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斯莱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随着英国退出欧洲汇率机制的消息传来,在纽约交易市场,一开盘英镑对马克的比价就跌至2.7以下,比欧洲汇率机制限定的2.7780低了7铜币。这年夏天,英镑危机又有了新的脚注,欧洲汇率机制将浮动汇率范围扩大为中心汇率上下15%的区间内,但这已毫无意义。
乔治·索罗斯看起来像个天才。
其他人也在英镑贬值上大赚了一笔,但是他们的利润没有被报道。卡克斯顿公司(Caxton Corporation)的布鲁斯·科夫纳(Bruce Kovner)和琼斯投资公司(Jones Investments)的保罗·都铎·琼斯(Paul Tudor Jone)也是大赢家。科夫纳的基金估计赚了3亿美元,琼斯的基金赚了2.5亿美元。拥有大量外汇操作的美国大银行,也从中赚了钱,特别是花旗、摩根大通和美国纽约化学银行(Chemical Banking)。在第三季度,美国的银行在货币交易上的收益比它们正常的季度收益多8亿多美元。
1992年10月24日,伦敦《每日邮报》将索罗斯的赌注公之于众,《每日邮报》的头版头条用了巨大的、黑体加粗的标题:英镑崩溃,我狂赚10亿。
《每日邮报》的这篇报道中还配了一张索罗斯的照片,照片中的索罗斯满脸笑意,手举酒杯。报道的导语是:“一位国际金融家从上个月的货币危机中赚了将近10亿美元。”不到5个星期,英国的公众以及全世界都知道了索罗斯的举动。
《每日邮报》那篇关于索罗斯的报道出现在一个周六的上午,当时,《泰晤士报》的经济编辑安纳图·凯莱斯基(Antole Kaletsky)正和女儿一起走路回家。路上,他们停留了片刻,在一个糖果店买巧克力,这时凯莱斯基看到了这个醒目的标题,他感到很震惊。凯莱斯基买了报纸,直接就在店里看了起来。一小时后,凯莱斯基家里的电话响了,是乔治·索罗斯打来的。
“发生了什么事情?”《泰晤士报》的编辑问道,他听到电话那头有点骚动。
“我在伦敦,”索罗斯答复道,他的声音有些激动,“我不知道你是否看见了《每日邮报》的那篇报道。”
“是的。”凯莱斯基开始明白怎么回事了。
“我的房子被记者和摄影师包围了,我想出去打网球,但我没法出去。我应该怎么办?你有什么建议?”
在提出建议之前,凯莱斯基必须要了解一件事情:“这个报道是真的吗?”
索罗斯很快答道:“是的,大体上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