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关键词:谁会被股市波动所伤害?
(2)最终的结果没有被少数几次幸运的经历所扭曲。
然而,很多市场评论人士就近期观察到的事件,所得出的结论是不正确的。他们喜欢说,在当前大机构飘忽不定的行为主导的市场中,小投资者已经没有赚钱的机会。这个结论是相当错误的。这种市场无论对任何投资者都是理想的,无论大小,只要他坚守自己的投资系统。由那些握有巨资的基金经理所导致的市场波动,恰恰为真正的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明智投资的机会。只有在市场艰难的时候,投资者被迫卖出——无论是来自财务压力,还是心理压力——他才会被股市波动所伤害。
(1)在过去63年中,上述三个机构交易了数以百计不同类型的证券。
<a id="ch1_back" href="#ch1">[1]</a> 1988年,1993年,1986年,1991年,1987年。
对投资组合进行公平的测试要求一些条件:
<a id="ch2_back" href="#ch2">[2]</a> 来自1993年的信件,内容如下:让我增加一些历史背景资料:可口可乐公司1919年以每股40美元的价格上市。到1920年年底,由于对它发展前景的悲观看法,可口可乐的股价遭到连续打击,下跌超过50%,跌至19.50美元。截至1993年年底,以股息再投资的方法计算,一股股票的总值超过210万美元。正如格雷厄姆所说的:“短期而言,市场是一台投票机——测试仅仅是以金钱投票、资金进出的多寡为准,而不是智力或稳定的情绪;但长期而言,市场是一台称重机。”
我的观点认为,以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巴菲特合伙公司、伯克希尔公司连续63年的套利经历而言,可以证明市场有效理论是多么愚蠢。(当然还有很多其他证明。)在格雷厄姆-纽曼公司,我研究了公司整个在1926~1956年期间,从套利中获利的记录,去掉杠杆后平均年化回报为20%。自1956年开始,我运用格雷厄姆的套利原则,开始是在巴菲特合伙公司,后来延续到伯克希尔公司。尽管没有做过精确的计算,但我还是知道,1956~1988年平均回报超过20%。(当然,我的运营环境远远好于当年格雷厄姆的时代,他曾陷入1929~1932年经济大危机的苦苦煎熬之中。)
<a id="ch3_back" href="#ch3">[3]</a> 吉列2005年年末被宝洁公司收购。巴菲特在2005年的信件中声称:“在吉列被收购以前,我们不打算出让我们在吉列的股份;现在,我们也不准备出售我们在宝洁的股份。”
关键词:只在胜券在握时才出手
<a id="ch4_back" href="#ch4">[4]</a> 伯克希尔持有的大都会/ABC公司的股票在1996年以现金加股票的方式与迪士尼公司合并,从此脱离伯克希尔的“主要和永久”的持股部类名单。
之前有关套利的讨论中,稍微涉及到了看似相关的“市场有效理论”(efficient market theory,EMT)。20世纪70年代,这种教条在学术圈子里十分流行,实际上几乎被奉为“圣经”。从本质上而言,这种理论认为,股票分析毫无用处,因为所有的与股票相关的公开信息,都已经相应地反映在股价中。换而言之,市场总是无所不知。由是推之,传授市场有效理论的教授会说,一个人往股票清单上随意扔飞镖选出的股票组合,完全可以与一个最聪明、最努力的证券分析师选出的股票组合的表现相媲美。令人惊讶的是,接受市场有效理论的不仅有学者,还有很多投资专家和公司管理层。他们能正确地观察到市场运行“通常”是有效的,却不正确地得出市场“总是”有效的结论。这些观点的差异是如此巨大,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