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王莽的末日 (第3/5页)
飘雪楼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看着王莽实在太苦恼,大司空崔发来替他分忧,只一句话便让王莽原本失去了光彩的双眼突然变得明亮起来。
“何不请王邑再出山?”
是啊,怎么就不把王邑请出山来,王莽拍着脑袋。
昆阳一战,王邑一败涂地,倾尽了几乎新朝的举国之兵。事后,他负荆请罪,主动要求王莽给他处以极刑,但王莽却摇头道:“我三顾茅庐才请你出山,现在因为兵败杀了你,那等于杀了我自己还难受。”
王莽放过了王邑,王邑却没有放过自己,耿耿于怀,后来便“躲到洛阳成一统”去了。放纵、沉沦,王邑原本想以这种自甘堕落的方式结束自己的一生,却没曾想再次接到王莽的诏书。
对于败军之将的他来说,已没有任何条件可谈,唯有以死效忠,方能解赎自己心中的罪恶感和屈辱感。因此,接到诏书,他便马不停蹄赶到了长安。
“罪臣之将,愿肝脑涂地,为国效犬马之劳。”王邑泣首道。
“往事如过眼云烟,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王莽道,“如今国将不国,如之奈何啊?”
王邑本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宗旨,说出了两个力挽狂澜的方案:一是坚守洛阳、武关这两座有关长安门户的大城;二是离间叛军。我们的对手主要是汉军,其他如赤眉等特种军,可以采取糖衣炮弹的方式进行拉拢,如果叛军能自相残杀,那我等东山再起也就指日可待了。
可是,现实与理想总是有差距的,王邑的“两步走”中的坚守武关、洛阳很快就被现实给打破了。
话说革命军在向武关逼进时,析城人邓晔、于匡在南乡起兵响应,先后攻下析县、丹水、直打到武关城下。
武关守将、都尉朱萌原本是王邑得力的部将。王邑把武关交给他守时,朱萌便立下了“城在人在,城破人亡”的誓言。这令王邑感到很满意,看来朱萌如此为国效忠,武关不可虑矣。
然而,事实证明,誓言之所以成为誓言那是因为它是无法实现的言论。而朱萌之所以说出那样的誓言是因为他一时心血来潮。当他看到城下的邓晔、于匡等人时,他的态度马上就转变了。是啊,曾经,他们是一条战线的,现在却成了敌人。而邓晔、于匡之所以这样,那是现在天下的形势所致。
新朝已处于四面楚歌,在做最后的挣扎。而革命军才是大有前途啊!权衡了一番后,朱萌决定弃暗投明,连一枪一弹都未发,就打开了城门。武关已失,长安便如一裸露的婴儿暴露在眼前,革命军可以长驱直入了。与此同时,洛阳也陷入了革命军的重重包围中,随时都有被攻下来的危险。
第一步看来是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了。接下来就寄希望于离间革命军了。但王邑派去招降赤眉等的使者都如泥牛入海,一去不复返。
纸上谈兵,听上去很美,可梦碎得也快,梦碎时掉落的不是片片落叶,而是血淋淋的心。
看来寄希望于王邑能成为力挽狂澜的救世主,王莽想得太美太天真了。
山雨欲来风满楼
武关失守,洛阳告急,长安告急,整个新朝告急!王莽大惊失色,惶惶不可终日,马上召集大臣,进行了一次紧急大会。结果平常个个争先恐后,发表言论滔滔不绝的众大臣,嘴巴如同贴了膏药一般,个个耷拉着脑袋,选择了沉默是金。
“各位倒是说话啊!”眼看大家大有将沉默进行到底之气势,王莽以发飙的姿态向大家进行了怒吼。
事实证明,王莽的怒吼还是有作用的,众人还在沉默是金,有一个人却站出来了,他选择了“沉默是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