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玉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1.指示不一定等于意图
有些人说,领会和落实领导意图关键是忠实于领导指示,丁是丁卯是卯,不要擅作主张,更不要添油加醋,领导指哪我打哪就完了。
有些人则说,要创造性地把握和落实领导指示,善于深化领导意图,不但要把领导嘴里说出来的事情办了,还要发散思维,把领导没好意思说的、旁敲侧击的、笼统说说的事情办了。
领导下周要去外边参加一个自己专业领域的论坛,并做主题发言,石头问领导需不需要准备发言稿,领导说,算了吧,你最近事多,你帮我找点材料整理一下就行。其实,仔细想想,他可能是不好意思让你帮他起草私人的材料。虽然是本职之外的工作,但你要做的整理,可能并非只是整理,而是最好能拿出一份完整的规范的发言稿。
领导下周要在本单位布置安全稳定工作,要讲话,石头问领导需不需要准备发言稿,领导说,算了吧,你帮我问相关部门要点材料,整理一下就行。虽然这是你分内的工作,但其实,他可能是真的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就是想看点材料参考一下,你把材料找来,稍加整理后给他就行。
忠实还是发散?两种说法、方法其实并不矛盾,石头觉得可以拿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打个比方。
忠实的、收敛的落实领导指示和决定是最低纲领,能做到这一点已然不简单,至少可以说已经合格了,甚至也能算是优秀的办公室人。
发散的理解和执行领导指示是最高纲领,比忠实高一个层次和位阶,当然前提是发散得正确而非曲解,这需要极高的智慧和深厚的经验支撑。
为什么石头说发散理解领导意图是更高的要求?领导意图,顾名思义,从字面上理解就是领导的意见和企图。它是领导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的打算,它和领导指示、决定并不等同。领导意图一般包含在领导指示和决定之中,并通过它们表现出来。
但是,领导指示和决定并不是领导意图本身,只是领导意图的一种表现形式。通俗点说,指示是皮,意图才是肉。正因为这样,所谓的意图天生就带有隐蔽性和模糊性,甚至还带有不确定性和可塑性,说不定今天领导这样想,但明天受了什么触动,看法又起了变化,甚至自我怀疑和否定,这都是很正常的。
正因为“意图”这个东西有这样模糊和变动的特性,它一定需要理解和发散深化,才能露出本来面目。
前段时间因刘慈欣获奖而大火的科幻小说《三体》中虚构了一种和地球人类完全不同的文明。三体人不靠发声传递信息,而直接通过思维交流,他们将自己的思维直接投射到别人的大脑里,完成交流的过程。所以对他们来说,想就是说,相互之间思维是完全透明的,没有损耗和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