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奇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父母分权,即在对与孩子有关系的事情上,双方都有发言权,而不是某一方独断专行。临床上常见的案例是父亲被排除在决策层之外,这会使孩子滞留在母子或母女二元关系中,无法发展到父—母—子女的三元关系中,并继续影响到子女的社会化。
理想的文化环境是男孩和女孩的利益和权利不是此消彼长,而是均等的,更理想的情况是都足够充分。
对孩子严格要求,可能源于父母对自己的父母失望,以及对自己失望。对自己满意的父母不会有哀怨,也就不会要求用孩子的成就来消除自己的哀怨。说狠一点,那些在自己的生活中把其他成年人搞得一败涂地的人,是不会在家庭生活中打败自己的孩子,以补偿缺失的优越感的。对他人的失望,本质上是对自我缺憾的补偿:我对你失望,就忘记对自己失望了。
我相信女性并不需要这样“莫名其妙”的所谓好处。美好的家庭环境应该是不论性别,每个人都有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条件,包括经济上和态度上的。
为使孩子不觉得自己成长是背叛父母,我们做父母的要掌握什么大原则,才能在孩子“抛弃”父母之前抢先“抛弃”孩子?既然是说大原则,数量不应该很多。我现在想到的是,父母不应该把成长的压力完全放在孩子身上,而是应该让自己也成长。
家族创伤有时候像个传家宝,父母似乎有责任把它传给孩子。比如,重男轻女是常见的文化级别的家族创伤。在不少的临床案例中,一代又一代女性被迫害的景象骇人听闻。很多女性的一生,毁于这种灭绝人性的文化传统。让人悲喜交加的是,多子女家庭中,如果有重男轻女的传统,结局往往是女性发展得很好,男性反而很弱。专业人士对此的精神分析解释是:重视男性就是制造了过高浓度的关系,在效果上等于阉割了男性,而被忽视的女性却获得了自由发展的空间。
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呈现的是一个饱满的生命状态,也就是不需要通过对孩子做出很多牺牲来证明自己存在的状态。我们虽然是你的父母,我们也是人,我们需要自己的生活。我们不完全是为了你活着。这种姿态本身就在告诉孩子,你也可以过自己的生活。
父母压抑的东西,会让孩子代替自己表达。如果父母当年学习的目的只不过是要超越自己所处的有些屈辱的社会阶层,这种屈辱感不被觉察的话,那他也会让孩子的努力学习过程充满屈辱的味道,孩子反抗,就会变成厌学。潜意识里形成了这样的公式:学习等于屈辱。要孩子争气,那是直接在传递屈辱感了。
但是如果父母总是以一种牺牲的态度来跟孩子打交道,这种牺牲后面其实是包含了一种交易,就是我们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也需要用某种不成长来陪伴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