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50中文>都市言情>重生学霸:我引领科技狂潮> 第124章 技术援助,你怎么好意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4章 技术援助,你怎么好意思?(1 / 1)

推荐阅读:

“是这样,我们带来了我们实验基地的各项参数资料,希望您能抽空一起交流探讨……”

“作为回报,后续找科学院有项目经费方面的需求,我会尽全力协助。”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希望西北实验基地的同业们,可以不计前嫌,协助南方基地进行技术改造,共同为国庆大典献礼。”

一番话说的冠冕堂皇。

但陈帆身后几人,都是一脑门子的问号。

陈帆出来迎接,看到门口等待的一行人,领头居然是……冯世荣。

站在陈帆身后的林心诚等人,清楚立项时冯世荣在其中作梗的不愉快,当下脸就黑了。如果不是陈帆坚持走到门口,他们想马上扭头就走。

这次的冯世荣,没有了科学院见面时的自负和傲气,反而一脸谄媚。

“陈总工,你好。”

保安看看陈帆的脸色,犹豫犹豫最终还是壮着胆子没给开门。

当Q值大于10时,核电站能获得收益,但想要商业化Q值需要更高……

目前西北实验基地Q值的最高记录是3.972,陈帆预计正式的点火实验可以达到8或者9,但距离突破10仍有一段距离。

陈帆带领大家继续探讨研究,分析复盘验收实验的数据和偏差,临近傍晚的时候,门卫传来讯息,说有客人想要拜访一下。

因为可控核聚变存在危险性,实验基地的选址有规定,周围百公里内除实验室,都没有常住人口。

向小园提议:

谁也没想到,陈帆教授真是冲这个来的……

大家放下自负的想法:

“实现运行时长世界第一,这远远不够,我们的目标,是和陈帆教授一起征服星辰大海!”

“如果核聚变发电,无限能源能在我辈手中实现,此生死而无憾!”

“请陈总工指示,我们会努力完成接下来的工作!”

魏超已经被“取代”过一次工作了,他纠结着问:

“陈教授,什么材料这么牛B,我们材料组是不是可以下岗了……”

其他学生也满脸都是期待:

“陈总工,您到底发现了什么新材料?什么时候制取实验试试?”

陈帆淡淡答:

冯世荣被“请”出去后,陈帆等人重新回到会议室,现在算休息时间,西北基地目前没有专门的食堂,大家吃饭就在办公室或者会议室里。

这时候气氛就比较放松了。

陈帆忽然说:

“我似乎找到了一款全新的第一壁材料。”

“不仅抗压抗热熔点高耐高温,无视氢离子的溅蚀,还免疫射线对化学键的破坏,有效抵御粒子流……”

我们验收试运行就5分钟,还远远不是极限,你1分钟的实验记录,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我和我的团队现在很忙。”

“恕不接待。”

“你请回吧。”

陈帆说完,拂袖而去。

验收后,陈帆频繁和各组开会。

大家还远超预期的运行时间沾沾自喜,陈帆却泼了一盆冷水:

“如果你们的目标,是和冯世荣或者米国比读秒的话,那现在任务已经完成了,可以随时离开项目组。”

“西北实验基地的设立目标,在我的立项说明书里写的很清楚了。”

“平稳运行5分钟只是个开始,距离工业化还有巨大的差距,还有很多困难需要我们克服……”

立项时候不就你一票否决吗?

现在你过来说尼玛呢?

冯世荣想要握手言和,但陈帆根本没有去握手。本着良好的素质,他没有跟冯世荣争辩什么:

“不好意思,我目前对贵方的实验数据不感兴趣。”

大家都在学习先进经验。

陈帆没成想会是冯世荣。

“有什么事?”

冯世荣说:

“陈总工的实验非常了不起,远远超过了预期。这次我来,是想向您申请技术援助的……”

“大家都是华国人,充分进行技术交流,有利于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一起出去看看吧?”

陈帆看了看时间,会议开久了也该活动一下,遂点头同意。

四五个人走到实验基地门口。

因为建设期短,陈帆的西北实验基地,除了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用了最高端的科技,其他部分,比如生活条件……都非常简陋。

进入基地的大院,甚至只做了基本的路面硬化,连地砖都没有。

陈帆拿出数据模型,继续做分析。

除了运行时间,实现可控核聚变商业化应用,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指标:

聚变三重积(Q),它表示核聚变释放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之比。

当Q值等于1时,表示核聚变释放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相平衡。

当Q值大于5时,核聚变反应堆能够自我维持;

“冯世荣的脸皮。”

“噗——”

于晓辉教授的材料组:喵喵喵?

陈帆实在是太高产了吧?

现在实验基地的很多黑科技,都是陈帆参与设计的产物。

大家一起吃个饭,忽然又有了新想法新灵感?

看着碗里的鱼,材料组成员感觉自己“好多鱼”。

林心诚同情的看了自己这位“师弟”一眼,也没有留恋。

冯世荣的父亲冯源,是华国最早的一批教授,林心诚当年跟从冯源学习。

当年,冯源成立了南方实验室,但撒手时传承的方式并非“贤能”而是“血脉”,最后造就了冯世荣这样一位“德不配位”的总工程师。

陈帆的实验数据出来后,整个南方实验基地,可能会直接失去意义。

…………

“……”

陈帆开会的时候一板一眼,非常严肃,一番发言震耳发聩。科研员们被“骂醒”,重新翻看了陈帆的立项书:

【……成立西北核聚变实验基地,实现工业化供给输电,解决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促进环保领域新发展,开辟太空探索新途径……】

立项书或者论文摘要部分,常常把目标描述的无比宏伟,最后结项的时候发现没有实际意义,高射炮打蚊子。

同时,为了尽早申请项目,开题时夸大项目意义,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就连学生们的毕业论文也有这种趋势。

推荐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350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