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历史军事>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 第88章 老朱的思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8章 老朱的思考(2 / 2)

推荐阅读:

朱肃笑着解释,“孔子的力气大到能徒手抬起城门的门闩。你知道城门的门闩有多重吧,你是魏国公的女儿,应该清楚。至少也有八九百斤重呢!”

“这样的重量,就算你父亲魏国公徐达,也未必能举起来吧!”

“这……这!”

徐妙云此刻有些迷惑,孔子真的有这么强大吗?

“还有!”

朱肃接着说:“在此之前,妙云妹妹,我再问你一个小问题,你知道‘孔武有力’这个词的来源和指的谁吗?”

“这?”

徐妙云一怔,脱口而出:“孔武有力,难道是指孔子吗?”

“正是!”

朱肃立刻回答,“妙云妹妹,你说得对,孔武有力指的就是孔子。你读过《春秋》这本书吗?”

“不说别的,就拿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来说,现在的这些儒家弟子,他们能精通几样呢?”

“他们会射箭吗?会驾车吗?会算术吗?”

“他们只会死读书,读呆书。连君子六艺都没学全,只知道一个‘书’,他们凭什么认为自己能理解孔子的意思呢?”

“这...这!”

面对朱肃的质问,徐妙云再次愣住了。似乎,事情确实如此。难道,她这么多年读的书都是错的?

徐妙云连连摇头,“吴王殿下,这不可能!”

“嘿嘿!”

朱肃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妙云妹妹,我们在理解孔子的话时,有没有想过当时的情景和他的处境呢?”

“还有一点,妙云妹妹,你真的了解孔子这位老先生吗?”

“这...这!”

孔老夫子怎么会是这样的呢?不过听朱肃的口气,这些事似乎都能在正史中找到,而且是官方认可的正史。

“还有一点!”

朱肃接着问:“妙云妹妹,你应该知道孔夫子有个弟子叫子路吧!那你知道他在拜孔子为师之前是做什么的吗?”

“这……这!”

一算之下,徐妙云大吃一惊,整个人呆住了。

不……不会吧!

孔子老人家居然有两米多高,这怎么可能!

人怎么可能长这么高呢!

“你知道吗,据《淮南子》记载,孔子曾经和勇士孟贲比试,孟贲跑得像飞一样快,甚至超过了野兔,但最终还是输给了孔子。”

“孟贲不服气,想在力量上胜过孔子,结果还是失败了。”

“妙云妹妹如果不信,可以查历史资料,应该能找到相关记载。”

“并且!”

朱肃接着说,“妙云妹妹,你知道孔子老人家有多高,身材有多魁梧吗?”

“咳咳!”朱肃的话差点让徐妙云再次憋不住笑,她随即笑道:“吴王殿下,孔子这话的真正含义是,如果早晨领悟了道,即使当晚死去也心甘情愿。”

朱肃笑道:“妙云妹妹,你确定吗?”

“呃!”

徐妙云微微一怔,突然有些不确定起来,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紧接着,朱肃继续问道:“妙云妹妹,能告诉我,是谁给了这样的解释吗?是孔子本人亲口这样说的吗?”

朱肃继续问,“妙云妹妹,你听过孟贲这个人吗?”

“孟贲?他是谁?”徐妙云不自觉地问。

“孟贲啊!他是战国时期的卫国人。如果你查阅资料,一定能找到他的信息,也会看到他的事迹。传说他水中不怕蛟龙,陆地上不惧虎兕,能生生拔出牛角,发怒时的气息能震动天地,特别勇猛。”

“他发怒时眼睛瞪得圆圆的,气势逼人。走路过河,没人敢争先。”

“这就是孟贲!”

“略读过一些,怎么了?”徐妙云问。

“那你是否记得书中有句话,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朱肃问。

“这个……”

徐妙云略显惊讶,然后瞪大眼睛,激动地说,“好像见过,吴王殿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啊!”

“呼呼!”

徐妙云深深吸了口气,然后问道:“吴王殿下,真正的孔子是怎样的呢?”

问得好!朱肃心中不禁有些得意,这正是他的专长!

毕竟,孔子是他朱肃最敬仰的人之一,他对孔子的了解非常深入。

停顿了一下,

朱肃的问题让徐妙云再次愣住。在她印象中,孔子应该是一位慈祥的老先生,没错,应该是这样的。

没等徐妙云回应,朱肃又接着说:“妙云妹妹,如果我没猜错,你理解的孔子应该和宋濂那样的读书人差不多吧!”

“对啊!难道不是吗?”徐妙云反问。

“呵呵!”

朱肃冷笑一声,“这些所谓的儒家学者,如果孔子还在,恐怕他会把他们吊起来教训一顿!”

看到徐妙云眼中的惊讶,朱肃笑着说:“妙云妹妹,这是司马迁写的,我没骗你,很多史书都有这样的记载。”

“虽然历代变迁,尺寸可能有些微调。”

“但不会相差太远,不论哪种算法,孔夫子的身高都超过两米了。”

这一刻,孔夫子在徐妙云心中的形象彻底垮塌了。

这怎么可能呢!

“这……这!”

这个问题让徐妙云再次愣住,不自觉地问:“孔子老人家应该和我们差不多吧!大概一米六七的样子。”

“哈哈哈!”

听到这,朱肃忍不住大笑,说:“妙云妹妹,如果你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身高九尺六寸,人们都称他为‘长人’,觉得他与众不同。”

“九尺六寸是多少,妙云妹妹你应该能算出来吧!”

“这...这其实不是。”

“这是孔子的弟子整理他的言论后所做的解释。”徐妙云回答。

“这就对了,如果不是孔子亲口所说,谁能确定真假呢?万一那些弟子理解错了孔子的意思呢?”

“万一,孔子说的‘朝闻道,夕可死矣’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个意思呢?”朱肃笑着说。

“不!不可能!”

推荐小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