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自得其乐的性格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走进一个拥挤的房间,决定加入派对,也就是尽可能多认识一些人,玩个痛快。如果他缺乏自得其乐的性格,很可能就没法子主动展开人际接触,而会退缩到角落里,希望有人会注意到他。要不然,他也可能表现得太聒噪、太招摇,不合身份的虚情假意,极可能引起别人反感。这两种策略都不可能成功,也无助于玩得愉快。但一个自得其乐的人,一走进房间,就把注意力由自己身上转移到派对——也就是他打算加入的“行动体系”。他会观察所有的来宾,研究判断哪些人可能在兴趣和气质上跟自己合得来,开始与对方谈论双方可能都感兴趣的话题。如果回馈很消极——例如话题变得很乏味或对方接不上,他就可以换个话题或换个谈话对象。只有在一个人的行动与行动体系提供的机会相称时,才可能真正投身其中。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先学会在行动的机会与本身具备的技能之间取得平衡。有些人抱着不切实际的期望,诸如拯救全世界,或在20岁以前成为百万富翁等,希望破灭时,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沮丧,精神能量浪费在没有结果的追逐上,使他们委靡不振。在极端的情形下,很多人因对自己的潜力丧失信心而停滞不前,于是选择安全而微不足道的目标,使复杂性的发展局限于最起码的层次。在行动体系中妥善运作,最重要的就是使环境的要求与行动的能力保持在伯仲之间,相去不远。
集中注意的能力越强,投入就越容易。注意力失序、精神容易涣散的人,总觉得被排除在心流之外。任何转瞬即逝的外来刺激,都有可能使他们分心。如果分心不是出于自愿,就可见对自我缺乏控制。令人意外的是,大多数人都不曾在加强控制注意力上下过什么工夫。如果没法子专心阅读一本书,我们非但不设法提升注意力,反而丢下书,打开电视,让剪接粗糙、不时被广告打断、情节低俗的电视节目进一步割裂我们的注意力。
选定行动体系以后,具备自得其乐性格的人就会一头扎进他所做的事情里面。不论是驾飞机绕地球飞行一周,还是吃罢晚餐清洗碗盘,他都会把注意力投注于手头的工作上。
避免过于自我
全神贯注
投入需要专心,保持投入更要不断专注。运动员都知道,比赛中只要一分神,就可能招致惨败。重量级拳王如果没看见对手一记左钩拳,很可能就被打昏过去;篮球选手若因观众的欢呼而分心,上篮就会失误。任何置身复杂体系中的人,都面临相同的考验:他必须不断投入精神能量,才不至于被淘汰出局。不肯用心聆听孩子说话的家长,会损害亲子间的互动关系;心有旁骛的律师很可能辩输案子;心不在焉的外科医生,则会使病人不再上门。
一个人有没有“自得其乐的自我”,最根本的不同在于,自得其乐的人知道目标完全由自己选择,并不是什么随机效应,也不是外来力量所造成的。这个事实造成两个乍看可能截然相反的结果:一方面,自行做主的信念使一个人更能全心投入目标,他的行动确实而有内在的控制;另一方面,由于对目标有主控权,必要时他可以很容易修正。由此可见,自得其乐的人待人处事既能做到前后一致,又能保持相当的弹性。
“自得其乐的自我”能维系投入的状态。最常见的一个分心因素——自我意识过强,在这种人身上并不构成问题。他们并不担心自己的表现好不好,别人怎么看他,只是全心投注在自己的目标上。有时候,全心投入能把自我意识排除到意识之外,但有时候却正好相反:因为缺乏自我意识,所以能强烈投入。自得其乐性格的各项因素往往互成因果,难以区分。选定目标、培养技巧、加强集中注意的能力及摆脱自我意识,何者为先,其实并不重要。我们可以从任何一点开始,心流活动一旦展开,其他因素自然水到渠成。
在培养技巧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行动造成的结果,也就是留意所有的回馈。一位优秀的度假休闲业经营者,必须对创业企划书在一位银行家心目中可能引起的反应做出正确的评估,还必须知道旅客会喜欢哪些措施和设备,哪些又可能引起他们的反感。若不能对回馈保持密切注意,他很快就会与行动体系疏离,技巧不再进步,效率也一落千丈。
一个人把注意力投注在互动关系上,不为自我烦恼,得到的结果乍看可说是矛盾的:他不再自觉是独立的个体,但自我却变得更强大。自得其乐的个人借着把精神能量投入所属的体系,得以超越个人的极限。个人与体系结合,自我的复杂性才能更上一层楼,就由于这个缘故,曾拥有爱而失落胜于从未爱过。
从目标与挑战中确立行动的体系后,在体系运作中所需的技巧就显而易见了。如果我决心辞去工作,转行经营度假事业,我就该学习旅馆经营、财务管理、选择开业地点等。当然,这整件事情的发展过程也可能正好相反:我认为自己的技巧可以经由一个特定的目标充分发挥——我可能因具备足够的条件,才决定投入度假休闲这一行。
一个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只谋私利的人,自我或许觉得很安全,但是跟一个愿意为了互动而投入周遭活动的人相比,前者的自我显得非常贫瘠。
选择目标与认知挑战有关。如果决心学打网球,我就该学发球、打反手拍和正拍,训练体力和反应。或者过程也可能刚好相反:因为我从击球过网中得到乐趣,我渐渐把学打网球当成一个目标。两种情形下,目标与挑战都是相辅相成的。
芝加哥市政府对面的广场,一座毕加索户外雕塑举行揭幕典礼时,我也在场,旁边站着一位专办个人伤害案件的律师,我们有过数面之缘。主席致辞时,我注意到他脸上的表情十分专注,嘴唇开阖,喃喃自语。我问他当时在想什么,他说他在估计,如果小孩爬到雕像上,摔下来受伤的话,市政府一共要付多少钱来解决纠纷。
要体验心流,先得有一个清楚的奋斗目标。一个具备“自得其乐的自我”的人会干净利落、镇定自若地做抉择——从择偶、就业等终身大事,乃至周末如何消磨、待在牙医候诊室时做些什么等小事。
这位律师把任何事情都转化为他专业领域上的问题,因此他一直处于心流状态之中,这是否很幸运?换个角度看,他只注意自己熟悉的事情,对这项典礼在美学、服务民众、社交等方面的意义浑然不觉,是否错失了成长的良机呢?或许两种说法都没有错。但长此以往,只从自我的小窗户观看世界,毕竟是一种局限。即使是深孚众望的物理学家、艺术家或政治家,倘若只对自己在宇宙中有限的角色感兴趣,早晚也会变成一个空洞无聊的人,丧失生活的乐趣。
确立目标
从当前体验中寻求乐趣
自得其乐的自我会把可能发展成精神熵的体验转变成心流。培养这样一个自我的规则很简单,直接源于心流模式,可以简略地归纳成以下几点。
拥有“自得其乐的自我”,能够学会确立目标、培养技巧、接收回馈,并懂得如何投入和参与,即使客观情况极为不利,也仍然能找到生活的乐趣。能控制心灵就能使周遭发生的事情成为乐趣的来源。大热天迎面吹来一阵凉风,摩天大楼的玻璃帷幕掩映的晴空云影,处理一笔生意,看一个小孩跟狗玩耍,喝一杯白开水,都可能产生莫大的满足感,使生活更充实。
“自得其乐的自我”倾向于把潜在的威胁解释成充满乐趣的挑战,因此得以维持内在的和谐。一个永不觉得厌倦、很少感到焦虑、投入周遭事物,并经常处于心流状态的人,可以说是具备了“自得其乐的自我”。这一词的意义也就是“拥有自足目标的自我”,大多数人的目标都受生理需要或社会传统的制约,亦即来自外界。自得其乐的人,主要目标都从意识评估过的体验中涌现,并以自我为依据。
要达到这样的控制需要决心与纪律。纵情逸乐,把一切烦忧置之度外的生活方式,并不能带来最优体验;轻松而顺其自然的态度,也抵挡不住混沌来袭。本书从一开始就强调,把随机事件转变成心流,需要培养技巧,扩充自己的能力,不断追求成长。心流会鞭策一个人发挥创意,表现杰出。不断加强技巧,维系乐趣的需求,正是文化不断演进的原动力。它促使个人与文化都向更复杂的境界迈进。在体验中创造秩序的报酬,推动世界不断前进,为我们的子孙后代铺路,当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取代我们的地位时,一定比我们更睿智。
本章再三强调的是,外来的力量无法决定困境能否转变成乐趣。一个健康、富有、强壮、有权力的人,在控制自己的意识上,并不见得比一个疾病缠身、贫穷、衰弱、受尽迫害的人更有胜算。一个能从生活中找到乐趣的人,和一个被生活压垮的人之间的差别,无非是外在因素的综合和个人对这些因素的阐释,也就是由他把挑战视为威胁或行动的契机所造成的。
然而仅仅学会控制一时一刻的意识状态,还不足以把所有的存在都化为心流体验——我们还必须有个整体目标,使日常生活中每件事都具有意义。如果一个人在不同心流活动之间穿梭,没有衔接的秩序,走到人生终点时,回顾经历过的每件事情,就很难说出其中有什么意义。从自己做过的事情当中创造和谐,是心流理论赋予追求最优体验者的最后一项任务。通过它,整个人生串联成具有一贯目标的大心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