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玉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是,在领导文稿中,如若过分追求四六句的形式美,就必然会限制思想的充分表达与发挥,露出做作、小气的痕迹,甚至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沾上机械主义、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的恶习。八股遗风的一个表征,就是我们在作文时过分看重对仗工整的四六句。
比如,以“五个意识”统领会务工作——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卓越意识;念好“五字诀”——快、细、精、活、和;做“三观”明晰的干部——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要做“四关”牢固的干部——守住金钱关、美色关、亲情关、责任关;要做“五官”端正的干部——嘴要正、手要正、腿要正、心要正、身要正,等等。数字概括的标题和对仗标题类似,用一处是锦上添花,处处用就是麻子戴花了,这点千万注意。
确实,四六句是对群众语言的概括和提炼,更加贴近基层和群众,有时候,几句简洁明快、通俗易懂、切中主旨的四六句,就是一声冲锋的号角,一篇醒世的宣言,一面率众的旗帜。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等。
<b>简短有力类</b>
甚至还有不少人中毒颇深,认为四六句造不好,就是写领导文稿的水平还不到家。如此这般,导致几乎每个办公室人都有为四六句绞尽脑汁、索尽枯肠的时候。
很多文章标题动辄两三行,看完都要好一会儿,让人兴趣索然;而有些标题反其道而行之,不拖泥带水,一般就短短三五个字,却又直捣要害,有深度又不失力度,让人印象尤为深刻。
比如,“领导重视是做好信息工作的首要条件;整合资源是做好信息工作的重要基础;传导压力是做好信息工作的有效举措”,又或者“着力改善民生、解决突出问题,立足防患未然、注重源头治理,坚持重心下移,夯实基层基础”,等等,规规矩矩,板板正正。
比如,石头写过一篇创新会务工作的总结文章,六个部分的标题清清爽爽,简简单单,主要内容是什么标题就写什么,“关于方案制订,关于流程设计,关于会前演练,关于文件印发,关于氛围营造,关于优质服务”,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段在讲什么,丝毫不绕弯子。
曾经有一段时间,公文中排比对仗、四六句的标题十分流行,很多的文章,包括一些领导讲话、权威报刊的理论文章,文内标题不管相隔多远,主语谓语宾语、名词动词形容词,语式甚至字数都是对应的。
又如一篇把写作比喻成做菜的文章,认为写作“要有食材”,主要讲原材料要丰富;“要按食谱”,主要讲要有结构框架;“要看对象”,主要讲要有针对性;“要讲时令”,主要讲要结合环境和时机。四个标题简短形象,读过之后文章观点就深深刻在了脑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