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今年的坎城电影节在5月23日晚闭幕,香江与法国有七个小时的时差,坎城举行颁奖礼时香江这边是凌晨。
《寄生虫》获得金棕榈大奖的第一时间,《天天日报》守在坎城的记者便将消息传回了香江,
发布了这条独家新闻。
当日,《天天日报》销量破30万份。
之后连续几日,《天天日报》销量居高不下。
作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之一,坎城电影节的国际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即便是地处亚洲的香江也在其影响力辐射范围内。
香江电影横扫东亚影坛多年,但要说国际性奖项,却少得可怜。
六十年代胡金铨和李翰祥在坎城拿个技术奖项都能被香江媒体吹捧成大导,如今许鞍华以《寄生虫》摘得金棕榈大奖,自然值得所有媒体大书特书。
5月的最后几天,香江各大娱乐报刊的头条几乎都被《寄生虫》的相关新闻占据,舆论被彻底引爆。
香江第一座金棕榈奖杯,怎麽吹都不为过。
更何况许鞍华之前可是凭藉着《楚门的世界》已经在坎城电影节获得了三个奖项了,如今再获大奖,更加名正言顺,顺应人心,
市民们的反应很真实,在一片关注丶热议中泛着浓浓的骄傲之情。
「香江之光」这个词被再度提及,只要是跟《寄生虫》沾边儿的人都配得上这个称呼。
多年以来香江电影在东南亚地区称雄这件事,不仅让香江市民感到自豪,也让许多香江电影人感到骄傲。
但这种在港台丶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很难扩散出去也是事实,香江的市场实在太小了,这几年逐渐养成了外向型的电影市场。
眼下湾岛丶东南亚的潜力已经被压榨乾净,对日韩的渗透十分艰难,更别提向亚洲以外的区域和国家发展。
香江电影的局限性已经逐渐显露,许多香江电影人都明白这一点。
有些人是醉生梦死,只想赚快钱,比如新艺城和许多小电影公司。
有些人还在徒劳挣扎,希望冲破地域限制,比如嘉禾。
嘉禾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幸运在于它能连续挖掘出李小龙丶程龙两位动作巨星,不幸的是它屡次冲击国际的想法总是不顺利。
李小龙曾经有机会带领嘉禾走向国际,但却骤然离世;程龙80年冲击好莱坞也落得一败涂地。
许观文没走好莱坞那条路,而是以文艺片走向国际,他倒是成功了,可许观文的成功与嘉禾没什麽关系。
「林氏·—」」
这个名字如同魔咒一般萦绕在邹文怀的头顶,让他心烦意乱。
自七十年代成立嘉禾,他斗败了影坛巨无霸邵氏,压制住了超新星新艺城,可对于林氏这个新对手却没有丝毫办法。
短短几年时间,林氏的膨胀速度远超他的想像,也超出了许多人的认知。
最可怕的是这样急速扩张的林氏看起来几乎没有任何短板,制片丶发行丶院线丶投资-—
邹文怀当初能够击败邵氏,靠的就是舍得砸钱,他在香江首创卫星公司制度,让明星丶名导自己当老板。
但他还是没有摆脱一般香江老板的短视,在嘉禾成功做大后,分红能拖就拖丶能赖就赖,一度逼得心腹大将洪金宝都差点资金断裂。
早几年邵氏老迈不堪,新艺城内斗不休,他的这种短视还未显露什麽问题。
近两年林氏异军突起,陶玉书撒钱如流水一般,直接将邹文怀打蒙了。
跟陶玉书比起来,他当年砸钱力度太小儿科了。
邹文怀明很清楚陶玉书砸钱的威力,却毫无办法,只能坐视林氏一步步做大。
因为他不舍得像陶玉书那麽砸钱,在他看来,这种砸钱的方式简直是丧心病狂。
我当老板就是为了赚钱,把钱都分给下面的人,那我还赚什麽?
本来双方针锋相对,林氏势头虽猛,但他觉得对方是赔本赚吆喝,心里还有几分安慰。
可最近林氏投资丶出品的电影斩获坎城电影节金棕榈大奖,让邹文怀的心情彻底败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