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勒·凡尔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过,光去月球是不够的,路上还要观看呢。没比这更简单的了。事实上,在垫子下面还有四个装有厚凸透镜的舷窗,其中两个开在炮弹的周围,第三个在炮弹底部,还有第四个在圆顶上。这样,乘客们在旅途中,可以同时观看逐渐远去的地球、越来越接近的月球以及挂在天空中的各个天体。只是,为了保护凸透镜不受发射时的冲击,人们在舷窗外面又装了一层坚实的金属护窗板,只要轻轻一拧内部的螺丝帽,那块金属板就会脱落。这样,炮弹的空气就不会泄漏出去,乘客们才有可能观看外景。
所有这些精心装备的机件,操作起来非常方便,工程师在配置炮弹车厢时同样表现出惊人的智慧。
几只固定在里面的容器用来放置三位乘客必需的水和粮食;他们甚至还可以通过压缩煤气来获得火和光,这些煤气被压缩在一个备有好几个气压的特制容器里。只消拧开龙头,这些煤气就能在六天时间里照亮和暖和这个舒适的旅行车。大家都看到了,那些维持生活甚至是舒适生活的东西可一样都不少。另外,多亏了米歇尔·阿尔当的才能,舒适和实用以艺术品的形式结合在了一起;若不是空间太小,他早就把他的炮弹布置成一个艺术家的工作室了。不过,如果认为这三人在金属塔里会太拥挤的话,那就错了。它差不多有五十四平方英尺那么大,十米那么高,这足以赋予它的客人一定的行动自由。他们在美国最舒适的车厢里都不会感到如此自如呢。
粮食和照明问题得到了解决,剩下的就是空气问题。显而易见,炮弹里的空气是不够乘客呼吸四天的;事实上,每个人在一个小时内要消耗一百升空气里的所有氧气。巴比康和他的两位同伴,还有他打算携带的两条狗,在二十四小时内,要消耗两千四百升氧气,用重量表示的话,将近七磅氧气。因此必须更新炮弹里的空气。怎么换?很简单,用赖泽和勒尼奥两位先生的方法,这一点米歇尔·阿尔当已经在大会讨论时提及过。
我们知道,空气主要含有百分之二十一的氧气和百分之七十九的氮气。那么,在呼吸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情况呢?一个很普通的现象。人把维持生命必需的氧气吸进去,把氮气原封不动地呼出来。呼出的空气丧失了大约百分之五的氧气,又增加了体积大致相同的碳酸气,这种气体是血素氧化以后的必然产物。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在一个封闭的地方,过了一段时间,空气中所有的氧气会被对人体有害的碳酸气所取代。
这个问题可以简化成以下几点:在氮气原封不动的情况下,那么:1.再造被吸进的氧气;2.破坏呼出的碳酸气。没有比用氯酸钾和苛性钾更方便的了。
氯酸钾是一种白色结晶形态的盐;当人们把它置于四百度的高温上时,它就会转化成氯化钾,释放出它含有的全部氧气。十八磅氯酸钾产生七磅氧气,那正是二十四小时内乘客们必需的氧气量。氧气就是这样再造的。
至于苛性钾,那是一种对混入空气里的碳酸气吸性很强的物质,因此只需晃动一下它,就能吸收碳酸气,把它转变成碳酸钾。碳酸气就是这样被吸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