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7章 魏征(1 / 1)

推荐阅读:

“是啊,魏征这样气太宗皇帝,都没有被罚,后面太宗皇帝还道歉,真是佩服佩服,怪不得能做成千古一帝呢!”

魏征也在看天幕,心中暗自得意……

“这太宗皇帝看着怎么让人想笑呢?”

“这种安慰自己的法子不错……”

“有这样的臣子和皇后,做个昏君很难的!”

朱元璋:“咱对他们还不够好嘛,肯定是后世那个叫什么…大清的朝代,抹黑咱……”

【魏征是唐朝着名的谏臣,以直言进谏着称。他的直言进谏不仅体现在对唐太宗的劝谏上,还体现在他对国家大事的积极态度上。魏征的直言进谏,不仅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也是为了维护君主的统治。

一天,魏征有一次进谏,气的李世民破口大骂:“魏征,你个乡巴佬……”

回到后宫,长孙皇后看见气鼓鼓的李世民,道:“莫非是魏征又惹您生气了?”

李世民一边向长孙皇后吐槽,一边自我安慰道:“还能有谁?这个乡巴佬,把我气死了,我不能杀他,我杀了他,他就千古留名了,我就成千古罪人,我不上这个当,我就是不杀!”

“可能大城镇有吧,我们这路上都没几架车,往哪走不一样?”

唐朝大臣:“后世皇帝如此容不下人嘛?竟然把功臣都杀了?”

明朝大臣:“骄兵悍将?确实开国元勋已经没了好几个,但是他们都是恃宠而骄,犯事了!”

“不至于吧,陛下还是恩怨分明的,不过还是羡慕唐朝的大臣,那样的皇帝,最起码不会有性命之忧。”

“太宗皇帝,一代宗师,做皇帝到那份上也是可以了!”

唐朝臣子:“好命好运气,但是人家选择对了,要不也不会这样,可惜不能明说,要不然常大人的官职还得再往上升……”

李世民感叹:“可惜不能亲眼看见常何的这一壮举了,不过发现人才还是提前了时间,这个不错,等哪天就让他们这样写,说不得还能得几位贤臣呢。推荐马周,奠定盛世基础?这是说马周有大才啊!”

“皇上胸襟宽大,不然,就是欺君之罪!”

“李世民,真是皇帝典范了,自身成就很高,但对臣子劝诫,魏征都那么过分,但他还是恭敬有加!”

“这怎么说?后世不及我大唐盛世嘛?”

@李世民之前,皇帝的标准是尧舜;

李世民之后,皇帝的标准是李世民。

@太宗一生对魏征最小气的事,就是把他墓碑捣毁了,但是后面又给恢复好了, 其实也是蛮可爱的。

回复:太子李承乾谋反,魏征是太子太师受牵连,李世民下令推倒了魏征功德碑,过两天觉得自己错了,又给立回去了!

@李世民有污点不假,但是他的优点太优秀了,李世民这个皇帝绝对能挤进中国皇帝榜前三名!

@李世民是少有的自己能力强,又虚怀若谷允许别人能力强的皇帝,这种格局在历史上几乎是绝无仅有~

各时空:

“玄武门看门,也是需要家世的,后世人不要说的那么轻松……”

“我也想当个守门的侍卫,可惜,够不上~这又不是谁都能当的~”

“玄武门升将军~还有这事儿?”

“怪不得李世民给李承乾弄个劝诫的老师团,这也是为了让太子早早承受这种压力,可惜,那些臣子们不像魏征,对太子吹毛求疵,把太子弄崩溃了!”

李承乾:“原来父皇也会被臣子指责!”

李世民捂头叹息:“这下好了,朕丢人丢大发了,天幕上这个人演的朕怎么这么暴躁啊?”

长孙皇后捂嘴笑道:“陛下被魏大人说了的时候,比这还暴躁呢!你看,陛下,这不就是陛下所希望的嘛?做个明君,这下都知道您是个听劝的明君了,后世天幕上也是多有夸赞,除了高明的事儿。”

评论:

长孙皇后向李世民恭贺道:“臣妾恭贺陛下,大唐能有魏征这样的良臣,是陛下的幸事。”

“有你们这些人在,我想做个坏皇帝都不可能!”】

各时空:

“魏征原来是谏臣啊!”

“不错,就应该有这样的人,国家才会越来越好,可惜,我们现在谏臣都名不副实了!陛下也不会听劝,还可能丢了性命。”

宋朝大臣偷偷在心中道:“无语,陛下自己都黄袍加身了,所以防我们也应该,但是也不用如此防备吧!若是我们有心自己做皇帝,当时也不能选你,不过做个田舍翁也挺好……”

“最近陛下又渐渐放权了,难道是向天幕学习了?”

“陛下有意北伐……”

明朝大臣:“看来我们要小心自己了!”

马皇后抱怨:“你看,都让你自己管好自己,友善对待那些功臣,现在好了,史书上都把你记载成暴君了。你看,怎么和大臣们共事,他们还能忠心出力嘛?”

“克不得倒退了?君威一代比一代强硬,若遇明主还好,遇到昏君,就没有出头之日了!若都是太宗皇帝这样的皇帝就好了……”

“幸好我们陛下不会如此,要不然进退两难~”

“马路?有这说法?不是叫管道?小路?”

“后世的车道都是靠右行驶的,原来是这样来的~”

“我们怎么没兴起来?”

@魏征能活这么久,得亏是遇到李世民!

@ 最重要的是李世民周围的大臣,没有给魏征落井下石的。

@李世民:“我不上这个当,我就是不杀。”

魏征: “哎,你不杀,我就继续谏你谏到死。”

@李二的胸襟放在所有的帝王中,也是出类拔萃的,魏征的作死节奏一茬接一茬,但在凌烟阁还是排在第四的高位,侯君集谋反也没见李二把他踢出凌烟阁。

看到这儿,有些守门的侍卫开始做梦了,但是一些懂点的人都知道,根本不可能,那个只是例外……

“我也看出来了,皇上眼里含笑,肯定是知道的~”

“自己的手下,识不识字这应该不难知道吧!”

“看着这个相处方式,这也算是近臣吧!”

“那时候的官员还能坐着见皇帝……”

推荐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