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阿克洛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们可能会认为,像物体会沿着直线轨迹运动这样基本的物理学原理,应该能够从日常经验中学到。所以,有这么多学生答错确实让人吃惊。事实上,当麦克洛斯基和他的同事请学生们解释错误的答案时,他们的推理过程竟然与14世纪的科学家约翰·布里丹提出的中世纪动力理论一致。也许麦克洛斯基的学生和中世纪的科学家一样,在引导他们思考的日常经验中看到了一些微弱的相似之处,于是得出了结论。不论怎么解释,一定有某种心理倾向促使他们如此思考,不过麦克洛斯基及其同事并没有找到其源头。
在预测房地产价格的走势时,人们似乎各有一些让人费解的古怪念头。房价永远都会强劲上涨、房地产是所有投资中最好的投资,这些观点非常吸引人,但并不总是那么引人注目。除了繁荣期,人们很难找到房地产价格永远都会上涨的言论。我们用计算机对旧报纸进行了搜索,发现了一篇1887年的文章,当时美国的一些城市正处于房地产繁荣时期,其中包括纽约。这篇文章用如下观点来证明广受质疑的房价会持续上涨的合理性:“随着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求也在增长,而一个地区的土地不可能扩大,所以只有两种办法可以满足需求。一种办法是把楼建得越来越高,另一种办法是提高土地的价格……因为每个人都非常清楚,土地总是有价值的,所以这种投资将永远火爆和流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52年,“婴儿潮”推高了房价,形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二大房价上涨时期。此时,我们又看到了这样的观点:“有些人意识到,没有什么投资像房地产一样稳定和安全。尽管在萧条年代里土地价格和房价双双下跌,但不断增加的人口会使房价保持长期向上的趋势。”这样的言论都是在房价上涨期间或房价上涨后不久出现的,这证明,类似的想法确实只有在房价上涨时才会卷土重来;而在上涨时期之外,就罕有这样的论调。
在解释房价上涨时,上述推断并不符合逻辑。房价以前也曾下跌过,这就直接驳倒了房价肯定会持续向上的理论。尤为显著的是,最近日本的城市土地价格下跌了(日本的土地和其他国家的土地一样都是稀缺资源)。1991~2006年,日本主要城市的土地实际价格下跌了68%。
关于房地产是诱人投资的印象,货币幻觉似乎能够解释部分原因。在谈论购房价格时,人们往往会记得他们买房子时的价格,哪怕那房子是在50年前购买的。不过,他们并不拿它和当时的其他价格进行比较。我们现在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归来的时候,我花12000美元买了这处房子。”它让人觉得这所房子产生了巨大的投资回报,部分原因在于,它并没有把消费价格从那时起涨了10倍的因素考虑在内。住房的真实价值可能在此期间只涨了1倍,折算成每年的升值幅度,大约只有1.5%。
所谓的现金流现值定价法,可能是人们了解甚少的一个理论。从建立统计制度的1929年开始到2007年,美国真实GDP的年增长率是3.4%,即2007年美国的真实GDP是1929年的13.3倍。如果经济继续增长,那么固定的土地资源的价值也会按照这个速度增长的想法看起来似乎有些道理。假设土地的价值确实按此速度增长,那就意味着投资土地是一桩好生意吗?并非如此。如果土地的投资回报和GDP成正比,现值理论就会预计土地价格的年增长率为3.4%。如果拿它和别的投资相比较,如20世纪股票投资的年均实际回报超过7%(2%的真实资本收益加上5%的分红),就会发现土地的投资回报并不是很高。对土地来说,“分红”的形式就是土地上生长的农作物的价值、土地出租的价值,再加上所有者拥有土地期间能够产生的其他可能收益。现值理论会说,如果这些分红预计每年增长3.4%,土地价格将会在相对于分红的很高水平上达到平衡,因此拥有土地的总收益并不见得比其他投资好。
如果每样东西的定价都符合现值理论,那么价格是否会和预期的一样随GDP一起上升或下降,似乎就没有任何区别。这些东西的回报和其他投资的回报一模一样。该现值理论的相关课程是金融系本科生和MBA学员的必修课,但除此以外,没有几个人了解它。需要指出的是,美国的农业用地价格在20世纪的上涨速度比GDP增长率慢得多。在整个20世纪,农业用地的真实价值只上涨了2.3倍,折合成年增长率为0.9%,远远低于GDP的增长率。<sup><a id="w2" href="#m2">[2]</a></sup>对投资者来说,这样的回报确实让人泄气。
农业用地的供应量是固定的,但价格却不能和实际GDP一起上涨,因为它并不是促进GDP增长的主要因素。按照国民收入和产出账户,农业、林业和渔业在1948年占美国国民收入的8.3%,但到2008年仅占0.9%。日益由服务业主导的经济体系已经有一段时间不再密集地使用土地了。而且,美国的真实房价在1900~2000年只上升了24%,折算成年增长率为0.2%。显然,土地并非住房建设的制约条件。所以,土地供应量固定对真实房价上升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