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们刚刚安定下来时,隔壁新什别克家也跑丢过两峰骆驼。他连着出去找了一个礼拜,跑遍了附近的几个牧场,中间只回来了两三次。每次回家,骆驼没找到,还笑得跟平时一样。不等我们开口,就愉快地说:“没有,还是没有!”
十个客人里有九个都是出来找骆驼的,剩下的那一个肯定是在前去搭车的途中路过此地,或没搭上车,往回赶的途中路过此地。
后者大多是年轻人,鞋子都擦得很亮。有的明显还穿着新鞋,因为鞋底子也是干净的。
他们问候过主人,就一声不吭上床卧倒。正在煮毡片或裁毡子的嫂子继续干自己的活,并没有为之中止手头的工作。在等待茶水的时间里,为消除尴尬,他们要么逗猫玩,要么翻看扔在床边的皱巴巴的旧报纸。
我若是个像样儿的民间调查者,此时应该以长辈的口吻和蔼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家离得远吗?干什么来着?”可我总是懒得吭声。
一般来说,年轻的客人都会对我非常好奇。总是直勾勾盯着我看,其目光像被凸透镜聚过焦一样,盯哪儿哪儿烫。大不自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便深深地回盯着对方看。很快就轮到对方不自在了,再不好意思看我。
嫂子虽然态度冷淡,礼数却是周到的,并不怠慢客人。一忙完手头的活计,就铺餐布,切新馕,还总会吩咐我去毡房里取一些包尔沙克撒进席间。平时我们自己喝茶时,餐布上不会放这样的好东西。
之前,嫂子一言不发地干活,客人一个挨一个躺床上傻等,那情形是有些尴尬。但茶水奉上后,没一会儿,气氛就起来了。嫂子饶有兴致地问这问那,客人说个不停,一碗接一碗进茶。大家毕竟都是寂寞的。
对我的存在一点也不惊奇的客人,要么来过两次了,要么来之前就把我的一切已打听清楚。他一边和女主人打招呼,一边目不斜视地登床上榻。取下豪华的狐狸皮缎帽放在身侧,只留下衬里的小白帽仍戴在头上。他的胡子相当漂亮,态度令人倾心。我便主动搭讪,问可否为他拍一张照片。没想到居然被拒绝了!居麻替我解释,原来他要骑在马上再照,那样气派一些。
喝完茶,他还郑重地做了感谢的巴塔。戴上帽子整装出门,我们一起跟在后面送了出去。他从门口雪地上拾起因寒碜而没有带进室内的旧外套穿上。居麻帮他扶着马笼套,恭敬地扶他上马。他策转马头冲我挥了挥手,我赶紧拍照。没拍两张,他就打马走了。果然气派!
也有特别熟悉的客人,比如保拉提——前些年在冬库儿夏牧场上认识的小姑娘加孜玉曼的哥哥。他家牧场极远,离此地需骑一天的马。我一直没搞清他那天为什么出现在此地,既不是找骆驼,也不为搭车。
虽然很熟悉了,但当着大家的面这小子从头到尾也没和我打一声招呼——这有什么可害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