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意义
维克多·E·弗兰克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社会学家还对48所大学的7948名大学生做过一项统计调查。其初步报告是全国精神卫生研究所资助的一项为期两年的研究项目的一部分。在被问及什么是你目前最主要的事情时,16%的学生回答说是 “赚很多钱”,78%的学生回答其首要目标是 “找到生活的目的和意义”。
几年前,法国人曾做过一项民意测验,结果显示,89%的被访者承认人需要 “某种东西”才能活下去。另有61%的人承认自己的生活中确有某种东西或者某个人是自己愿意为之献出生命的。在我维也纳的医院里,我在病人和医护人员中间重复了这一测验,结果与法国的测验结果几乎一样,仅仅相差2%。
当然,个别学生可能对价值的重视只不过是其隐蔽的内心冲突的说辞,但即使这样,那也仅仅说明了一种例外而不代表规律。如果是这样,我们就需要对付伪价值并剥去其伪装。不过,要是发现被访者的回答是真实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停止剥去伪装的过程。如果这时候不停止,那么 “剥去伪装的心理学家”所剥去的就是他自己的 “隐蔽的动机”——即潜意识里贬低人们真正需要的需要。
人类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是其主要的动机,而不是什么本能驱动的 “次级合理化”。这种生命的意义是独特的,因为只是并且只能是由特定的某个人来完成。也只有这样,他才满足了自己追求意义的独特愿望。一些学者认为,意义和价值 “不过是心理防御机制的反向形成和升华法而已”。<a id="footnote_quote_txt003_1" href="#footnote_content_txt003_1">[1]</a>但在我看来,我就不愿意单单为自己的 “心理防御机制”而活着,也不愿意仅仅为了自己的 “反向形成”而送死。人,能够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而活,甚至为此付出生命!
<a id="footnote_content_txt003_1" href="#footnote_quote_txt003_1">[1]</a>译者注:无意识的冲动在意识层面上向相反方向发展,人的外表行为或情感表现与其内心的动机欲望完全相反,这在心理学上称为 “反向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