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罗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对范克特的那次采访是十一月七号拍的,”罗宾说,“我给BBC打了电话。花了好长时间,最后终于打通了。”
“七号,”斯特莱克沉吟着,“那是星期天。是在哪儿拍的?”
“节目组去了他在丘马格纳的别墅,”罗宾说,“你看采访时注意到了什么让你这么感兴趣?”
“你再看一遍,”斯特莱克说,“试试YouTube上能不能看到。真奇怪你当时竟没发现。”
这话刺痛了罗宾,她想起当时马修坐在身边,盘问她四号公路的那起车祸。
“我要换衣服去辛普森了,”斯特莱克说,“我们把门锁上,一起出发,好吗?”
四十分钟后,他们在地铁站分手,罗宾直奔帕特尼的布里德灵顿书店,斯特莱克要去斯特兰德的餐馆,他打算走着去。
“最近打车花钱太多了。”他粗声粗气地对罗宾说,不愿告诉她星期五晚上他被困在那辆丰田陆地巡洋舰里,花了多少钱才摆脱了困境。“时间有的是。”
斯特莱克离开时,罗宾看着他的背影,魁梧的身体拄着拐杖,腿瘸得厉害。罗宾和三个兄弟一起长大,童年时的观察使她有一种异常敏锐的洞察力,能看出男性对于女性表露的关怀经常产生逆反心理,但是她担心斯特莱克的膝盖支撑不了多久,恐怕再过几天他就彻底无法行动了。
差不多快到午饭时间了,在开往滑铁卢的列车里,两个女人坐在罗宾对面大声聊天,膝盖间放着大包小包的圣诞节物品。地铁的地面又湿又脏,又一次充斥着潮衣服和人体的气味。罗宾一路上大部分时间都试着在手机上看迈克尔·范克特的采访片段,但始终没有看到。
布里德灵顿书店位于帕特尼的干道上,古色古香的玻璃窗,从上到下堆满五花八门的新书和二手书,全都横着放。随着铃铛的轻响,罗宾迈过门槛,步入一种温馨的、散发着淡淡霉味的氛围。书架里塞满横放的书,一直堆到天花板,两把梯子斜靠在书架上。屋里亮着几个灯泡,灯泡悬得很低,斯特莱克如果在肯定会撞到脑袋。
“早上好!”一位年迈的绅士穿着一件过大的花呢夹克衫,从一间玻璃门已不平整的办公室里走出来,几乎可以听见他的关节在吱嘎作响。他走近时,罗宾闻到一股浓浓的体味。
她已经准备好简单的问话,便立刻向他询问店里有没有欧文·奎因的书。
“哈!哈!”他会意地说,“我想,不用问为什么大家突然对他感兴趣!”
这是一个自以为是的男人,离群索居、不谙世事,他领着罗宾往书店的里面走,不等罗宾提问,便自顾自地大讲特讲奎因的写作风格和他越来越差的可读性。只认识不到两秒钟,他就似乎断定罗宾想买一本奎因的书只是因为奎因最近被害了。虽然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罗宾还是感到恼火。
“你这儿有《巴尔扎克兄弟》吗?”她问。
“看来你知道得蛮多,不光想要《家蚕》,”店主说,用衰老的双手挪动梯子,“我已经接待了三位年轻记者,都想要那本书。”
“记者上这儿来做什么?”罗宾假装不解地问,店主开始往梯子上爬,旧粗革皮鞋上方露出一截深黄色的袜子。
“奎因先生遇害前不久到这里来过,”老人说,打量着罗宾头顶约六英尺上方的那些书脊,“《巴尔扎克兄弟》,《巴尔扎克兄弟》……应该就在这儿……天哪,天哪,我肯定有一本的……”
“他真的来过这儿,来过你的店里?”罗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