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是水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航委之所以选择153机作为换代机,叶浩然猜测原因不外以下几点。
第一,伊-16机型,比153贵1万美元。
第二,苏方这时候自己也是焦头烂额的缺优秀战机,只愿意把淘汰落伍的15双翼机高价卖给中国,而性能更好的16机,则是不愿意多卖。
第三,航委驱逐机飞行员们,也都更加倾向于驾驶15机。
相比于喜欢乱抖的16机,15机显然飞行更平稳和流畅,老飞行员们,就像郑少愚,刘志汉,柳哲生,王玉琨,他们现在驾驶的都是15机。
因为他们在笕桥一开始用的,和8.13空战用的,都是霍克-2,霍克-3战斗机。
而那些匆忙训练,进入队伍的新飞行员们,由于训飞时间太短,显然驾驶桀骜不驯的伊-16机,都有点勉强。
综上所述,所以造成了在中国40年到41年的空中战场,航委一直都是跟个一根筋的傻子一样,死薅着153机,让和零式打。
却从来都没有想到过,让24中队和26中队,这两个唯一的伊-16中队,去和日寇的零式硬碰一次,看看战果。
在历史上面,有时候可以看到很多不按常理,匪夷所思的怪现状。
航委这么搞虽然真是够扯蛋,可其实日军航空兵那边,其实也是一个叼熊样。
就比如零式战斗机的无线电在空中,完全就是一个哑巴摆设,以至于很多日军飞行员嫌弃这玩意没用又占地方,直接拆下来当垃圾扔了。
原因就是在空中飞行的时候,他们的无线电全是杂音,根本听不到说的是什么话。
这件事情的荒谬,简直就和陈纳德矫正驱逐机的弹道线一样的异曲同工。
零式的飞行员们在地面和发动机空转的时候,使用无线电通讯就很清晰,然而一到空中,或者发动机挂挡扣上螺旋桨,无线电通讯立刻就成了废物。
尤其是他们现在用的都是仙童原装半导体。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一想就能知道,就是电子干扰下的频率入侵。
然而这个问题,一直到四年以后,日寇在太平洋战场被揍成死狗,零式更是成了空中打火机,一个普通的零式飞行员冢本佑造,才找到了问题的根结。
说白了就是发动机火花塞的电磁噪音,与机载无线电频率相近。
解决的办法更简单,在相关重要部件外面做一个电磁屏蔽套子,困扰整个零式飞行员的无线电通讯问题,就自然而解。
只不过那时候已经是44年底,距离东洋举白旗投降的时间,也没有几个月了。
——
直到这次咸阳空战,当伊-16机高速俯冲打击下低空层的Ki-27的时候,叶浩然才突然有点醒悟,其实假如用伊-16/10型,机翼带两门20mm施瓦克机炮,和东洋的零式遭遇,真正的鹿死谁手,还真是未为可知。
当时伊-16在一定精度射击下的俯冲速度,已经超过了90米/秒,逼向100米/秒,时速超过了330千米/小时,直奔360。
虽然在那个时候驱逐机的操纵变向已经需要使用很大的力气,去扳动操纵杆以及减速板等通过切割风力线实现战机变飞,可并不是不能这么做,而且机头的两挺7.62毫米施卡斯机枪,在射击精度上却依然保持的很好。
零式战斗机的俯冲速度和16机可以说是半斤八两,一超过350以上,就变得机动性很差。
在这种速度下,16机扳动操纵杆就跟扳牛角一样的困难又危险。
而同样零式战斗机也是不敢进行猛烈的变化操作,不然很容易把战斗机拧的变形。
还有就是零式的油箱位置,更是让人迷恋的射击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