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妙安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善导大师自问自答,为什么所有的修行回向给西方极乐世界?理论上也都可以往生,凭什么阿弥陀佛只佛光普照,摄取念佛的人。善导大师下面就回答了,此有三意,有三个原因,从三点来分说。
原话是这样:“(一)明亲缘: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二)明近缘: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故名近缘也。(三)明增上缘: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故名增上缘也。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善导大师从三点来说明,然后最后还有一个总结,哪三点?第一点:亲缘。众生忆佛念佛,佛亦忆念众生。这个听着真舒服、开心。众生念佛,那就和阿弥陀佛心心相印,心心相忆,惺惺相惜。三业,声、口、意不离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也不离众生,就如同母子一样,这叫亲,血脉相亲。有这个亲缘在,所以念佛众生蒙受阿弥陀佛的心光照耀、摄取不舍。然而那些夹杂的人、那些修别行杂行的人,口不常称阿弥陀佛,身不常礼阿弥陀佛,心不常念阿弥陀佛。这可以理解吧!你去念《金刚经》,你一天念上十部念上二十部,那跟阿弥陀佛没半毛钱关系嘛,所以不相印嘛,自然也就不亲了嘛!就跟阿弥陀佛疏而不亲,就没有这种心心相忆,如同母子的这种亲缘,所以阿弥陀佛心光不摄取。
第二,近缘。专修念佛的人,阿弥陀佛时时应声,就现在他眼前。如影随形、形影相随,这就是说近。亲密无间,影子跟人的身体不分开。有此近缘,所以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只针对念佛之人,而那些夹杂了其他的功课的,他们就与阿弥陀佛疏远了,没有这种形影相随的近缘,所以阿弥陀佛佛光不摄取。
第三,增上缘。专修、专念弥陀名号的人,阿弥陀佛特别偏爱、特别加持、特别照顾、特别护佑、特别保佑,所以说增上,有这种增上之缘,所以阿弥陀佛佛光摄取有三种增上。第一,众生念佛即除多劫重罪。除罪,我们口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声声念念除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这是《观无量寿经》上说。第二,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接引。前面是除罪增上缘,现在是见佛增上缘,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只要到命到了,阿弥陀佛就来接引他。第三,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是往生无碍的增上缘!一般的人临命终的时候,种种邪魔、业障一时并发,各种冤亲债主都来讨债,历代历劫所有的冤亲债主前来障碍他,把他抓住、把他系附住、把他勾引住,让他沉沦到三界六道中间的下三道去。一旦沉沦下去,百劫千生无有出离之时。念佛的人临终的时候由阿弥陀佛现前接引,那时邪魔外道通通全部逃掉,万障齐灭,所有一切障碍全都被灭除,所有一切冤亲债主没有一个敢近身的,所以阿弥陀佛一接引,即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各位,如果不修专称念佛,那就有了永明延寿大师说了“有禅无净土”。有禅一有禅定,但是没有净土,这样的情况会怎么样呢?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明明已经有禅定功夫了,功夫还不错,但是临终的时候,一旦阴境现前,自己这一点把握自己这点定力不够,因为靠自己资粮修行太弱、太难了,最终“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接着就轮回转世了。雁荡山的高僧轮回转世做了秦桧,权倾朝野,最终到现在还在畜生道,生死轮回被人宰,被人到而如果是念佛众生,往生无碍,因为阿弥陀佛保佑、阿弥陀佛护持、阿弥陀佛亲自来接引,任何邪魔外道都一点踪迹都没有,消失殆尽。
这三点说完之后,善导大师还做了一个总结:“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除了念佛之外,其他种种修行虽然说也是修行,善导大师认可,其他种种修行都是修行。但是跟念佛相比“全非比较”,因为念佛有亲缘、有近缘、有增上缘,而其他种种修行虽是善行,但是没有这三种缘。“全非比较”,没得比,天差地别。阿弥陀佛的光明因此就不照摄他,不摄取他。用我们现代的话说,缘就是缘分,就是关系。专修念佛,口称弥陀名号,一直到临终都不退转的众生,与阿弥陀佛缘分好,关系亲、关系近、关系增上、关系特别,所以阿弥陀佛光明摄取。反之,关系就疏远、关系就不增上,所以佛光不摄取。
这是我们第一个问题的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讲完了三缘。第二个原因我们还是在解释弥陀光明唯摄念佛者。第二个原因是本愿,从阿弥陀佛本愿救度的角度。“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只有念佛的众生蒙受阿弥陀佛的光芒摄取,就应该要知道阿弥陀佛本愿是最强的。众位师兄,我们要知道,这是因为阿弥陀佛本愿如是的缘故,也就是说称念弥陀名号是随顺了阿弥陀佛的本愿。既然随顺了阿弥陀佛的本愿,因地的本愿,法藏比丘发愿第十八愿是如此,那么果地的光明就自然而然来摄受、来摄取。因为他发的愿是这样嘛,称我名号的人如果不能够往生,我就坚决不成佛。那成了佛以后,成为了无量光明、无碍光明、无量寿命的阿弥陀佛了一一光明无量、寿命无量,光明表示空间,寿命表示时间,那无量光明、无量寿命的一切德能通通摄受在、收受在“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六字名号里面。这样的话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果地的光明自然就摄取因地誓愿上所选取的称我名号的人,这叫因果不虚。由因感果,果来应因。因为有了这个因,所以感得到这个果。只摄取称名念佛的人这个果,来与之前发的因相应、相证明、相应和。阿弥陀佛因地的誓愿,没有选取夹杂的修行的众生作为往生的行法,作为往生的修行法门,用善导大师的判教理论讲属于“杂行”。阿弥陀佛没有选取杂行作为往生的行法。我们如果不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就与阿弥陀佛因地的本愿不相应,本愿就是佛的本心,跟佛的本心不相应,你还指望佛的星光来照你、来摄取你吗?完全没有那么一回事儿,因果不具足嘛!这是第二个,解释为什么只摄取念佛的众生。第三个原因是什么呢?是法尔自然一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