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第2/5页)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她想:“父亲明白了我的话。”便沉默下来。这时她父亲目不转睛地盯着她,那瞳人后面有一种无声的恳求:别说了!别再揭开这些伤疤了!不要再回忆那些往事了。她丝毫没有这个意思。你不是为这个才回国的,对吗?因为你发过誓:永远不回国!
因为,乌拉尼娅与她的同学们不一样,这些女孩子撒谎说她们看到了兰菲斯,兰菲斯跟她们说了话,对她们微笑着说了一些恭维话,而她是真的看到了他,说了话,还开了玩笑。事情发生在庆祝特鲁希略执政二十四周年的庆祝大会期间,即自由世界和平与友谊节。庆祝活动从一九五五年十二月二十日开始,一直持续到一九五六年年底,耗资两千五百万到七千万美元之多,占国民预算的四分之一到一半。(“爸爸,准确的数目从来没有公布过。”)乌拉尼娅对大会期间全国沉浸在欢乐、兴奋和激动中的一幕幕场景至今记忆犹新:特鲁希略为了高兴,把哈维尔·古卡特乐队、巴黎利多合唱队、美国女子滑冰队邀请到了圣多明各(“啊,对不起,爸爸,应该是特鲁希略城。”);在八十万平方米的庆祝活动区里,兴建了七十一座建筑物,有些是大理石、雪花石膏和缟玛瑙的,为的是接待来自自由世界四十二个国家的代表团,接待的重要人物中有巴西总统朱赛里诺·库比契克和纽约大教区红衣主教弗朗西斯·斯佩尔曼。让庆祝活动达到高潮的重大事件就是兰菲斯以其为国效力的出色成绩晋升为中将,还有就是节日的女王、安赫丽塔一世 陛下的登基典礼。她乘船而来,由海上全部船只鸣笛和首都所有教堂敲响大钟宣告女王的到来;她头戴缀满宝石的王冠,身穿由两位罗马著名的服装设计师方塔娜姐妹制作的薄纱花边精美衣裳——两姐妹在这套衣服上使用了四十五米苏联白鼬丝,拖在地上的部分有三米,长裙部分是按照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登基时的样式做成的。在陪伴女王的贵妇和侍女的行列里,乌拉尼娅身穿蝉翼纱长裙,戴着丝绸手套,手持一束玫瑰,周围是从多米尼加上层社会选拔出来的姑娘。她是侍女中最年轻美貌的一个。这群少女在骄阳下护卫着特鲁希略的女儿,一面与群众一道给国务秘书兼诗人华金·巴拉格尔鼓掌,因为他在赞美安赫丽塔一世,请她为多米尼加人民祈福。随后,乌拉尼娅一面感觉自己像个大人了,一面倾听身穿燕尾服的父亲朗读一篇歌颂二十四年来伟大成就的演说稿:这一切应该归功于伟大领袖特鲁希略的英明领导、远见卓识和深刻的思想。她实在是被巨大的幸福感给淹没了。(“爸爸,那样快乐的日子,我再也没有见过。”)她以为自己是众人注意的中心。这时,在会场中央,特鲁希略的全身铜像揭幕了:头戴博士帽,身穿博士服,手持毕业证书。突然,那个上午如梦如幻的美好时刻来到了,乌拉尼娅发现身穿豪华军装的兰菲斯·特鲁希略在身旁用温柔的目光注视着她。
“不,爸爸,为这个我应该早回国,”她说,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应该让您体验一下那倒霉的时光。虽然您得了脑溢血,可您事先还是采取了预防措施。您把那些不愉快的事情都抛到脑后了。那还有我的事情,咱们的事情,难道您也一笔勾销了?我可忘不了!一天也忘不了。爸爸,这三十五年来,我一天也忘不了!我永远没有忘记,也没有原谅您。因此,您往美国大学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一听到您的声音就把电话挂断,不愿意让您把话说下去。”“好女儿,是你吗?”喀嚓,电话挂了!“乌拉尼娅,你听我说!”喀嚓,断了。“因此,我从来不给您回信。您给我写了有一百封信?两百封信?所有的信,我都撕了或者烧了。您的那些信太虚伪了。您拐弯抹角、支支吾吾、含沙射影,总怕落到别人手中,总怕别人知道那件事。您知道为什么我一直不能原谅您吗?因为您从来不肯真心道歉。因为您为元首服务这么多年,早已经麻木不仁了,早已经失去了正直的品格。您那些同事也都一个样。恐怕整个国家都在说假话,自欺欺人!难道这就是为了稳定政权的压倒一切的条件吗?难道这样活着不会恶心而死吗?人人都变成狼心狗肺,如同元首那样的恶魔了。个个都寡廉鲜耻,如同花花公子兰菲斯强奸了罗莎丽娅,把她弄得大出血扔进医院之后,还在自鸣得意呢!”
瘫痪的老人眨了两三下眼睛。
贝尔多摩上校的女儿当然再也没有回学校,但是她那张圣母玛利亚般秀美的面孔依然留在圣多明各教会学校的教室里、走廊上和操场上;她的不幸遭遇所引起的窃窃私语和猜想,依然流传了好几个月之久,尽管嬷嬷们禁止说出罗莎丽娅·贝尔多摩的名字。但是,在多米尼加的上层社会,甚至最坚定的特鲁希略主义者的家庭里,罗莎丽娅的名字总是一再出现。这是个不祥的预兆、可怕的通告,尤其是对那些有值得注意的少女和姑娘的家庭。罗莎丽娅事件加剧了这样的恐惧:帅哥兰菲斯(再说他已经是有妇之夫了,他跟离了婚的里诺·撒尼尼·奥克塔维娅结了婚!)很快可以发现少女和姑娘,然后只要这个任性的王储高兴就得欢聚一场,因为谁敢跟元首的长子和他圈子里的宠臣算账呢?
“他除去当懒汉、酒鬼、色狼、流氓、强盗和变态狂之外,还会成为什么东西呢?在我和我的同学们爱恋着兰菲斯的时候,这些情况我们一点也不知道。爸爸,可是您都清楚。因此,当他突然要看我,要看您的小女儿的时候,可把您给吓坏了;因此,每当他向我表示亲热,向我说恭维话的时候,您就变了脸色。可是我什么也不明白啊!”
“爸爸,出了罗莎丽娅·贝尔多摩那件事以后,您的元首就把兰菲斯派到美国进了军事学院,是不是这样?”
如同一切魔鬼家族一样,兰菲斯也是个魔鬼。父亲是那样的人,在他培养和教育下的儿子又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呢?暴君的儿子,比如尼禄 ,又能成为别的什么东西呢?一个七岁的儿童就由法令——“爸爸,是您还是奇里诺斯参议员把这项法令提交给国会的?”——任命为多米尼加军队的上校;十岁时,又提升为将军,还举行了公开的授衔仪式,外交界还必须出席,所有的军事首脑在仪式上还要表示祝贺。这样的孩子能变成什么样子呢?乌拉尼娅一直牢记着父亲收藏在客厅橱柜里的那本相册中的一张照片——相册是不是还在那个地方?照片上衣冠楚楚的阿古斯丁·卡布拉尔参议员(“或者您还是部长吧,爸爸?”)穿着豪华的燕尾服,在炎热的阳光下,恭恭敬敬地弯腰向身穿将军服的孩子表示祝贺;小将军刚刚检阅过三军仪仗队,此时正站在一个小平台的凉棚下依次接受部长们、议员们和大使们的祝贺。主席台上是大恩人和第一夫人喜笑颜开的面孔。
一九五八年,兰菲斯进了美国堪萨斯福特军事学院。这是为了让他离开特鲁希略城一两年的时间,据说,罗莎丽娅·贝尔多摩事件甚至让元首陛下都发怒了。不是道德上的原因,而是因为给他造成了实际麻烦。这个混蛋小子不但不逐渐摆脱这类事情、作为元首的长子好好接受教育,反而终日放荡不羁,跟一群游手好闲的寄生虫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以奸污最忠实于特鲁希略的家庭的姑娘来取乐。狂妄自大、没有教养的东西!把他送到美国堪萨斯福特军事学院去!
“您知道吗?尽管我非常恨特鲁希略,可是我一直拥护您的元首和他的家庭,拥护一切散发着特鲁希略气味的东西。说真的,一想起兰菲斯,或者一读到关于他的文章和作品,我就不能不感到痛苦和同情。”
一阵歇斯底里的大笑让乌拉尼娅浑身发抖。瘫痪的老人又一次缩进躺椅里,仿佛要消失在自己身体里一样,因为他被这阵突发的大笑弄得不知所措。乌拉尼娅笑得眼泪都快要出来了。她用手帕擦擦眼睛。
瘫痪的老人闭上了嘴巴,面部松弛下来,又恢复了专注和不安的表情。他静静地缩成一团,等待着女儿说下去。突然,一声鹦鹉的尖叫吸引了乌拉尼娅的注意,也冲破了室内的寂静。鸟叫来得快,去得也快。一道灿烂的阳光照进来,射在屋顶和玻璃窗上,屋子里开始暖和起来。
“元首这服药不但没有治好长子的病,反而雪上加霜了。福特军事学院之行变成对兰菲斯的奖励了。”
“要不要我喊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