍还是志怪小说,全凭老头儿当天手里拿了什么。
李洵倒是没什么意见,只是相对于跟老头儿一起读书,他倒是更愿意跑出皇宫去广福街淘换玉器去。
蒋方言拿起手中的书卷,重重的砸在了李洵的头上。
“老朽没找你的麻烦,你倒反过来揶揄老夫了!且说你昨日干什么去了?一整天都没看见你!是不是又跑出宫去了?作为一国皇子,虽说不指望你同太子那般出类拔萃,但你好歹也是我的学生,“废物二皇子”这个称号你自己戴着觉得合适,但老师我替你感到丢人!”
李洵翻了个白眼,论骂街只怕自己这辈子都赶不上蒋老头儿了,听说这老头儿最高纪录站在旷帝的寝宫前骂了一天一夜,旷帝愣是没敢吭声,还根据他骂人的节奏写了首小曲儿。这样的大儒,自己可惹不起!
李洵起身躬身一揖。
“先生教训的是,弟子谨记,必当时刻以太子皇兄为榜样,每日勤勉,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蒋方言被李洵装模作样的样子气得胡子一翘一翘的,十分滑稽,不过他想了半天,这样的李洵倒是也很好,太子不是正宫娘娘所生,而李洵作为正宫娘娘的孩子若是表现得太过优秀,难免会引起夺嫡之争,如今他这般不着四六,吊儿郎当的样子反而是件好事,至少太子的地位不必担心被其撼动了。
想到这蒋方言忽然有些开心,说话的语气也软了几分,就连脸上的怒容也突然和善了些。
“算了,二皇子生性好动,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嘛。那这样,今天就到这吧,咱们。。。”
李洵如蒙大赦,手中的书卷一撇,还未等蒋方言将话说完,就已经一溜烟的跑了出去。
蒋方言无奈的摇了摇头,给了李洵一个评语。
“天性顽劣,难成大器。”
北唐国都上京城今日格外的紧张,坊间有传言楚国的使团到了。
由于两国接壤,且北唐的实力远不及楚国,刀兵相见已经成为了两个邻居的日常,而北唐自然是胜少败多。也正因如此北唐的百姓多多少少都有些害怕自己这个国出同源的邻居,倒是对自己身边的另一个受气包燕国很有好感。
此时方进正午,上京城的街道上忽然间炸开了锅,沿路的百姓仿佛见了鬼一般慌张的分流向街道的两边,一个个都瞪着眼睛观察着远处的楚国使团。
楚国使团一行足有近千人,上千人的队伍浩浩荡荡沿着上京城的街道行进引得上京百姓阵阵惊呼,大楚这一次出使,也算是赚足了面子。
“熊大人,这就是北唐的上京城?”一个年轻的官员春风得意的走在队伍前方,骑着马转头看了看身后的武将。
“哼,怎么,刘大人莫不是心中有什么期待落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