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明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所以如果你找人从6路上运输粮食你就必须额外准备运输者的口粮让他推两辆粮车上路运一辆吃一辆等到了目的地交出还没有吃
完的那部分就算交差了。而你额外准备的那部分口粮可能比他运过去的粮食还要多。
如果有哪个政府愿意长期用这种方式来运输物资那么等待这个政府的命运只有一个破产。
所以明朝政府剩下的唯一选择就是河运又称漕运。
是啊问题似乎已经解决了答案很简单嘛用船来运输粮食不就能又快又多的完成运输任务吗那你干嘛还要兜那么大的呢
我可以保证绝对没有戏弄大家的意思关于这个问题我可以用两个字来回答:
不通
在当时从南方主要产粮区到北方的河道是不通畅的运河栓塞河流改道给当时的河运带了了极大的不便除非明代的船只是水6两用型
否则想一路顺风是绝对不可能的。明太祖朱元璋就在这上面吃过大亏想当年他老人家打仗的时候需要从南方向辽东北平一带调集军粮
但河运不通无奈之下只好取道海路经渤海运输绕远路不说还因为风浪太大很不安全十斤军粮能送到一半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可是修整河道决不是一件可以随便提出的事情大家应该还记得元朝灭亡的导火线就是治理河道。水利工程无论在哪个年代都绝对是国家重
点投入的项目。需要大笔的金钱和众多的劳力。而且万一花钱太多动摇了国家根本问题可就严重了隋炀帝的京杭大运河就是例子所
以这件事情和修书一样不是强国盛世你连想都不要想。
朱棣的时代就是盛世。
经过洪武年间的长期恢复加上朱棣正确的治国方略当时的明朝已经有了足够的经济实力去完成以前无法想象的事情。永乐大典也修出来了
搞点水利自然不在话下。
永乐九年1411,朱棣命令工部尚书宋礼治理会通河以保证河道的畅通宋礼是一个很有能力的水利专家他完成了任务此后漕运总督陈
瑄进一步疏通了河道从此南北漕运畅通无阻所谓南极江口北尽大通桥运道三千余里,粮食问题最终得到了解决。
29o
而迁都的其他工作也一直在紧张地进行之中中央各部门的办公单位早在永乐七年14o9就已经修好而京城的建设工作于永乐十五年开始
一直进行了三十余年才结束。
眼见机会成熟朱棣于永乐十九年1421正式下令:迁都
原先的京师改名为南京北京作为明帝国新的都城被确定下来从此北京这个城市正式成为了明朝都并一直延续了二百余年但它的历史
却并未随着明朝的灭亡而结束相反它一直富有生气的存在和展着并最终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城市之一。
当今天的我们徜徉在北京这个现代化都市看着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时不应该忘记正是五百多年前的一个叫朱棣的人奠定了这
一切的基础。
要说明的是朱棣在建设北京时是有着相当的现代意识的他十分注意城市的整体规划分别修建了数条主线和支线把北京市区规划成形
状整齐的方块并制定了严厉的规定禁止乱搭乱盖还铺设了完整的下水道系统。
而现在我们看到的故宫和天坛等北京著名建筑都是朱棣时代打下的基础此后清朝曾经整修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故宫它占地十七万平
方米征用无数劳力用了二十年完成它原先只是供皇帝居住的地方老百姓绝对与之无缘也没有买票参观这一说但这并不能影响它在
历史上的地位。现在故宫已作为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成为我们每个中国人的骄傲。
无可否认这正是朱棣的功绩不能也无法抹煞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的迁都决不是一帆风顺众人响应的实际上根本没有几个人赞成朱棣的这一决策。
原因很简单除了朱棣靖难带过来的那些人之外朝廷大部分大臣都是长期在南方生活的老婆孩子都在南京狐朋狗友社会关系也都在这
里谁愿意跟着朱棣去北方吹风
恰好在迁都后不久皇宫生火灾而且全国很多地方都出现自然灾害当时人们称为天灾大臣们自然而然的就把这些事情归结为
都是迁都惹的祸。
朱棣为人虽然够狠够绝但毕竟自然科学理论知识修养不足他也有点慌乱便向群臣征求意见以便弥补过失。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大臣们却借此机会对他起了猛烈的攻击。