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玄幻奇幻>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 明朝那些事儿第3部_第十七章 武林大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明朝那些事儿第3部_第十七章 武林大会(2 / 4)

推荐阅读:

“皇上,东厂的事情应如何办理?”

盟主被打断了发言,却并不生气,只是笑着摆摆手说道:

“那个人干得还不错,就这样吧。”

汪直的东厂梦想就此破灭。

盟主口中的“那个人”就是现任东厂掌印太监尚铭,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

这是群众给予他们的肯定。

叹服,叹服,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下面我们讲最后一个门派——监派,之所以把它留在最后讲,是因为成化年间最大的黑幕、最狠毒的人物都由此派而起,却也由此派而灭。

汪直的奋斗史

在韩雍带回来那一大群俘虏中,汪直并不是一个显眼的人,也没什么特长,咔嚓之后老老实实地做了宦官。不过他的运气很好,在宦官培训完毕分配时,他有幸被分到了后宫侍候皇帝的一位妃嫔——万贵妃。

何意?

棉花者,不怕弹也!

混派跟班小弟倪进贤江湖人送外号“洗鸟御史”

倪进贤,安徽人,半文盲,拜入万掌门门下,系关门弟子,身无长物,却有着一个祖传秘方,据说配成药粉溶于水后,可以治疗ED(学名)。万掌门估计亲身试验过,所以一喜之下,让这位兄台干了个御史。

要是换在今天,他大可不必去干什么御史,投身医药界,必定能兴旺同类行业,胜过辉瑞公司,为国争光。

这奇怪的一幕之所以会发生,完全是因为万安的那一声万岁,这关系到一个严肃的礼仪问题。

在清代,官员之间商谈事情,若端起茶杯,就意味着本人不想再谈,请你走人,即所谓端茶送客。

而明代面圣也有着一套礼仪,朝见完毕,口呼万岁,这意思就是皇上再见,俺们下次再来。

万掌门不知是不是急着上茅房,没等谈几句,匆匆忙忙地喊了再见,搞得内阁极为尴尬,成为了满朝文武的笑柄,故而有了这个光荣的称号“万岁阁老”。

混派大弟子刘吉江湖人送外号“刘棉花”

覃力鹏被汪直抓到的把柄,其实还真的是论斩的罪:一为贩卖私盐,一为杀死朝廷命官。一次进京朝贡后,覃力鹏以百艘船载私盐,还沿途骚扰官民。船队路过武城县时,遭到了当地典史的盘问。覃力鹏当即火气骤增,大打出手,结果一人被杀死,还有一人掉了牙。但让汪直失望的是,尽管此案已经牵扯到了明朝视为根本的盐运,覃力鹏竟然毫发未伤,只是挨了区区几句斥责就过关了。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但汪直却因此意外得了个惩奸的美名。

首先是几个刑部官员,刚刚从外地出差回来,一进京城就被西厂的人逮捕,放进牢里猛打了一顿,也不说他们犯了什么法,就又被释放出狱。搞得这几个人稀里糊涂,还以为是在做梦。

之后是一个外地的布政使进京办事,还没等找地方住下,也被西厂的人拉去打了一顿,吃了几天牢饭。

这当然都是汪直指使的,他的行为看似很难理解,其实只是想证明一点:

他能够在任何时间,以任何理由,解决任何人。

此时的汪直内有皇帝的宠信,外有西厂的爪牙,在很多人看来,他已经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成功太监。

可是汪直却觉得这个建议十分好,立刻准备付诸实施。

锦衣卫、东西厂所在地

方针已经确定,那么拿谁开刀呢?

汪直冥思苦想,终于找到了一个当时谁也不敢惹的人物,他决定首开先例,用来树立自己的威信。

这位即将倒霉的仁兄叫覃力鹏,也是个太监,他虽然不在京城。却是除汪直外,地位仅次于司礼太监怀恩和东厂太监尚铭的第三号人物,时任南京镇守太监。

此外他虽然劫富不济贫,却也不害贫,从来都只在富户身上动手,不惹普通百姓,在中下层群众中间很有口碑。他资历很高,却从不欺负后辈,人缘很好,还经常给盟主大人和后宫万掌门送礼,群众关系也不错。

这样的一个人,汪直自然是扳不动的。

可是汪直实在是一个很执著的人,他下定决心要打破尚铭的垄断,开创特务工作的新局面。禁不住他的反复要求,成化十三年(1477),朱见深终于特批汪直开办新型企业——西厂。

新官上任的汪直对此倾注了全部的心力,他立刻颁布了厂规和指导方针,大致可以概括为:

东厂害不了的,我们害;东厂整不死的,我们整;东厂做不到的,我们做!

无论亲戚是真是假,万安确实获得了提升的机会。成化十四年(1478),商辂退休回家,万安成了内阁首辅。

从此,在他的“英明”领导下,文官团体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混派时代。

外号党

混派与别派不同,承蒙江湖各位人物看得起,混派的许多精英都被赋予了外号。叫起来甚是响亮,不可不仔细谈谈。

混派掌门万安,江湖人送外号“万岁阁老”。

尚铭入宫很早,办事十分利落,性格极其谨慎(注意这个特点),东厂在他的手下搞得有声有色,为了扩大财源,他还干起了副业——绑票敲诈。

尚掌门有一个公认的闪光点——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他的副业也是如此。他一上任,就搞了一个花名册,上面一五一十地记载了京城各大富户的地址、家庭环境,并就财富多少列出了排行榜。

同时他还有着扎实的哲学功底,始终坚信世界是一个联系的整体,所有的事情都是有联系的,每当东厂有了案件,他都会把这些富户和案件联系起来,并且逐个上门抓人,关进大牢,让家人拿赎金来才放人。

这实在是一件十分缺德的事情,但出人意料的是,虽然他一直这样干,名声却还不错,许多人谈到他还时有夸奖,着实是一件十分奇怪的事情。

这是因为尚掌门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讲究诚信。他虽然绑票,却从不虐待人质,而且钱到放人,从不撕票,和他打过交道的人质家属也不禁如此感叹:收钱就办事,是个实诚人啊。

事实证明,虽然汪直没有啥才艺技术,但他的服务态度是十分端正的,服务水平也很高,哄得万贵妃十分开心,一来二去,万贵妃就推荐汪直到朱见深那里继续培养深造,而汪直也着实不负众望,步步高升,最终成为了御马监的太监。

我们曾经介绍过,御马监是仅次于司礼监的重要部门,能爬到这个位置,可以说已经是宦官中的成功人士了。可是汪直并不满足,他又把手伸向了皇宫内最为神秘的太监管理机构——东厂。

汪直自发组织人外出打探消息,汇报京城及各地的一举一动,表现自己的情报收集能力,就是希望朱见深能够把东厂的控制权交给他。一时之间,京城内外四处都是汪直的便衣密探,没日没夜地打探消息,抓人关人,势头非常之猛。

有了这些“政绩”,汪直便得意洋洋地去向朱见深汇报,准备接手东厂这个明朝最大的特务组织,干一把地下工作。

盟主大人听取了他的报告,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表示希望他继续努力,可盟主似乎讲上了瘾,在上面长篇大论,讲得头头是道,就是不说关键问题。汪直跪得腿发麻,终于忍不住插话:

考虑到他对万掌门的巨大贡献,江湖朋友十分尊敬地送给他一个外号“洗鸟御史”。

内阁中硕果仅存的刘翊,基本上也是每天混日子。至于下面的六部尚书,着实不愧为混派的优秀弟子,秉承门派章程,每日坐在衙门里喝茶聊天,啥事也不干,严格遵守门规。

由于成化内阁及各部官员的优异表现,人民大众特别授予他们集体荣誉称号:

内阁三成员集体获得“纸糊三阁老”光荣称号。

六部尚书集体获得“泥塑六尚书”光荣称号。

刘吉,河北人,正统十三年进士,是万掌门的同期同学,成化十一年成为内阁成员。这人品行和万安差不多,但还有一点要强于万安——脸皮更厚。

明代弹劾成风,言官也喜欢管闲事,刘吉这种人自然成了言官们的主要攻击对象。可这位仁兄心理承受力好,言官说了什么权当没有听见,所以江湖朋友送他一个雅号“刘棉花”。

参考消息

“刘棉花”的反抗

刘棉花这个外号用来形容刘吉非常贴切,但也正因为被人戳到了痛处,刘吉十分生气。反复琢磨之后,他认为这个外号极有可能是某些屡考不中的举子的泄愤之作。义愤填膺之下,刘棉花写了一封奏书,建议以后会试三次不中者,不得再考。没想到这一规定居然得到了皇帝的批准,并延续了明清两代,一直到2001年我国取消高考年龄和次数限制之后,才算彻底终结。

可是汪直并不这样认为:

成功?我才刚上路哎。

他没有满足于目前的业绩,谦虚地认为还需要不断地进步,为了更好地确定自己的权威,他决定寻找第二个重点打击的目标。不久后,他找到了。

参考消息

覃力鹏的把柄

明代虽然迁都北京,但南京依然是明朝都城。南京镇守太监向来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职位,而且覃力鹏背景深厚,和许多皇亲国戚都有私人关系,虽然经常违法,却从来没有人敢找他的麻烦。

可是这次汪直决定麻烦一下他,虽然同是太监,但为了西厂的品牌,只好牺牲老兄你了。

他打定主意,马上动起手来,收集了很多覃力鹏的罪证(那是相当容易),东扯西拉的,竟然搞出一个罪当斩首的结论。

覃力鹏万没想到,汪直竟敢拿他开刀,可这位仁兄也实在不是好欺负的,他连夜派人入京,做了一番工作,结果大事化小,被批评了两句也就算了。

汪直没有打垮覃力鹏,却也得到了朱见深的表扬,被授予敢于办事、公正无私的称号。受到领导称赞的汪直顿时精神焕发,接连搞出了几件莫名其妙的事情。

此后,西厂特务就成了死亡的代名词,他们比东厂手段更为狠毒,一般百姓进了西厂几乎就等同于进了鬼门关,压根儿就别想活着出来。京城上下人心惶惶,谈虎色变。

西厂夜以继日辛勤工作,可不久之后,汪直却郁闷地发现,无论业绩还是名声,他的西厂始终赶不上东厂。这是很自然的,毕竟东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特务文化积淀,短时间内西厂确实望尘莫及。

汪直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他不愿意屈居在尚铭之下,也不愿意等待,为改变这一局面,他发动下属提合理化建议,并虚心采纳意见。

很快,一个下属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要想快点压过东厂,就得解决几个重量级的人物,这样才能短时间内打出威信,打响西厂品牌。

事后证明,这是个馊主意。

成化七年(1471),万安和内阁其他两名成员商辂、彭时前去拜见朱见深,商讨国家大事。彭时开口刚谈了几件事,正说到兴头上,突然听见旁边大呼一声:

“万岁!”

回头一看,万掌门已经跪在地上磕头了。

商辂、彭时瞠目结舌,待了一会儿,无奈地叹了口气,也跪了下来,磕头叫道:

“万岁!”

推荐小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