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嘉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减法生活
香港的狭小空间教会人不去浪费,更学会生活,不断做减法题,最后拥有的,都是最需要的东西。蜗居,对于人生是一种很有趣的练习。
去年今日,跑到香港住朋友家。
我从太子站下来,穿越狭窄拥挤的商铺,跨入一寓所。电梯不断攀升,抵达后,再于潮湿空气以及鱼蛋面香味中,穿越只容一人通行的走廊。途经一户户铁门,有的对外敞开,可听见屋内小童嬉笑大人对话,电视与吃饭的碗筷碰撞声交错。
最终角落处,友人掏出钥匙,边转动边嘱咐:“你可别期待太多啊!这边寸土寸金,房租死贵,能住在靠近市中心已倍感满意。”
门一开,只见十五平方米左右的小客厅,连沙发和吃饭桌子都无。四方卫生间,冲凉与如厕共用。朋友的卧室,一张小床、一张书桌、一把小椅、一个衣柜,早已塞满屋,两人同时出现其中,拥挤出奇。
原来满大街奢侈品、满眼高楼大厦的香港,居住其中的人却过着如此生活。朋友看我愣在那儿,更起劲,说:“来,看看我室友的房间!”一开门,只是张小床,竟空间已满!
“就在这里,我的香港房东一家五口就曾生活了十多年。”朋友介绍道。我一想到炎炎夏日,工作忙碌,香港出街吃饭因为人多地少都需要拼桌,过马路人潮汹涌胳膊肘互相碰触,回到家,又是抬头不见低头撞到,那么狭小的空间里,人不浮躁满是野心追逐大房子生活已够难,又该如何幸福呢?
突然想起,舒国治认定的“家”,不过是睡觉冲凉和大便的地方,意即一张床一个卫生间足矣;三毛向往的“家”,万水千山走遍,仅需一个灯泡下和爱的人吃饭;乔布斯的“家”,简简单单没有摆设,一张放电脑的矮桌,照片里他就坐在地上。
难怪乎,在香港诞生了一位生活家——欧阳应霁。关于蜗居,他认为这并不是“问题”,反而挺好的。香港的狭小空间教会人不去浪费,更学会生活,不断做减法题,最后拥有的,都是最需要的东西。
回忆童年,欧阳和弟弟、妹妹、爸爸、妈妈,还有一个长辈,六个人住在二十平方米的房子里。爸妈一间房,他、长辈还有弟妹则睡另一间房,分别是上下铺,房间还不到十平方米。
但他强调:“我们一家很快乐!”
“给你一个大空间,如果里头没有人跟你在一起,孤零零的,我觉得更难过。或者就算你有钱,你可以把那个空间都堆满你喜欢的东西,但是东西那么多,你可能要花两三年才能完全眷顾到它们,很多衣服买回来从来也不拆,十年后才发觉原来自己有这件衣服。”原来,蜗居对于我们的人生是一种很有趣的练习。
老话说,有才华的人省下买衣服钱。好友A,汗衫牛仔裤加帆布鞋,不爱逛街,基本款走天下,可一旦跳起舞来,整个人闪闪发光,即便身上这基本款也立刻鸡犬升天。同样,再小的空间,倘是一家人相亲相爱,或又倘是一个人住充满希望,一碗一筷都因此是精致的。
耳机里,孙燕姿幸福地唱着《完美的一天》:“我有一间大房子,有很多的落地窗户。”闭上眼,我看见的却是朋友,她在香港的卧室,屋内仅有生活必需品,小书桌上贴着便签纸,上面是一句句激励她每天奋斗的话语。
怀揣理想的港漂,是不是该这样幸福地唱:“我有一间小小房,有很多的梦想和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