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玄幻奇幻>有种后宫叫德妃(全)> 有种后宫叫德妃:大结局_第一章 手足生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有种后宫叫德妃:大结局_第一章 手足生嫌(3 / 3)

推荐阅读:

胤祥也是一脸不好意思,冲胤祯挤眉弄眼的,两人纠缠半天没正经话。胤禛见他们鬼鬼祟祟的,不禁冷声问:“什么事,这么婆妈像什么样子?”

可十三阿哥见四嫂在边上,始终不敢开口,推搡胤祯,他也不好意思说,两人干瞪眼。结果是边上小安子贼兮兮笑道:“贝勒爷,内务府前几天送了夜里伺候阿哥的宫女来,可是主子们不知道怎么和那俩宫女睡觉。”

胤祯立刻冲上去踹小安子,骂道:“你怎么说出来了,没看到四嫂在吗?”

毓溪哭笑不得,对胤禛使了个眼色,自己悄无声息地带着侍女离开了。俩愣小子站在原地涨红了脸,胤祥见弟弟揍小安子也不帮他说话,小安子只好往四贝勒身后躲。

胤禛干咳了一声,呵斥胤祯:“胡闹什么,都要成家了。”但忍不住就笑出声来,好半天才忍下来,问他们,“既然送人来了,宫里人不教吗?”

留给宫里准备的日子,不足两个月,又是最得宠的永和宫的两位皇子同时举办婚礼,内务府的人原本打算尽其所能地置办得豪华隆重,岚琪却将他们叫去,当着荣妃和佟贵妃的面吩咐,只要不差礼节规矩,一切从简。来年预备着三月万寿节,宫里有数不尽的花钱的地方,皇子们的婚礼再隆重,也不能耽误了皇帝的五十寿诞。

佟贵妃倒是说:“你就不怕孩子们心里不自在,更何况十三阿哥还是敏妃的儿子,想想其他孩子的婚礼,外面的人该说你厚此薄彼了。”

岚琪笃悠悠笑着:“他们不会多想的,唯一要对付的,是胤祯暂时不能离宫,比起哥哥们少了些自由,他虽然不至于忌妒十三阿哥,可一定要来磨我,放他出去自由自在的才好。至于婚礼,不过是不要增添没必要的花钱之处,该有的排场礼节不会少了他们,毕竟也是皇上的面子,又是嫡福晋又是侧福晋,皇上要与四位大臣结亲,臣妾也不敢怠慢。”

正如岚琪所说,皇帝一下子要和四位大臣结亲,虽说皇子侧福晋是妾室,也要皇家钦封才成的。如今正是皇帝大肆打击权臣的时候,朝堂内人心动荡,可他却又突然与四位大臣结成亲家。此举带来的影响不可小觑,而四个家族都非庸碌之辈,在这个时候显山露水,皇帝显然是有重整朝纲的决心。

腊八前,十三、十四阿哥相约出宫去看新宅,虽然当初十二阿哥婚礼时已经置办好胤祥的宅子,但一直没人居住,且需要打点。近来皇帝给胤禛的差事越来越少,他也乐得休息一阵子冷眼旁观,闲下来就和毓溪一道为弟弟置办新家。

而这样的光景,看在眼里的,又何止太子自己,机敏一些的大臣都会为皇帝今晚的言行做出自己对圣心的揣测,更重要的事,像太子惶恐自己的地位一样,他们早就怀疑东宫的未来,在皇帝势必会动摇东宫这件事上压了筹码。现在最麻烦的,就是太子之外,该对哪一位阿哥压下更重的筹码,皇帝的喜好每天都在变,纵然今天是八阿哥、十四阿哥光芒万丈,明日也可能换了别人,不知是皇帝故意混淆视听,还是他也在迷茫和选择,做臣子的唯有亦步亦趋、审时度势。

这一年,皇帝与岚琪商议为十三阿哥、十四阿哥准备婚事时,岚琪说十二阿哥办婚礼时,另择了一处宅子曾做好准备,是要留给胤祥的。那会儿始终觉得十三、十四会分开办婚礼,没想到还是凑在了一起。如今若是等十四的宅子再置办起来,至少要到明年春夏天,可玄烨却希望俩儿子年底就成婚。岚琪皱着眉头说:“那胤祯婚后住哪儿?”

玄烨不假思索地说:“老三他们婚后就住在阿哥所里,你让十四也继续在那里安置,外头宅子的事不着急,匆匆忙忙选不出好的地方,朕要好好看看风水。你跟胤祯说,朕不是想委屈他,就是不想他比其他兄弟委屈,才谨慎给他选宅子。他毛毛躁躁的,留在宫里,朕和你还能照应几年。”

岚琪知道这不难办,儿子虽然争强好胜,但并非忌妒心重,十三和他一道长大感情非比寻常,这事儿她一句话,孩子们都能顺从,就是不晓得玄烨选中了哪一家的姑娘。玄烨却塞给她名册和一堆画像,故意说:“朕已经选好了,你挑一挑,看看咱们是不是心有灵犀。”

岚琪恼道:“这是给儿子们办终身大事,能是闹着玩儿的吗?”

但见皇帝眼中一亮,颔首笑道:“才学了几天就要献宝?若是不灵光丢了脸,不仅没有赏赐,朕还要罚你的。”

这一句,却是最最亲昵的话,座下之人,不由得互相对视。

在皇帝的默许下,十四阿哥的佩剑被送了进来,正是皇帝御赐之物。他大方地拿过长剑,目光将众人轻轻一扫,只听得清脆的一声,长剑出鞘,灯光烛影在寒森森的剑锋上闪烁,便见一道银光划过,矫健的身子高高跃起,剑走偏锋气势恢宏,一招一式刚柔并济,直看得人眼花缭乱。

待到胤祯收式收剑,满堂看得鸦雀无声,座上皇帝头一个鼓掌,紧跟着便是哗啦啦一片掌声和赞叹声。十四阿哥傲然到御前屈膝行礼,谢过父亲的褒扬。

此时外头的太监来通报,说烟火已准备妥当,请万岁爷和太后及诸位娘娘移驾观看烟火。皇帝欣然起身,可却扬手对十四阿哥道:“胤祯,上来搀扶皇祖母。”

只有胤禛家的弘晖脸皮最厚,答非所问每次应着皇爷爷的话,都叫人啼笑皆非。玄烨气得都对胤禛说:“有空教教你的儿子。”

可是小孙儿根本不怕,和弘昀俩人缠着祖父,答不上的就刨根问底地问为什么。小弘昀更是直接坐在玄烨的怀里,皇爷爷拿筷子沾了酒给他尝尝,小家伙眯着眼睛乐呵呵地说:“好吃。”

夜里守岁时,皇帝也亲自带着几个皇孙,只是也有心不想让四阿哥家的孩子太扎眼,把毓庆宫的弘晳、弘晋也带了一道守岁。孩子们熬不住夜,很快就迷迷糊糊睡去了,玄烨便让人把他们都抱回去。

弘晖、弘昀被送回永和宫,岚琪心疼地把俩孙子抱在自己床上,坐在床榻边看着,就像从前看着自己的儿子们一样。

毓溪等着子时随额娘去英华殿上香,此刻尚未离宫,站在一旁不言语,倒是婆婆忽然对她说:“皇上疼孙儿,原本是最寻常的事,可孙儿一多,疼哪个才好呢?毓溪啊,弘晖渐渐大了,你要教他一些道理。”

大吉的日子很快就到来了,但永和宫两位皇子成亲,排场没有世人想象中那般隆重,但亲情温暖都在里头,宫里其乐融融、忙忙碌碌地度过一整天。十三阿哥正式离宫独自生活,岚琪倒是为这孩子眼眶湿润。相比之下十四还留在宫里且是自己的儿子,那份感情很不一样,望着胤祥叩首行礼时,岚琪能想象杏儿若还在世会何等高兴,可是一切都不可能了。

十三娶兆佳氏、纳瓜尔佳氏,十四娶完颜氏、纳舒舒觉罗氏,比起他们的哥哥更早享受了齐人之福,但岚琪也会担心,将来妻妾能不能和睦相处。如今高门大户已不是贤良淑德的代表,看尽了那些大家族出来的心思扭曲的千金小姐,什么家教门风,真要到眼前看见了,才能信的。

三日后,新婚的阿哥们进宫请安,弘晖、弘昀兄弟们因留在了永和宫,知道这日叔叔们要带着新婶婶来,小家伙们早早就扒在门前看光景。十三、十四阿哥带着妻妾有说有笑地过来,看到弘晖、弘昀在门前,胤祯感慨地说:“十三哥,从前我们也这样子吧。”

胤祥看到两个小家伙朝他们奔来,不禁感慨:“瞧着,真像是看到从前的自己了。”

兄弟俩一人缠了一个小叔叔,偷偷看新婶婶,新福晋们被小侄子瞧得赧然害羞,还未见到婆婆,已是满面通红。岚琪稍后瞧见了,说些体面客套的话,对四个孩子道:“往后日子过起来,就都熟悉了,你们四嫂在我眼里就像闺女一样,你们也不例外。但阿哥们兄弟多,妯娌就多,除了好好照顾阿哥们,额娘对你们还有个要求,就是别家长里短地在妯娌间嚼舌头。你们都是尊贵的皇子福晋,皇上的儿媳妇,哪怕端得高贵冷艳些,也比自降身份来得好。”

两个儿子跪在厅中,向父皇复命这一遭古北口之行。玄烨在宫里早就听说胤禩做得很好,不只带去了皇帝对驻军将士的圣恩,更实际地为他们解决了一些事,八贝勒的美名,不等他们回京,已一路传回来了。

有太监端来两杯酒,胤禩和胤祯各执酒杯向父亲敬酒,玄烨让给太后

先饮,太后却道:“你们是皇上的好儿子,是我大清的好臣工,爱新觉罗的江山,要你们兄弟和睦才能世世代代相传,这杯酒你们自己饮下,是皇上和我对你们的褒奖。”

便见太子起身也端起酒杯,一番体面堂皇的话,诉尽兄弟情谊,直叫在座之人感动不已。之后众阿哥与皇帝一道举杯饮酒,连十七阿哥都就着端嫔手里的酒杯呷了一口,小家伙皱着眉头说辣,憨态可掬惹得众人大笑,太后喜欢就让抱去她身边了。

酒宴继续,这会儿八阿哥和十四阿哥才去换衣裳。岚琪在一旁默不作声,等环春帮送菜的宫女将一盅炖海参放到娘娘面前,才听主子问:“派去候着十四的人,去了吗?”

胤祥尴尬地说:“十四弟多能耐啊,死活不让他们教,说这事儿谁不会,可结果、结果……”

胤祯推了哥哥急道:“怪我吗?”

胤禛看着他们打闹,还记得多年前自己喂他们吃饭时的模样,两个就那么点儿大的小东西,一晃眼,如今也要学着人道了。

“跟我来。”胤禛笑着,转身走开。他早已为人夫为人父,自然不会在弟弟面前为了这种事不好意思,想想曾经是皇阿玛提点他的,他把那些话原样搬给弟弟们听就好了。

十三、十四阿哥嘿嘿笑着跟了哥哥走,脸上都有初成人的躁动和兴奋,这模样让做哥哥的备感珍惜。胤禛对他们一向很严肃,此刻心中却暗暗希望,弟弟们这种纯粹的欢喜,能更长久一些就好了。

此刻兄弟们几圈逛下来,胤祯咕哝着:“四哥,我将来有了宅子,你也照样给我置办吗?”

毓溪就在一边,笑悠悠道:“十四弟这话说的,你四哥就算顾不上,还有四嫂呢,都是弟弟怎么好厚此薄彼。四嫂都替你想好了,你将来的宅子后院地界要更大些,给你置一个靶场,上回与额娘说起来,额娘也说你一定喜欢。”

胤祯顿时神采飞扬,可一想到他终究要住在宫里,目光又顿时黯淡,皱着眉头说:“也不晓得几时能选好,皇阿玛选址选好久了,一点儿动静都没有,内务府的人就等着皇阿玛点头,皇阿玛不点头他们也不好办。我总觉得,皇阿玛故意留我似的。”

毓溪和胤禛互相看了一眼,没接这个话,倒是胤祥跑过去,拍拍他肩膀,笑意深深道:“不是说了,要问四哥那事儿吗?”

胤祯明白兄长的意思,顿时露出尴尬,俊美的少年脸一红,漂亮得像个小姑娘似的,但他满身骄傲豪爽的气息,真真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才有的。听见胤祥这话,胤祯用胳膊肘顶了顶哥哥道:“你怎么不问,不然你告诉我?”

玄烨依旧笑着:“你挑一挑,若是挑中了的,儿子婚礼永和宫出的银子,朕给你包圆了。”

这下岚琪虽然有了劲头,可真不是闹着玩儿的事,她根本猜不到皇帝是怎么想的,挑了半天没主意,就不乐意地撂下了。玄烨笑她:“白给你银子都不要,真是稀奇。”之后大手一挥,勾出四个名字,梁公公带了小太监展开四幅画像,小姑娘们都是花儿一样的容貌,十分招人喜欢,但岚琪却奇怪:“四位?”

玄烨道:“嫡福晋、侧福晋各一,胤禛纳侧福晋时你那样烦恼,不如早早就为他们解决了,争风吃醋什么的,没进门就该想明白,家里也该教好了,省得再来烦你。”

岚琪也不觉得不妥,只将未来儿媳妇们的画像再仔细端详,感慨道:“这一下,臣妾的人生大事,就算圆满了。”

数日后,圣旨下,虽然匆忙,可该有的规矩礼节和排场一样不少。皇帝指婚兵部尚书马尔汉之女为十三阿哥嫡福晋,瓜尔佳氏为侧福晋;指婚礼部侍郎罗察之女完颜氏为十四阿哥嫡福晋,舒舒觉罗氏为侧福晋,婚礼拟在腊月下旬。

十四阿哥忙把佩剑交给大内侍卫,匆匆上前来。太后扶着孙儿,还忍不住拿帕子给他擦拭额头上的汗,祖孙俩有说有笑往外走。岚琪看着满目欣慰,可她也会担心,儿子这样年少气盛掩盖不住光芒,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容不得多想这些,便要离席随圣驾到外头看烟火,忽而与玄烨四目相交,只见玄烨眼底有暖暖的笑意,似乎在对她说:“又胡思乱想,没什么可担心的。”

岚琪会心一笑,玄烨的神情愈发轻松。众人熙熙攘攘来到殿外,但见烟花升腾五光十色,漆黑的夜空被照得透亮,底下观赏者的脸,亦是随着火光时明时暗。太子妃跟在丈夫身边,不经意地侧过脸看他,恰逢金黄色的烟火在天空炸响,将丈夫阴郁的神情暴露无遗,慌得太子妃赶紧推了他一把,小声问:“胤礽,你怎么啦?”

胤礽漠然看了眼妻子,周遭人太多,他不宜回答什么,可心里却在说,那么多年了,还是头一回由别的皇子上去伺候太后移驾;那么多年了,他头一次和其他阿哥一道不起眼地跟在后头;那么多年了,大概连皇阿玛都忘记了,还有他这个太子存在。

一面想着,一面将目光幽幽转向父亲身边,皇帝那里拥簇了一堆人,他正与身边的十四阿哥和八阿哥说笑。而太子这边也拥簇了一堆人,有宗室子弟也有大臣,怎么看着都像太子自有了一股势力另起山头,可是他想过去和皇阿玛融为一体,那两个兄弟倒是给他挪个地方呀!

毓溪心领意会,今天看着儿子被皇帝那样宠爱,她也隐隐不安,忙点头道:“额娘,我知道了。”

岚琪回眸见儿媳妇神情紧张,笑着安抚:“我只是这样一说,你和胤禛都不张扬,没的叫孩子们太扎眼是不是?你不用紧张,你们并没做错什么,小孩子招人喜欢,人人都一样。”她心想,宠孩子是玄烨的事,他今晚若是一直抱着毓庆宫的小阿哥,就什么事都没了,却不知皇帝是太高兴了没在乎,还是故意做给底下人看的,岚琪一时也猜不透。

毓溪则更加谨慎,连声答应着:“额娘,我和胤禛往后都会小心。”

岚琪心中一叹,看了看毓溪窈窕的身材,多希望能再见到她大腹便便。不是她动那些念头没事儿寻晦气,世事无常,自己当初也从没想过会失去胤祚,但她膝下还有其他儿女,终归是慰藉。毓溪就弘晖这一个孩子,将来万一有什么事,岂不是等同要了她的性命?但想着想着不免自责,大过节的,她胡乱想什么。

宫外也有传说,德妃娘娘温柔宽容,四位新人今日也觉得婆婆不难相处,行罢礼仪规矩,又说些亲昵的话后,就赶着吉时离去,往后各自过各自的生活。

十四福晋与侧福晋因是住在宫里,比起别的儿媳妇来,更多机会进内宫与岚琪往来,数日后婆媳间已经熟络起来。完颜氏有着他们大金先祖豪爽的风骨,是个爽朗活泼的女子,与胤祯的脾气倒是很合得来;侧福晋舒舒觉罗氏则是普通官吏家温婉千金的模样,对于自己为妾低人一等的现实似乎没有什么不满足,总是姐姐长姐姐短地跟着完颜氏。岚琪见她们姐妹和睦,渐渐就放心了。

转眼就是除夕,整个腊月宫里都热热闹闹。到了除夕,人们的热情反而淡了,但岁末月初晦朔之交,是除旧迎新最最重要的时候,再如何腻歪了大鱼大肉美酒佳肴,如何腻歪了舞乐戏曲,皇室之人还是济济一堂,共度良宵。

从前佳节时,皇帝会出些题目来考皇子,答题好的重重有赏,答不上的也一笑了之,重在取乐。但如今阿哥们都已长大成人,这种事自然就轮到皇孙们了,毓庆宫的弘晳、弘晋,直郡王府的弘昱,三贝勒府弘晟、弘曦,还有四贝勒的弘晖、弘昀等,堂兄弟们都差不多年纪,个个儿虎头虎脑惹人怜爱。孩子们围着皇爷爷转悠,玄烨出题考他们,到底还年纪小,大多未正经读书,多半是答不上来的,不过是惹得哄堂一笑众人高兴。

但孩子们的个性不同,家里的规矩也不同,老大、老二家的孩子们显然更拘谨些,前头还玩得好好的,可一答不出皇爷爷的题来,就紧张得要掉眼泪。吓得大阿哥和太子不得不让人把自己的孩子带开,大过节的图吉利,怎容得他们在圣驾前落泪。

环春便说她去打听,不多久几乎与十四阿哥一道回席上,岚琪看着儿子来行礼,吩咐他别贪嘴多喝酒就让他自己去了。环春等十四阿哥走了,才来说:“那几个小太监一直候着,但十四阿哥说八贝勒没换衣裳,他换了不合适,就跟着一道来了。”

岚琪点了点头,心想儿子如今也很有眼色了,自己是没顾虑到八阿哥那儿没有人为他打点,不然也不会希望儿子显得很特殊,别人一看,也会知道都是她的心意。

今晚的宴会开始得很顺利,又有八阿哥十四阿哥带着驻军将士对皇上的忠心归来,君臣同乐十分热闹。但放烟火前的一场水袖舞,却出了差错,众人本看着舞娘身姿绰约地在挥洒的水袖间灵动跳跃,却因一位舞娘的失误踩到了水袖,连带着倒下一片人。

这是御前献艺绝不能出的事,玄烨虽然觉得有些扫兴,但也不至于勃然大怒。太后更是仁慈地说:“大过年的来献艺,都不容易,不要为难这些孩子,将我桌面上的果子糕点都拿去赏给她们,一人再给二两银子压压惊,元宵时我还想看她们跳舞。”

可纵然如此,舞娘的失误还是带来些许尴尬,从前有裕亲王在,这会儿一定会和太后打诨插科把尴尬的气氛带过去,现在竟是缺一个人出来缓和气氛。岚琪正想喊人来问能不能提前燃放烟火,却见胤祯从席间走出来,傲然昂首看着父亲说:“皇阿玛,我在古北口新学了一套剑术,皇阿玛若不嫌弃,儿子舞剑助兴可好?”

推荐小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