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诡事录3 第六卷 奇谈杂录:千年前的传闻 (第1/5页)
魏风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唐朝时,有个人叫李舟,弟弟患头风病,听人说用岭南黑蛇泡酒可治此病,于是购来一条,放进瓮里,随后又往里面放上酿酒的原料。几日后,蛇没了动静。不久,酒也酿好了,极为香醇。李舟之弟喝了一口,随后慢慢睁大眼睛……在很短的时间内,他化为一摊血水,只剩下毛发!
假皇帝
讲一个皇帝的故事,从骗子开始讲起。
不要以为唐朝就没骗子。下面的记载足以说明这一职业的久远性与专业性。先大致分一下类,唐朝的骗子有以下几种:
一、蒙人型:
唐玄宗时,嵩山有姜抚先生,自称数百岁。附近州郡的官员崇拜有加,跟其学道的人成千上万。
这一天,一个在嵩山寓居的叫荆岩的人,颇通南北朝历史,去拜访这位大师:“先生有多大岁数?”
姜抚说:“我都记不得了。”
荆岩又问:“那您出生在什么朝代?”
姜抚说:“我是南北朝时的梁朝人。”
荆岩说:“那不算太远,您在当时做过官吗?”
姜抚说:“曾做过西梁州节度使。”
荆岩大喊一声:“闭嘴!你个上欺天子、下惑世人的骗子!梁朝在江南,境内如何会有西梁州?当时又哪里有节度使这个官职!”
姜抚先生的脸一下子红了,几天后羞愧而死——这就是不懂历史的下场。
又,洪州有位著名的女巫何婆,最善用琵琶占卜,每天顾客盈门。
时有大臣郭质路过,前去占卜,问自己官运如何。何婆调着琵琶,说:“您大富贵,今年得一品,明年得二品,后年得三品,更后年得四品!”
郭质一皱眉:“阿婆错了!品少的官高,品多的官小。”
何婆不好意思地一笑:“那今年减一品,明年减二品,后年减三品,更后年减四品,五六年后没品。”
郭质大骂起来。
二、骗钱型:
在晚唐冯翊子所著《桂苑丛谈》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
唐朝诗人张祜喜好侠义,寓居苏州,远近皆知。一个傍晚,有一侠客模样的人,腰悬利剑,手持一带血的布囊,叩门问:“这是张先生家吗?”
张祜开门,说:“是。”
侠客入坐,说:“我乃侠客,有一仇人,十年莫得,今夜终得报仇,斩其首级!”随后摇晃了一下那布囊。”又很豪爽地问张祜,“有酒吗?”
张祜上酒。
侠客说:“今有一事相烦。此去三里外,有一义士,曾帮过我,我欲报答,这样平生的恩仇之事都可了结了。我听说先生素讲义气,能不能暂借我十万缗钱,随后我为您赴汤蹈火,无所遗憾。”
张祜被打动,于是将家中之财尽给那侠客。
侠客说:“痛快!天亮前我就回来。”说完,侠客留下那装着人头的布囊大步离去。
当然,侠客再也没回来。张祜打开布囊,发现里面装的乃是猪头。
又,宦官李全皋,为淮海镇监军,因事被罢免,暂未批准归长安,只得住在附近的开元寺。
这一天,有小校引荐一位道人来见。道人称自己精通炼金术。李全皋很好奇,于是以礼相待。
这一天,道人说:“您只要找一个五六升大的铁鼎,再拿二十多两黄金做母本,每天往鼎里加添水银等药物,待火候炼足了再更换,周而复始炼下去,保证您得到用不尽的黄金。”
李全皋自然大喜,自己囊中正好有条金带,于是给了道士,又备好了铁鼎、水银等物,开始炼金。刚开始,李全皋守着铁鼎,还比较兴奋。但几天过后,就他有些厌倦了,便叫仆人守鼎。
又过了几天,李全皋打开鼎一看,里面的金带已经不见了,道士也已经杳无踪迹。
再看汉中职业骗子文处士的故事。
文处士,人不知其名,居汉中,以精通炼金术自居,常来往于蜀中权贵之家。
蜀中有位富商,名李十五郎,聚财无数,但因被文处士迷住,三年内,家财全都败光,最终悬梁自尽。
另有大将军,驻军汉中,也被文处士搞得五迷三道。当地有一高官,新建一大宅,还没入住。文处士对大将军说:“此宅幽静,最适合炼金。”
就这样,大将军重金租宅供文处士炼金。结果呢,炼金时不慎失火,不但宅子化为灰烬,整个街区也都烧毁了。
文处士连夜出逃,最后还是被抓了回来,给杀了。
三、邪教型:
唐高宗时,有叫刘龙子的,做了一个镀金的龙头,藏在袖中,里面接上羊肠,肠里盛着蜂蜜水。他向人们展示,说这金龙可吐出圣水,饮后百病皆消。人们饮后,心理作怪,都说不错,确实可去病。
看着信徒越来越多,刘龙子竟欲造反,最后事发被捕,斩于街市。
又,唐睿宗时,有叫贺玄景的自称“五戒贤者”,带手下在陆浑山中结社,说入社心诚者可成佛。
为迷惑信徒,贺玄景穿了一件带有金簿的袈裟,坐于暗室里,叫信徒窃视,将金簿之光说成佛光。又叫手下爬到悬崖间,身着碧纱,装成仙人模样,并在山下放火,升起烟雾,让信徒临崖下视,趁机将他们推下山,掠去他们的财物。
事发时,山下尸骸已达数百具。
当然,以上骗术还属于小打小闹。唐朝最大的一个骗局,也就是我们要说的故事,跟皇帝有关。
唐懿宗时,长安爆出一大新闻。
什么新闻?
有人装扮成当朝皇帝的模样骗人钱财!
先来说说唐懿宗。其实在历史上以昏庸和沉湎于宴游而著称的唐懿宗本人也很有问题,或者这样说,他本人就有可能是个冒牌的骗子,只是通过机缘巧合才做了皇帝。
这一切又从何说起?
懿宗李漼原名李温,封郓王,是唐宣宗李忱的长子。当然,这是主流的说法。对权力尤其敏感的宣宗,做了皇帝后,一没立皇后,二没立太子。
郓王既然是宣宗的长子,按唐制,是要跟皇帝同居大明宫。但是,宣宗非常厌恶郓王,把他赶出皇宫,迁至皇族子弟聚集的“十六宅”,而将自己喜欢的夔王李滋留在了大明宫。
关于上面这一点,《东观奏记》中亦有记载:“大中十二年,始用左谏议大夫郑漳、兵部郎中李邺为郓王已下侍读。时郓王居十六宅,夔、昭已下五王居大明宫内院。数日,追制改充夔王已下侍读,五日一入乾符门讲读。郓王即位后,其事遂停。”
郓王即位前,因不被宣宗喜欢,过得压抑而苦闷,甚至有些提心吊胆。到了大中十三年夏,他的命运转机来了。
五月,宣宗因乱吃丹药染上疮疾,想立自己喜欢的第三子夔王李滋为太子。为此,宣宗与他信赖的宦官内枢密使王归长、马公儒商议,欲将掌握禁军军权的宦官左神策军护军中尉王宗实贬出京。
没想到,王宗实率先动手。他谋杀了病榻上的宣宗,捕杀了王归长、马公儒与夔王李滋,把郓王扶上帝位,是为懿宗。
至于非主流的说法,讲的是懿宗身份有问题。据称他原本是疏远的皇族,在紧要时刻,被王宗实拥立为帝。
《东观奏记》记载,宣宗的妃子晁美人生懿宗、万寿公主,她死后,翰林学士萧寘为其写了墓志铭。
……及夔、昭以下五王居内院,而郓王独还藩邸。大中末嗣位之后,人间切有拟议者。寘以此事言于公卿,方辨立长之顺。(《东观奏记》)
说的是懿宗即位后,朝野对其身份怀疑,故而议论纷纷,他不得不叫曾写过其母墓志铭的翰林学士萧寘出来解释一下。
这是个很奇异的记载。
纵观唐朝历史甚至中国历史,从没出现过怀疑皇帝身份真假的记载,但偏偏《东观奏记》中有这样一段。这说明,在当时,懿宗的身份确实是一个话题,在朝野间被传得沸沸腾腾。
进一步挖掘的话,会发现,在正史记载中,宣宗有十一个皇子,这十一个皇子姓名和封号明确。但要算上这郓王呢,就多出一个。
面对朝野议论,一位复姓夏侯的大臣出来说:“三十年前,宰相参与新皇帝的确立;三十年后,新皇帝的确立由大内宦官定的。只要是姓李的皇族,不管谁做皇帝都可以,我们就别操心了。”
懿宗的年号是“咸通”。其人好宴游,但在位期间,帝国境内大致平静。他做了十四年皇帝,刚死,帝国就迎来了黄巢的刀锋。
在历史上,与懿宗有关的事件,主要有两个。
一是他的女儿同昌公主的出嫁。懿宗对这位公主的宠爱创造了历史之最。同昌公主出嫁时,皇帝几乎把整个大唐府库里的国宝都作了嫁妆。
二是咸通十四年,最后一次迎佛骨入长安。由此可见,懿宗是非常信奉佛教的。
下面的骗子,正是抓住了皇帝的这个爱好。
因信奉佛教,唐懿宗常微服游览长安寺院。当时,很多外地进献的贡品都放在寺院里。有一伙骗子得知大安国寺里存放了江南绫罗千匹,于是打起主意。
他们找了一个长得很像唐懿宗的人,给他穿上皇帝经常穿的私行之服(可见在作案前已观察了很长时间)。为了不叫人怀疑,他们又在衣服上搞了些龙涎香薰,以证明确实是皇宫之物。
他们又叫假皇帝带了二三个仆人,选了一天,进入大安国寺。
不一会儿,寺里来了两个骗子同伙扮成的乞丐。假扮皇帝的骗子于是从身上拿出些银子,施舍给乞丐。但很快,又来了一些乞丐,骗子继续施舍,把身上所带钱财都给完了。
这时,假皇帝问寺院住持:“你这里有什么东西,可暂时借我一些,我还要施舍。”
住持一愣。
这时候,跟随假皇帝的仆人向住持使眼色,意思是说:“你眼前的这位是大唐皇帝。”
住持大惊,他看着确实也像,于是急忙说:“寺院里有绫罗千匹,听您安排。”
随后,住持叫人把千匹绫罗都搬了出来。假皇帝把它们施舍给不断前来的乞丐。
最后,仆人对住持说:“明天,你们到午朝门来,我可带你们进宫。陛下一定会重重酬谢你们。”
假皇帝微笑着点点头,随后带人走了。
住持第二天跑去午朝门,没看到一个人影,才知上当受骗。
唐懿宗用文理天下,海内晏清。多变服私游寺观。民间有奸猾者,闻大安国寺,有江淮进奏官寄吴绫千匹在院。于是暗集其群,就内选一人肖上之状者,衣上私行之服,多以龙脑诸香薰裛,引二三小仆,潜入寄绫之院。其时有丐者一二人至,假服者遗之而去。逡巡,诸色丐求之人,接迹而至,给之不暇。假服者谓院僧曰:“院中有何物,可借之。”僧未诺间,小仆掷眼向僧。僧惊骇曰:“柜内有人寄绫千匹,唯命是听。”于是启柜,罄而给之。小仆谓僧曰:“来日早,于朝门相见,可奉引入内,所酧不轻。”假服者遂跨卫而去。僧自是经日访于内门,杳无所见,方知群丐并是奸人之党焉。(《玉堂闲话》)
这伙骗子的胆量实在大,连皇帝都敢假扮。他们借助于懿宗皇帝好佛的特点,故而频频得手。
其实,唐朝的皇帝,不是尊佛就是敬道。在尊佛方面,懿宗是个极端。这跟他在做亲王时不被父皇待见,仓皇栖身,苦读伴佛有关。
这一点跟唐中宗很相似。
武则天时,唐中宗被流放到湖北房州,除了以妻子韦后以及女儿安乐公主为精神寄托外,就是在佛教中寻求安慰。
懿宗皇帝也是这样,除了上面提及的对女儿同昌公主的宠爱,他对同患难的妻子郭妃的放纵更是令人咋舌。他竟容忍其与自己的女婿韦保衡通奸!
(郭妃)女为同昌公主,下嫁韦保衡。保衡处内宅,妃以主故,出入娱饮不禁,是时哗言与保衡乱,莫得其端。(《新唐书・后妃传》)
接着说懿宗崇佛。
咸通十四年,懿宗继几十年前的宪宗皇帝后,再一次派人到凤翔法门寺迎佛骨入长安。对此,大臣纷纷劝谏。
懿宗答:“生而得见,死亦无恨。”
释迦牟尼圆寂后,遗体焚化,留下晶莹的舍利。后来,阿育王统一印度,把佛祖的真身舍利分成84000份供奉,并派人将一部分传之于世界各地。释迦牟尼的生身舍利分白色骨舍利、黑色发舍利和红色肉舍利三种,法门寺所藏的是其指骨舍利。
佛骨入长安之日,全城陷入癫狂状态。
四月八日,佛骨入长安,自开远门安福楼,夹道佛声振地,士女瞻礼,僧徒道从。上御安福寺亲自顶礼,泣下沾臆。即召两街供奉僧赐金帛各有差。而京师耆老元和迎真体者,悉赐银碗锦彩。长安豪家竞饰车服,驾肩弥路,四方挈老扶幼来观者,莫不蔬素以待恩福。时有军卒断左臂于佛前,以手执之,一步一礼,血流满地,至于肘行膝步,啮指截发,不可算数。又有僧以艾覆顶上,谓之炼顶。火发痛作,即掉其首呼叫。坊市少年擒之不令动摇,而痛不可忍,乃号哭卧于道上,头顶焦烂,举止苍迫,凡见者无不大哂焉……(《杜阳杂编》)
也就是说,男女信徒匍匐于道边,一步一拜。
一名士兵为了表达自己的虔诚心,砍断了自己的左臂;一名僧人则于头上点燃艾草;更多的人激动得痛哭流涕。
佛骨出城归法门寺时,长安男女争为送别,执手相谓曰:“六十年一度迎真身,不知再见复在何时?”伏首于前,呜咽流涕。
但在迎佛骨三个月后,懿宗皇帝就死去了。
懿宗的一生,是登基前苦不堪言、战战兢兢而登基后报复性享乐的一生。他也是这个帝国最后一个在长安平安地度过自己岁月的皇帝。
所以,命运对他来说,还算不错。
怀州事件
讲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和二十九年发生在怀州(唐时怀州,现在的河南沁阳)的几个故事,涉及两处宝藏、一个失踪的新娘,还有吃土上瘾的村民。
先说第一个宝藏故事。
怀州有一个樵夫深入太行山麓砍柴。日暮苍山远。走着走着,樵夫感到眼前一亮,有金光万道从前面发出。
樵夫惊异,披荆斩棘,一路攀缘,见一山洞。入洞后他竟发现满洞黄金,装满好几间屋子,每锭都有一尺多长。樵夫狂喜,但一时又不能全部弄走,于是取了五锭,后又怕被别人发现,就用石头将洞口堵住,做了记号。
几天后,樵夫驾车入山搬金子,却迷失路径,找不到藏宝洞在哪儿了。
樵夫并不甘心,因为那些金子对他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加上他这些年一直在这里砍柴,对太行山谷的地形很熟悉,他不相信自己找不到藏宝洞。返回城里,他建造了很多开山劈石用的器具,装了好几车,欲再入太行,寻找藏宝洞。
怀州有司户姓崔,问其缘由。樵夫也没隐瞒,一一道出。崔司户很感兴趣,表示愿意帮助他一起去寻找那些金子。樵夫应允。于是二人又找了些劳力,准备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