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都市言情>重生学霸:我引领科技狂潮> 第87章 “你管这叫顺便帮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7章 “你管这叫顺便帮忙?”(1 / 1)

推荐阅读:

“您这么快就能得出结论了?”

“也不能算最优解吧……毕竟我们现阶段的实验条件有限,我还想尝试其他一些方法,但目前来说,实现的可能性不太高。”

“陈教授,您知道您在说什么吗?”

吕玉林都懵了。

她这个项目,导师摆烂后,因为没有更合适的研究方案,算是死马当活马医了,全靠硬撑。

有复杂的化学方程式、有看不懂的数学运算过程……

吕玉林在一边都看呆了。

他想过陈帆教授的数学有多强,却从没敢奢望他的化学有多强。

但是现在来看,这专业水准必然在自己之上!

【……】

后续有时间了,得赶快把人工智能制造出来,可以承担实验室很大一部分重复性强的工作。

吕玉林看着陈帆认真的样子,也不敢打扰。频频皱眉……是实验结果不尽人意么?

这个实验室的海水电解催化剂项目,说起来也比较尴尬:

它最初是由吕玉林的研究生导师立项的,但是后来导师本人不看好这个项目的前景,又事务繁忙经常出差,项目屡次被搁置,成了“烂摊子”,研究生也成了“散养”的状态。

导师没有晋升的想法,可以摆烂,但吕玉林得毕业,她不能“摆”。

吕玉林招呼陈帆在桌前坐下,罗达威上了茶水,开始交流:

“我本来是想请教于教授一些问题的,不过同样涉及到对数字的分析,我相信您也非常擅长……”

见陈帆没有否认,吕玉林开门见山的提出自己的问题:

“在电解水过程中,通常情况下,O2从阳极析出,产生高浓度的氯离子。而高浓度的氯离子,会在阳极发生氯氧化反应,占据催化剂的活性位点,从而降低阳极析氧反应的效率……”

“我们希望您根据我们目前的实验数据,协助我们测定一个最优的催化剂加入比率……当然,您数学系那边忙也没关系,我们可以等您……”

“您管这叫顺便帮忙?”

晚上8点钟。

陈帆看看手机,才想起来约了魏超他们,结果自己一不小心放鸽子了:

“我后边还有事,先走了。”

吕玉林忽然感觉自己毕业有希望了,甚至评优都有可能:

“陈教授,您也太厉……”

吕玉林一整个呆住了。

这是她从来没考虑过的细节!

罗达威从始至终都在发呆。

给两人上了茶之后,陈帆写,学姐看,再后边交流的内容……就不是他配听得懂了。

还是给实验室刷刷试管、擦擦桌子这种工作好……不但不费脑子,说出去还挺好听的。

吕玉林小纠结的说:

“其实,不太敢确定。”

陈帆把A4纸翻到证明,从第一行开始讲解:

“你们的方法虽然有一定进展,但是将来想工业化量产太困难了。”

吕玉林:“……?”

学姐吕玉林是这间实验室的负责人,和学校各阶层打惯了交道,早就养成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习惯。

陈帆评为教授的事,他一早就听说了,虽然没机会见到本人,但照片上那张年轻朝气蓬勃的脸,她烂熟于心。

吕玉林慌慌张张的打招呼:

“陈教授,欢迎来到我们的实验室,不知您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陈帆尴尬的咳嗽一声:“咳!”

她甚至想了“尽人事听天命”,实在不行,就毕业的时候糊弄一篇论文。

毕竟,化学这个专业尤其是材料化学,想“水”一篇论文是比较容易的。

但陈帆这一页草稿纸,会不会有点太“水”了?

陈帆奇怪的看着她:

“你不知道我在写什么内容吗?”

【故,Ru/NiMoO4-x在碱性海水中产生3.0Acm-2的电流密度所需的过电位为206mV,并能在0.5Acm-2的电流密度下稳定运行550h。】

先前有一些步骤流程的要点,侧边有一系列的计算过程……最后,陈帆得出了一个带有具体数值的结论。

吕玉林一直在旁边看着。说来尴尬,她看的时候,脑子转的思路,居然跟不上陈帆教授书写的速度。

“这是……?”

“结论。”

于是,吕玉林就靠着一己之力,带着师弟师妹们干。她经常厚着脸皮询问系里的老师,听取各方意见,最近好不容易做出了点苗头,却被催化剂的比率问题难住了。

陈帆在看资料,但重点的不是数据资料,而是实验室现有的资源。

因为,这项实验目前无论做到何种地步,都不会比陈帆从未来悉知的,已经成熟投产的技术更强大……

氢能在未来是战略性资源,所以,陈帆希望它的发展必须要快人一步!

又问了吕玉林几个问题,陈帆在白纸上开始唰唰唰的书写。

吕玉林在交流的过程中,开始尽量避免使用化学专业术语,后来试探性的加入了一些并观察陈帆的反应,确定没事后,才开始大谈特谈。

如果这不是个在化学中需要用到数学的问题,她都不想跟陈帆讨论了。

毕竟陈帆在数学上如此成就斐然,应该已经花费了他全部的时间了。

陈帆接过吕玉林递过来的平板电脑,一行行开始浏览数据……

这种未经整理和初次处理的数据,真的挺费劲的,陈帆一边看一边皱眉。

陈帆迟到了感觉非常不好意思,他顾不上寒暄,匆匆忙忙的:

“没事,我就是顺便帮忙看看。”

吕玉林盯着手里的实验方案。这时候他已经有点想明白陈帆的意思了。

这几乎就是海水电解催化剂的“通关指南”啊。

她吃惊的无以复加:

陈帆把纸递给吕玉林:

“看看这个,调整一下实验思路吧?我觉得这样下来,未来利用海水电解催化剂工业化制氢不是梦。”

吕玉林看着这一小份提纲。

虽然很短,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直觉告诉他,按着陈帆教授的方法试试,极大概率会成功!

这时候,学校的大钟响了。

她在实验室的催化剂比例还没搞清楚,陈教授已经思考到量产的事了吗?

实验室环境相对单一,受到的干扰小。但工业化,就是真枪实弹的生产了,面临的情况要更加复杂。

陈帆解释说:

“海水中的其他成分,包括其他离子、生物污染物和固体杂质同样会毒化电极催化剂,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所以,我的建议是,在实验过程中,应当在活性位点上设计保护层,阻碍氯离子转移到活性位点……”

吕玉林狠狠白了罗达威一眼:

“陈教授,之前和罗达威这家伙同一个宿舍真是难为您了。有什么不满意的,我作为学姐一定好好教训。”

“罗达威,去给陈教授接杯水……陈教授,您先坐,我们有这么件事想要向您请教……”

罗达威脸都黑了。

明明是他把陈帆引入实验室的好不好?怎么人请来了,最后自己成了个小喽啰,到头来伺候两个?

推荐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