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文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古史部分倒还好,天子也曾看过。但当代之史,不少都是隐秘丑闻,尤其景帝及当今天子本纪,他毫无避讳,秉笔直书,一旦被天子看到,必会被焚毁。
他能托付的人,只有女儿女婿,女儿司马英颇具胆识,自不会推托,但女婿杨敞胆小怕事,只要看到当今天子本纪,就断然不敢收留史记。就算他敢,一旦被察觉,也必将祸及全族。孔壁《论语》之祸已经令人惨痛,再不能为了史记,又祸害亲人、伤及无辜。但如果不能公之于世,写史记又有何用?
司马迁思前想后,始终想不出一个妥善之策。
幸好柳夫人想到一个主意:抄一份副本,将该避讳的地方全部删去,再交给女儿女婿,这样,至少大部分史记能得以留传。至于正本,万万不能托人收藏,找个隐秘的地方,埋藏起来,以待后世之人发掘。
这个法子两全其美,很是妥当。但正本藏在哪里好?
藏的地方既不能太显著,也不能太荒僻。太显著,易被当世人发现,则仍然难逃被毁之运;太荒僻,则恐怕永世都不会被人发现。最好是刘氏王朝覆灭之后,再被发现,到那时,则不用再怕触怒朝廷。但什么地方能保证这一点?
夫妻两个一边思索商议,司马迁一边抓紧抄写史记副本,边抄边删改。
景帝及当今天子本纪,全部删去。<a id="noteBack_4" href="#note_4">[4]</a>
河间献王刘德,只留下刘德好儒学一句,藏书、献书及死因全部删去。<a id="noteBack_5" href="#note_5">[5]</a>
淮南王刘安,有意记得极其详细,文中处处自相矛盾<a id="noteBack_6" href="#note_6">[6]</a>。
游侠列传中,朱安世段落本来篇幅最多,只有狠下心,全部删除。赵王孙、樊仲子、郭公仲只录其名,事迹全都删去。<a id="noteBack_7" href="#note_7">[7]</a>
孔子第十一代孙中,孔延年为嫡长子,删去其子孙名姓,以为讽戒。<a id="noteBack_8" href="#note_8">[8]</a>
孔安国、孔驩经历全部删除,只留下一句“安国生卬,卬生驩”。<a id="noteBack_9" href="#note_9">[9]</a>
想到孔壁《论语》就此湮灭,他心中实在不甘,再三思忖,又提笔在孔安国处添了一句“至临淮太守,早卒”。孔安国死时已年过六旬,用“早卒”二字,暗示他死于非命。<a id="noteBack_10" href="#note_10">[10]</a>
至于孔壁《论语》,只在《仲尼弟子列传》篇末提及“孔氏古文”,写了一句:“论言弟子籍,出孔氏古文近是。余以弟子名姓文字悉取论语弟子问并次为篇,疑者阙焉。<a id="noteBack_11" href="#note_11">[11]</a>”
副本抄完删罢,司马迁连声喟叹:疑者阙焉,疑者阙焉。
如果史记正本不幸消失,这些空缺之处,不知道后世之人能否起疑、思索、明白?
* * * * * *
司马迁唤来女儿女婿,将史记副本托付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