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玉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及时在之前拟好框架的那张纸上记录下相关内容,不要等到会议结束后再去回忆。这个框架的作用就在于提醒你记录的重点,避免遗漏关键信息。就记录一次会议来说,要围绕会议议题、会议主持人和主要领导同志发言的中心思想,与会者的不同意见或有争议的问题、结论性意见、决定或决议等作记录。就记录一个人的发言来说,要记其发言要点、主要论据和结论,论证过程可以不记。就记一句话来说,要记这句话的中心词,修饰语一般可以不记。要注意上下句子的连贯性、可讯性,一篇好的记录应当独立成篇。
听明白要远比记下来更重要,否则,你记下来的只是只言片语,整理的时候很难派上用场。不要试图逐字逐句记下人们在会上说过的话,根本没这个必要,会议记录的作用是摘录会议中商讨的梗概和作出的决定,不是如实反映什么人说了什么话的口供笔录。
还有一个提高记录效率的方法就是多用省略法。如使用简称、简化词语和统称,省略词语和句子中的附加成分,比如“但是”只记“但”,省略较长的成语、俗语、熟悉的词组,把句子的后半部分画一曲线代替,省略引文,记下起止句或起止词即可,会后查补。
会开得多了,渐渐悟出了窍门,虽然你的角色是记录人,但事实上只顾埋头记录绝对是最蠢笨的办法。要抓住会议精神和发言要领,反而应该多抬头聆听,首先听明白发言的人在说些什么,然后用最简洁的话把要点记下来。
4.趁热打铁整理记录
刚工作的时候,一接到做会议记录的任务,石头就有些担心。你想,会上个个侃侃而谈,滔滔不绝,会议结束大家一哄而散,我则要加班加点整理会议纪要。而且开始的时候做记录没经验,会上无论谁发言,我都匆匆忙忙埋头记录,不敢漏掉每一句话。石头没有学过专业的速记,这样高强度的记录难度可想而知,有时会后整理的时候连自己都无法辨认写的是什么,写的会议纪要更不分轻重主次,突出不了重点。
会后写记录或纪要应趁热打铁,趁着印象深刻,写起来要容易得多,有什么没弄清楚的地方也可以赶紧找相关人等问个究竟;动手之前要先翻看整篇记录,回顾整个会议的内容,对记录的材料进行分类、归纳,确定从哪几个方面整理。总之,对众多零散的材料分类之后,再动手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