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纸币危机 (第1/5页)
罗杰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1970年,面对未来的货币市场动荡,我开设了自己的瑞士银行账户。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市场更加反复无常,全世界的人都想要有瑞士银行账户。今天同样的事情发生了,美元不安全,欧元也不靠谱,人们又开始蜂拥买瑞士法郎。2011年,瑞士法郎兑美元和瑞士法郎兑欧元汇率均创历史纪录。2011年8月,瑞士法郎兑欧元汇率上涨了43%。根据瑞士央行——瑞士国家银行(SNB)的报告,瑞士法郎兑欧元汇率“被大幅高估”。迫于该国出口商的压力,瑞士国家银行宣布“瑞士法郎汇率已危及该国经济”,并表示它“准备无限量购买外汇”来平抑瑞士法郎的汇率。
尽管如此,在人们寻找货币避难所时首要考虑的是安全。他们要的是稳定。他们想确保能安全地拿回自己的钱,至少他们能把最初放在那儿的本钱一分不少地拿回来。这完全取决于是否有健全的货币政策。好在瑞士法郎一直没断过粮。现在的问题是,这种状况是否还会持续?
危及经济?这就是那些叫嚣的出口商的理由。但瑞士的每个人都富得流油。当瑞士法郎升值时,瑞士所有进口货的价格下跌,不管是棉T恤、电视还是汽车。每个人的生活水准都提高了。每个瑞士公民都受益于强势法郎。在日内瓦的牙科技师不会打电话来诉苦,她很快乐,因为她买的所有东西都很便宜,但那些大出口商却开始叫嚣着打电话给政府诉苦。
传统上,瑞士银行一直无条件提供其银行保密制度。当然,所有的银行都应该让你的账户安然无恙。如果你在50年前把钱存到芝加哥的银行,那是因为你会认为银行是保密的。现在的美国,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情况有些不同了。政府可以查看你的银行账户、你的卧室、你的邮件以及任何他们想要看的地方,我们差不多已经没有隐私了。瑞士最近已屈服于美国的压力,做出很大让步。看来瑞士银行保密制度并不像以往那样神圣不可侵犯。
瑞士国家银行宣布上述观点和决定后,瑞士法郎汇率下跌了7%~8%。至少一开始没人想要中央银行来承担这一角色。但银行对汇率的操纵将是灾难性的。那么,接下来这两种情形将要发生。
在拿破仑统治法国的动荡岁月,一些颇具威望的瑞士银行在法国大革命的后期得以建立。当时,银行家纷纷逃离法国,将他们的钱转移到近在咫尺的日内瓦。你会发现一些大的老牌瑞士银行、私人银行多半成立于1795年、1803年期间。但那时瑞士银行业的传统已经建立。自文艺复兴之后,瑞士一直是个国际金融中心。瑞士以其政治保持中立、经济稳健、健全的货币和在金融事务上保证客户的隐私而声名远扬。长期以来,瑞士银行为那些逃离断头台的法国贵族以及一个半世纪后逃离德国的犹太富人提供了货币避难所,使他们得以免受欧洲政治动乱的影响。现在,出于同样的原因,它也吸引了无数恶棍、犯罪组织和独裁者的巨款。
在第一个场景中,市场会继续买入瑞士法郎,这意味着瑞士国家银行还得继续印钞、印钞、印钞,这当然会令法郎贬值。现在,瑞士主要的出口商可能会因此受益,但瑞士最大的单一业务是金融。经济增长和衰退决定国家吸引资金的能力。这就是人们把钱存在他们相信有稳健货币之处的原因——他们知道当他们想要拿钱时,钱会分毫不差。但人们不会急于把钱存在一个故意让货币贬值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30年,人们带着钱离开英国只因英镑暴跌(政客们则指责这是苏黎世邪恶的银行家们干的)。伦敦不再是世界金融中心,因为英国的货币不再是稳健的货币。同样,如果你故意让瑞士法郎贬值,最终也会没有人想要它。瑞士法郎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交换媒介,也是货币的避难所。贬值会削弱瑞士法郎的价值,人们的钱会涌到新加坡、移到香港,瑞士金融业将枯竭,继而消失。
“苏黎世恶魔”是形容瑞士银行家的贬义词(尽管后来这一称谓被他们带着些许恶作剧地接受),该表达在我抵达英国那年就已经有了,它始发于左翼政治对加速投机英镑的回应。这要归因于工党副领袖乔治·布朗,他在货币贬值的危机会议中脱颖而出,宣布“苏黎世恶魔再现”。对这一称谓的引用是为了勾勒出欧洲民间传说中忙于计算自己秘密财富的贪婪地精形象。当时,首相哈罗德·威尔逊承诺会抵制他们“邪恶”的力量。
另一种情况发生在2010年7月。这是上一次瑞士试图让其货币贬值,他们通过购买外汇并持有外汇——卖出瑞士法郎令其汇率走跌。但市场仍然继续买入瑞士法郎,瑞士央行在其外汇储备翻了两番后,放弃了这种让法郎贬值的努力。而当瑞士央行停止卖出瑞士法郎的那一刻,瑞士法郎即开始升值,瑞士央行买的所有其他外币(包括现在仍持有的)开始贬值,瑞士为此损失了210亿美元。最终,市场的钱比银行更多,市场的力量不可避免地占了上风。
开立瑞士银行账户让我回想起上大学的日子。在牛津大学读书时,那里并没多少美国人,我记得和当时很少的几个美国学生常在一块儿吃午餐。吃饭时他们多半会谈论政治,记得我曾对他们说过,虽然他们都渴望成为美国总统,但我的计划是成为苏黎世恶魔<sup><a id="ch3" href="#ch3-back">[3]</a></sup>。他们都觉得这想法挺有趣,但因不熟悉金融,他们可能对我的想法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