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其他小说>明末:灵气复苏> 第176章:魔·宋应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6章:魔·宋应星(1 / 1)

推荐阅读:

“现在宋应星已官至工部侍郎。”

后面这些都是细作传回来的宋应星简历,非常的简单,但关键的点都明了。

宋家两兄弟全都是人杰,但又不是状元之才,连进士都没考上。

上半生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通过会试金榜题名,最后弃考回家。

这种人杰就算是不参加科举,只要有心,在其他方面必然也能做出成绩。

多么崇高的殊荣啊。

这种人,怎么可能入魔?

他为什么会入魔?

如果入魔是因为欲念,那他的欲念是什么?

“万历四十三年,宋应星与其兄应参加乙卯科乡试。在一万多名考生中,二十九岁的宋应星考取全省第三名举人,其兄名列第六。”

入魔?

这什么跟什么啊!?

宋应星他当然知道,超级大科学家。

编撰《工开物》的神人。

在将科学研究看做“奇淫技巧”的中国封建社会,能够编撰出《工开物》这种神书的人,直接可以称之为“神”。

看来丁显只能继续单着了。

要不要鼓动他去京师将张嫣和他父亲劫到山东?

反正两人都是医师,无论在哪个年代都属于高端人才,为了她们两人出动一支特别行动队,很划得来。

于智博自己其实也想去京师转转看看,看看这个时代的京城到底是什么样子。

等这边的战事告一段落,看看有没有机会去转一转。

我刚才人家崇祯是傻子,现在怎么感觉自己才是傻子?

求支持,求订阅。

“海哥,现在给你面前摆着一个一可以织布一万匹的神器,一个可以一炮轰塌一座城的仙炮,你会选哪个?”于智博问道。

“有这种仙器?”于智海眼神亮了。

“就是假设,假设,现在还没樱”于智博回道。

“那就是,以后会有?”于智海眼神更亮了。

于智博有些无语的再次问道:“海哥,你回答我的问题就好。”

于智博百思不得其解,心里像是猫抓了一样。

因为这个欲望正是他目前所需要的。

若是能够知道答案,他就可以找到其他入魔的人,杀了他们取出能力种子,给自己也培养一个“超级科学家”。

后世有一人可以抵十个师的伟人。

他不需要这么厉害的,能抵一个师就好,抵那种现代机械化师团。

但这个世界被魔改了。

有外来者在这个世界胡乱散发能力种子。

接下来的事情于智博已经可以猜到了。

一颗带着“炼欲”技能的能力种子被宋应星吸收,让他的体力和精力急剧提升,然后自然而然的,水力织布机就被发明出来了。

一项提高生产力的发明出世,必然代表着一个依靠原有技术发家致富的阶层受到打击。

第178章魔·宋应星

“黄县洪元昭再次派人过来招降,被我拒绝,预估黄县的征讨不日将至。”

真是多事之秋啊。

到哪都不能安生。

又不能离了神州大陆跑去其他地方。

他们兄弟都是举人,在明帝国这个极其重视读书饶朝代,举人这个身份已经可以让他们衣食无忧。

人饱暖思淫欲。

实际上有志者在饱暖之后,最先想到的都会是实现自己的抱负。

宋应星热爱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自然将精力投入进这方面的研究之郑

若是在正常的历史之中,宋应星的研究可能不会成功,然后耗费几十年收集各方资料编撰出《工开物》这本神书。

“当年秋两兄弟赴京应次年丙辰科会试,均名落孙山。”

“万历四十七年,神宗在位时的最后一次会试,宋应星弟兄继续参加,均未及第。”

“自此后,两兄弟绝了科举之念。”

“崇祯一年,宋应星在老家江西奉新县发明出了水力织布机,极大的扰乱了江西的布业市场,被诬告入狱。”

“其兄宋应升进京告御状,被崇祯帝所知,后两兄弟全被崇祯帝破格录用。”

而且他不仅在科学研究方面赋极高,在读书做官方面一点也不差。

历史上,他最高官至内阁次辅,相当于副总理。

也就是,这人是一个智商、情商、官商全都超高的人。

后世人将他的作品《工开物》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中国在嫦娥五号降落地点附近月球地貌的命名,宋应星就是八个地貌地名之一。

不知道疑似穿越者的崇祯将京城改造成了什么样子?

从细作传回来的只言片语中,并不能让于智博对京师建立完整的印象。

“经过多番打探,确认为明军制造新式火器的官员名为宋应星,通过分析他的行为处事和人生轨迹变化,猜测此人可能已经入魔。”

于智博将这条信息连续读了三遍,确认自己没有误解其中的意思。

宋应星。

“这还用想,当然选择后者啊。”

“为什么?”于智博问道。

“傻子才会选前者呢,没有武力,拿到前者也护不住。若是选了后者,我可以找选前者的傻子,威胁他把神器交出来。”于智海回道。

“呃!”

好有道理。

有了他,自己就可以坐享其成,默默发展个几年,然后横推五大洲,建立日不落帝国。

想一想都美滋滋啊。

“崇祯啊崇祯,你真是个傻蛋啊,有了这种神器,竟然让他光是研制武器,简直是太浪费了。”

实在是羡慕的眼睛都红了,于智博忍不住自言自语出来。

“什么浪费?”于智海安排好事情,从外面走了进来。

这些既得利益阶层肯定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家道败落,合起来给宋应星下了个套。

从传回来的信息里可以看出来,这个套很成功,逼得宋应星都束手就擒了,逼得他哥宋应升只能进京告御状。

然后福祸相依,这次劫难反而成全了两兄弟,让他们直达听,一步跨过了龙门,成为了子亲信。

‘所以,宋应星的欲望到底是什么?’

‘什么欲望能够让他乖乖的给崇祯帝做事,还能够发明出这么多先进的武器。’

没有了神州大陆上庞大数量的汉民做为势力发展的营养,同济会去了外海只会成为无根漂浮,要么夭折,要么停滞生长。

“依计行事。”

给丁白缨回了四个字。

于智博又查看其他信息。

位于京师的细作传信回来,张嫣姑娘并不愿意离开老父离开京师,张嫣的父亲张大夫更不愿意离开世代居住的京师。

推荐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