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百脑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至于为什么没有将大纺车多锭的技术运用到棉纺织中,主要是纺麻、纺丝与纺棉的加工过程中的差异导致。
蚕丝是长而连续的纤维,制造过程中麻烦的步骤是缫丝,也就是把单丝从蚕茧中抽出,绕于小轴上。纺的工作就是把单丝加以捻绞,使之坚紧。蚕丝经过缫丝的过程后,纺起来相对容易。苧麻是半长纤维,治麻最费时的工作是绩,麻经过绩以后,纺起来也很容易。
纺棉花则不同。棉纤维短,平时都是缠绕在一起,纺棉之前要先将棉花搓成细长的棉条。纺时从棉条中抽出纤维,使之成为细匀的纱线,然后利用纺轮的旋转,使得纱线捻绞,最后再把纺成之纱绕于纱锭上。从棉条中慢慢抽出纱来,这是棉纺工序中的独特之点,为纺丝或是纺麻所无。因此,纺棉时如何放置棉条就是一个特殊的问题。
手摇纺车右手摇转纺轮,左手握棉条徐徐从纺锭旁移开,此时棉绪便被抽出引产。足踏纺车,纺工以足运轮,左手握棉条,右手抽绪并均捻。人的左手5个手指最多能夹4根棉条。因此,在我国古代技术典籍中,三锭四锭的纺车并不缺乏记载。可见,在我国的棉纺织历史中,“多锭”的概念也早已有之,只是纺车的锭数都无法突破人的手指的限制。
“我看你研制的珍妮机,无论是锭子或棉条都是通过置在框架两旁的一根横木集体运动的。如果把这个横木的装置改装在大纺车上,我觉得制出几十锭的棉纺大纺车也是可行的!”
理论上,要解决4锭以上棉纺纱机的棉条放置问题,最简单的办法是造一支“大手”,代替纺工的左手,以便握拿4个以上的棉条。珍妮机上的横木装置就相当于这支“大手”,如果纺工左手握此横木,徐徐拉向左方,逐渐离开纱锭,就是代替人工抽绪的工作。
听了袁宝山的改造思路后,杨邵文哪里还坐得住,早饭也没顾得上吃,连忙拉着他到工场去研制棉纺大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