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戏诸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次奔袭西域,北凉都护府和流州刺史府的既定方略,都是要求他和另外一支骑军尽力联手堵截种檀万骑,进而迫使此人身后烂陀山僧兵越晚进入流州青苍主战场,所以归根结底,这场阻截战不求战果大小,不过是尽量为郁鸾刀部骑军的孤军深入和主力龙象军赢取时间。很好打,但也很不好打。保守的打法,就是不理睬烂陀山步卒僧兵,只需要跟种檀的开路骑军纠缠不休,如此一来,任务就算完成。可是在两支骑军并驾齐驱的途中,他提出了一个风险极大的想法,一个导致两支骑军都很不好打的激进方针。他本以为那个绰号“曹矮冬瓜”的年轻人会断然否决,会搬出“以大局为重”这个说法,但是那个还是第一次与他并肩作战的年轻北凉骑将,竟然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不但如此,还主动担负起更为“送死”的任务,理由是他曹嵬麾下人马更多且他曹大将军行军打仗的本事也大些。这让他哭笑不得的同时,也有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他当年在广陵道,习惯了独力挑起所有担子,习惯了数万甚至十数万大军生死全部系于一身的沉重。
这场仗,还没打起来,就让他感到很陌生。
他谢西陲转头望向那些隶属于临谣、凤翔两座军镇的骑军,下意识伸手握住那柄前不久才到手的战刀——第六代徐刀。
许多事情许多细节,他也是真正到了西北进入边军之后才开始了解。比如手中战刀,原来凉刀开锋有两次的讲究,一次是在工坊磨刃,一次是在沙场杀人饮血,否则那把战刀,如果仅有前一次,那就称不得凉刀。
谢西陲笑了笑。
北凉寒苦,可穷讲究真多。
不过他喜欢,很喜欢。
他身后这六千骑,“来路”复杂。既有原先在两镇割据称王的强悍马贼出身,也有为了户籍而上阵搏杀的流州难民青壮,还有那个叫柴冬笛的妇人拉拢起来的西域流骑。
准确说来,跟他谢西陲一样,相对与北莽蛮子身经百战的北凉边军而言,都是雏儿。人是如此,新配发的腰间凉刀更是如此。
割下北莽蛮子的头颅为刀染血开锋,比起为那些水灵的胭脂郡婆姨破瓜,一点不差!
这个说法很粗粝鄙俗,更不知最早是从谁嘴里传出。
虽说师从西楚曹长卿却出身于市井巷弄的谢西陲,自然还是很喜欢。
谢西陲的军令一条一条精准传达下去,将六千骑按照来源分作三部,以出身最正的两千五百骑两镇骑卒作为先锋,对出现在密云出口外的种檀部骑军展开冲锋。冲突敌阵,得利则全军齐进,未能得利,只要稳住阵脚,让北莽骑军无法成功在山口外铺展阵形,便小战即退。第二支流民千骑替补而冲,继而换作柴冬笛部两千骑军,更退迭进。他亲自率领五百龙象军精锐在旁压阵,一旦北莽骑军出现破阵而出的迹象,谢西陲就会让那五百死士精骑就算战死,也要用自己尸体堵住密云山口的出口处。
在和曹嵬万骑分道扬镳之后,后者已经将绝大部分凉弩和骑弓都转交给谢西陲这支骑军。
最好的情况当然是种檀部骑军精锐殿后,由寻常骑军率先冲出密云山口,但是谢西陲相信,那名靠着葫芦口足足卧弓、鸾鹤两城北凉边军尸体当上夏捺钵的年轻人,绝对不至于如此掉以轻心。
即便种檀真的如此名不副实,那么谢西陲更有自信在实打实的战场上,拿回那份己方先手失误错过的战功。
谢西陲几乎与山口内的种檀同时下令,然后说出如出一辙的言语:“换马!披甲!”
曹嵬一万骑在与谢西陲分开后,开始不计战马体力损伤地进行了一场快若奔雷的长途奔袭,直接绕过了密云山口!
他要从密云山口西端的附近一处入口闯进,然后将自己身陷死地,沿着山口迅速东奔,最终处于种檀骑军和烂陀山僧兵之间,拼的就是谢西陲六千骑能够守住东大门口!能够等到他在种檀骑军的屁股上狠狠捅一刀!
所以曹嵬在与谢西陲分别的时候,半真半假玩笑了一句:“姓谢的,我曹大将军那可是板上钉钉要成为老凉王徐骁那样的男人,结果这次等于是把脑袋拴在你谢西陲的裤腰带上了,千万别让我英年早逝啊!”
谢西陲当时没有豪言壮语,只是点了点头。
谢西陲看到那个矮小武将疾驰而去的时候,背对自己,抬起手臂,伸出大拇指。
不知到底是什么曹嵬独有的意义,或又是什么北凉边军的古怪讲究。
万骑突进,其势大如山崩潮涌。
曹嵬嘴唇干裂,渗出些许血丝,却满脸笑意,怒吼道:“老子要让密云山口一役,成为不输于卢升象雪夜下庐州、褚禄山千骑开蜀的豪壮骑战!曹嵬可以死,唯独不能死得籍籍无名!”
密云山口虽然呈现出收束之势,如同女子纤腰,可毕竟仍然能够让二十余骑并排冲出。
先前谢西陲仅用眼力就可以看到数骑北莽马栏子奔回山口传递军情。
大战一触即发。
但是种檀部骑军的冲出要比预期更快,也更为迅猛。
以至于凤翔、临谣两镇骑军的当头五十骑几乎一个瞬间,就被蛮横冲散。
虽然在北凉轻弩骑弓已经齐射,箭矢如雨泼洒向出口后,很快就射落二三十骑北莽蛮子,但是北莽骑军总体上势头不减。
谢西陲立即改变策略,第一时间就下令让五百龙象军死士骑军扑杀而去。
敌我双方尸体都不够,远远不足以形成一条天然的拦马桩!
谢西陲停马在山口外半里地的地方,身边仅有数十骑亲卫扈从和六名传令骑卒。
他并非那种冲锋陷阵的猛将,当初亲临战场让离阳春秋老将阎震春全军覆没,谢西陲一样不曾上阵杀敌。
不是谢西陲没有那种一怒杀人的匹夫之勇,而是武力平平的他无比清楚,一个活着去准确发号施令的主将,才能够率军杀敌盈野。
谢西陲不但让那五百精骑赴死,甚至还下了一条军令:若是厮杀过后坠马而未死,请诸位尽力杀马于阵上!
谢西陲想起那一张张原本眼神坚毅的脸庞,在听到这条命令后,几乎人人眼中都有痛楚之色,最后又都默然策马而去。
五百龙象精骑火速奔赴战场后,谢西陲面无表情地下令给稍稍撤退的两镇骑军展开半扇形阵形,一旦那五百骑出现溃退迹象,或是仅剩五十骑站在战场上的时候,就必须对密云山口进行不分敌我的攒射。
临谣、凤翔两镇骑军的副将欲言又止,咬牙领命。
然后谢西陲又让临谣、凤翔骑军在扇面弧顶处,让出一条可供二十骑并排向前冲锋的通道,让一千骑流民青壮列队准备就绪,集中军中所有枪矛配送给这些膂力出众的流民青壮骑卒,并且临时挑出擅长骑射步射的六百人,单独成军,位于两镇骑军的那座扇面之前。
谢西陲坐在马背上,看着那处狭窄到不能再狭窄的战场,更是一座人马皆亡的奇怪战场。他虽然看不清密云山口内的场景,但完全能够想象那里的密集铁甲,不断挤压簇拥在一起,如一片蝗群,如一窝蚁穴。
如果拂水房的谍报出现纰漏,烂陀山僧兵并不需要整顿收拢,就已经与种檀骑军汇集在一起。
如果曹嵬骑军的推进不够迅猛,或者是出现在战场上的时候已是强弩之末。
如果他谢西陲守不住这道口子。
只要有一个“如果”成真,那么流州战事才开始,就已经是糜烂不堪的境地了。
这一刻,谢西陲不知为何,想起了那个似乎总是言笑温和的年轻人,那个在凉州关外亲口对自己建议多走走多看看的年轻人。
谢西陲深呼吸一口气,用自己才能听到的嗓音自言自语道:“你为我大楚留下五百读书种子,谢西陲何惜以一死相报?”
从今天起,再无大楚将军谢西陲,只有北凉边军谢西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