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玉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领导当然可以说“你马上把老刘叫到我办公室来”,但你绝不能说“老刘,领导叫你去他办公室”,转述之前留个心眼,把叫换成“请”,就能避免掉进因身份落差造成的陷阱,你听:“刘头儿,领导请您去他那一趟,您现在是否方便?”别人听起来就完全不同了:领导多么礼贤下士,秘书多么毕恭毕敬,让人心里熨帖不是?
<b>多称“您”</b>
再说说“您”字。对大多数北京的爷们来说,“您”就是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毫无压力,用起来肆无忌惮。
就是面对食堂打菜的阿姨,“您”字也是脱口而出,当遇到麻烦时候,北京人说“麻烦您哪或者劳驾您哪”让人打心里觉得这人实诚;别人无论帮助咱们结果怎么样,北京人一定都会说三个字“谢谢您”,不为别的,就为人家出力;指出别人办事的方法不对,北京人会说:“您这事儿可不能这么办。”即使碰见厌恶的人,也会这样对他说:“您放心,咱们走着瞧。”展现出大气、宽容。
但对于包括石头在内的很多南方人来说,“您”字足以让自己羞羞答答,即使对爷爷太祖,也还是你、你、你,“您”字会让自己感觉对方太高,自己太矮,态度太谄媚。“您”字很简单,难的是克服心理障碍。
石头不认为“您”代表的是阿谀奉承和拍马屁的价值观,也不提倡大家做这种事情。石头觉得,其实,“您”字本质的东西并不是这个,它强调的是照顾和理解他人,这也是会说话的本质。
“您”有温暖人心的力量,它会让对方感到自己是体面的,有价值的,被重视的,它最大限度地关怀了对方的感受。当石头想通了这一点,立马把口语中的“你”全部换成了“您”,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我胖了,因为当我对食堂打菜的大姐说出“麻烦您给我二两饭”这样的话之后,我的二两饭似乎总是要比别人多一些。
2.夸人不要隔靴搔痒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们总是喜欢给别人泼冷水,或鸡蛋里挑骨头、吹毛求疵,提一些毫无趣味、毫无建设性的意见,然后再傻不拉叽地说一句:“我这人说话很直,你千万别往心里去。”但你以为只要来一句“我很直”就可以为自己的低情商开脱了吗?难道,那些情商高的人都是“弯的”?对这样的人,石头只想说一句:我一定会往心里去的!
当别人正陶醉于一个自己的小幸福中时,不要自以为是地去“旁观者清”,用所谓的“理性”告诉他,他本不应该那么幸福。比如,人家刚买了个自己很喜欢的小玩意儿,然后你去告诉他,“你买的贵了”“你被宰了”,让别人的幸福感顷刻间化为乌有;人家刚交了个男朋友,陶醉于两人的小幸福中,然后,你傻兮兮地去说,“你俩不合适,不能长久”;人家刚找了份自己很满意的工作,希望得到你的祝福,然后你去说,以你的能力,如果去另外一个单位的话,薪水要高得多;等等。
你以为你很理智,但人家只会认为你当真很讨厌。这种理智和较真,只会毁掉生活中的一切趣味和美。老盯着别人的缺点看,对自己并没什么好处,而只能让自己更自卑。夸奖别人,反而是一件令自己感到愉快的事情,这正如同,骂别人,常常让自己的火气更大、心情更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